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雅典海军将领斯拉西布鲁斯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3 20:00
  斯拉西布鲁斯(450B.C.--389B.C.)是古典时代雅典的一名海军将领。曾经担任三列桨战舰的舰长一职,在公元前407年被选举为雅典的将军。作为一名海军将领,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及科林斯战争中发挥重要领导作用,同时他亦是一名坚定的民主派人士,他为推翻僭主政治,恢复民主政治做出巨大贡献。对雅典将军斯拉西布鲁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及科林斯战争期间古希腊政治体制的演变、邦际关系的特点以及社会变迁。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斯拉西布鲁斯生活的时代背景即古典时代的古希腊社会。斯拉西布鲁斯生活在古希腊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一生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及科林斯战争两场大战。其间雅典民主政治也从黄金时期逐渐走向衰落,出现了四百人僭主政治以及三十僭主政治。斯拉西布鲁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期作为一名海军将领逐渐走上历史舞台,并在政治和军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第二章叙述斯拉西布鲁斯的政治、军事和外交行动。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斯拉西布鲁斯帮助萨摩斯城邦推翻四百人寡头政府,恢复民主政治;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在斯拉西布鲁斯领导下,雅典民主派人士推翻了三十...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
    0.2 研究综述
        0.2.1 国外研究概况
        0.2.2 国内研究概况
    0.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 斯拉西布鲁斯的生活背景
    1.1 伯罗奔尼撒战争
    1.2 科林斯战争
2 斯拉西布鲁斯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
    2.1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斯拉西布鲁斯
        2.1.1 维护萨摩斯的民主
        2.1.2 参与赫勒斯滂海事
    2.2 斯拉西布鲁斯推翻僭主恢复雅典民主政治
        2.2.1 推翻三十寡头统治
        2.2.2 斯拉西布鲁斯与大赦令
    2.3 科林斯战争期间的斯拉西布鲁斯
        2.3.1 斯拉西布鲁斯与大陆上城邦的外交
        2.3.2 斯拉西布鲁斯在爱琴海上的外交
3 斯拉西布鲁斯的影响和贡献
    3.1 斯拉西布鲁斯为雅典复兴做出的贡献
        3.1.1 斯拉西布鲁斯复兴雅典的举措
        3.1.2 斯拉西布鲁斯推行政策的影响
    3.2 斯拉西布鲁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3.2.1 斯拉西布鲁斯的政治立场
        3.2.2 斯拉西布鲁斯维护雅典民主的影响
    3.3 斯拉西布鲁斯的人物评析
        3.3.1 斯拉西布鲁斯与科农的关系
        3.3.2 对斯拉西布鲁斯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军与斯巴达霸业兴衰[J]. 祝宏俊.  史学集刊. 2019(02)
[2]第二雅典海上同盟述论[J]. 徐松岩.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3]伊索克拉底的《泛希腊集会辞》与泛希腊主义[J]. 何珵.  世界历史. 2015(04)
[4]伊索克拉底《泛希腊集会演说辞》中“领导权问题”矛盾论述出现的原因[J]. 何珵.  古代文明. 2015(03)
[5]新形象的刻画:重构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典世界[J]. 晏绍祥.  历史研究. 2015(01)
[6]和约还是敕令——对色诺芬《希腊史》中所谓“大王和约”实质与译名的几点思考[J]. 陈思伟,徐松岩.  古代文明. 2012(01)
[7]狄凯里亚战争中的斯巴达海军[J]. 周洪祥.  军事历史研究. 2011(01)
[8]色诺芬《希腊志》中的苏格拉底问题[J]. 喻娟.  求是学刊. 2010(02)
[9]英雄与民主——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剖析[J]. 王以欣.  世界历史. 2007(04)
[10]雅典首席将军考辨[J]. 晏绍祥.  历史研究. 2002(02)

博士论文
[1]第二次雅典同盟研究[D]. 阴元涛.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奥克西林库斯希腊志》研究[D]. 郭霞.东北师范大学 2007
[3]希腊波斯关系研究(公元前478—386年)[D]. 刘洪采.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试论公元前五世纪末至前四世纪中期雅典帝国主义[D]. 代杰.西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41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641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8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