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福柯与年鉴学派(1962-1984)

发布时间:2021-10-05 16:26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揭开西方文化最隐蔽的边缘,考察疯癫、医疗监视、监狱和性的历史,挑战启蒙以来的理性主义和大写主体;他独创考古学和系谱学的方法,以“话语”替代“史实”,强调历史在认识论上的间断和非连续性;他既为人文科学(sciences humaines)的不同领域提供了大量题材和灵感,又在根本上挑战着一切知识与方法的理性根基。他对历史学科的影响经久不衰,却又争议不断。年鉴学派是20世纪最经典的史学范式之一,重视以跨学科的方法丰富历史实践,强调长期稳定的经济、社会、心态结构,并以长时段为概念工具,批评线性、进步的传统历史观,不断引领社会经济史、心态史等新的研究趋势,对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做出了重要反思。年鉴学派对福柯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反映了历史学在理论反思层面的突破和局限。两者同处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国,同处于西方社会制度、文化观念和学术思想深刻变革的最前沿,各自的研究取向也在同一时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福柯从展示静态的“知识型”到分析动态的话语形成机制,从考古学转向了系谱学,而年鉴学派内部崛起...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相识与对话:二十年
    (一) 60年代:相互解读,各取所需
    (二) 70年代:短暂交流,求同存异
    (三) 80年代:综合评价,理论反思
第二章 共鸣与争鸣:两个例子
    (一) 共鸣:反主体也反客体
    (二) 争鸣:此连续非彼连续
    (三) 误解:小语境与大语境
第三章 概念与术语:学科思维
    (一) 结构/主体:共同的理论前提
    (二) 连续性/非连续性:不同的理解方式
    (三) 跨学科整合的困难与可能
结语
附表1:《年鉴》杂志中的福柯(1962-1984)
附表2:历史学家在《年鉴》杂志以外对福柯的集中评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年鉴学派与西方史学的转型——以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为例[J]. 陆启宏.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2]从社会史到文化史:十八世纪法国书籍与社会研究[J]. 洪庆明.  历史研究. 2011(01)
[3]图像·证据·历史——年鉴学派运用视觉材料考察[J]. 李源.  史学理论研究. 2010(04)
[4]乡村史、气候史及年鉴学派——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教授访谈录[J]. 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周立红.  史学月刊. 2010(04)
[5]罗杰·夏蒂埃的新文化史研究[J]. 周兵.  史学理论研究. 2008(01)
[6]法国的乡村史研究[J]. 熊芳芳.  史学理论研究. 2007(03)
[7]微观史学与新文化史[J]. 周兵.  学术研究. 2006(06)
[8]年鉴学派与环境史学[J]. 高国荣.  史学理论研究. 2005(03)
[9]当代西方新社会文化史述论[J]. 李宏图.  世界历史. 2004(01)
[10]试论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人类学研究[J]. 朱和双.  史学理论研究. 2003(04)



本文编号:3420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420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9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