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金融危机背景下福山历史终结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3 00:40
  1989年,弗朗西斯·福山在美国的《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了《历史的终结?》一文,抛出了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最后的制度和人类的意识形态终结的观点。这种论调在当时苏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背景下,引起了东西方学术界强烈的反响,很快形成了“终结论”的热潮。此后,福山把这篇论文进一步整理和扩展,写出了《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为他的“历史终结论”进行粉饰,进一步鼓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历史终结论的说法在西方历史上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内容,这种思想起源于西方基督教“末日审判”的思想;这种思想在黑格尔那里得到了系统地论证,他把世界历史看成是绝对精神的演进和逐渐实现的过程,绝对精神就在日耳曼时代走向精神的终点,达到了历史的终结;在黑格尔继承者科耶夫那里,把一种主奴辩证法当成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以人类的历史发展到“普遍和同质的国家”阶段为终结。这些思想构成了福山历史终结论的理论基础,从中可以看出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唯心主义的立场。另外,从实质上分析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我们可以看出,福山宣称的历史终结论的思想是把人性作为历史发展动力的唯心主义,是鼓吹资本主义普世价值的西方中...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二、选题的意义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1章 福山历史终结论的渊源和基本观点
    1.1 福山历史终结论的理论渊源
        1.1.1 早期的历史终结论
        1.1.2 黑格尔历史终结论
        1.1.3 科耶夫历史终结论
    1.2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1.2.1 背景
        1.2.2 内容
第2章 福山历史终结论的实质
    2.1 把人性作为历史发展动力的唯心主义
    2.2 鼓吹资本主义普世价值的西方中心论
    2.3 否认资本主义存在基本矛盾的完美论
    2.4 把资本主义看成终结的形而上学历史观
第3章 金融危机揭露出福山“自由民主”的虚伪
    3.1 金融危机的发生及实质
        3.1.1 金融危机发生过程
        3.1.2 金融危机的实质
    3.2 “自由民主”的真相与质疑
        3.2.1 消费主义思潮
        3.2.2 “中心——外围”体制
        3.2.3 危机中的“占领运动”
    3.3 马克思的民主观对“自由民主”的超越
        3.3.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民主虚伪性的解读
        3.3.2 真正的民主
第4章 社会主义的终结还是资本主义的终结
    4.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解读
        4.1.1 马克思历史发展观思想
        4.1.2 资本主义的终结是漫长复杂的历史过程
    4.2 苏东剧变并非“历史的终结”
        4.2.1 苏东剧变内容
        4.2.2 苏东剧变的实质
    4.3 “历史终结论”面对中国模式
        4.3.1 金融危机中的中国
        4.3.2 中国模式击破了“历史终结论”的神话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马克思经济哲学视角看世界经济危机[J]. 柴淼.  经济视角(中旬). 2011(08)
[2]世界经济危机形成机制分析——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视角[J]. 杨海燕.  经济研究导刊. 2011(03)
[3]历史并未终结——马克思主义的视角[J]. 喻包庆.  湖北社会科学. 2010(09)
[4]金融危机坐标中的资本主义新变化[J]. 刘仁营,左乐平.  红旗文稿. 2010(14)
[5]从“历史主义”到“历史的终结”——评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诘难[J]. 卞绍斌.  学习与探索. 2010(04)
[6]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之比较[J]. 俞思念,赵大朋.  学习论坛. 2010(04)
[7]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J]. 常宗耀.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8]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J]. 何秉孟.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2)
[9]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视域下的世界经济危机[J]. 刘仁营,裘白莲.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10]国际金融危机的理论和历史意义[J]. 刘仁营,裘白莲.  红旗文稿. 2009(24)



本文编号:36405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6405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6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