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西方音乐历史中的“波希米亚”文化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30 16:03

  本文关键词:西方音乐历史中的“波希米亚”文化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江西师范大学》 2014年

西方音乐历史中的“波希米亚”文化现象研究

毛雅南  

【摘要】:波希米亚文化思潮是欧洲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该文化思潮诞生于19世纪初的捷克民族,盛行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在欧洲获得迅速发展并广泛传播,形成20世纪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它波及到西方现代历史中艺术领域的许多方面,在西方音乐领域表现出的多元性现象,不仅丰富和拓宽了现代西方的艺术领域,对现代西方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纵观国内外音乐学家和理论学家们对波希米亚音乐文化的关注,国外研究从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关于波希米亚的著作十分丰富,但主要从史学和文学角度研究,音乐领域较少。国内关注波希米亚文化思潮正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以历史学、艺术社会学、美学研究方向为主,音乐领域里几乎还处于空白状态。本文拟将波希米亚音乐文化置于西方音乐历史领域中考察,既可以填补波希米亚文化现象在音乐领域的空白,也能够对西方音乐历史文化研究起到丰富与完善的作用。 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为西方音乐史中的“波希米亚”文化现象阐释,第一节对“波希米亚”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节对该文化思潮在西方音乐历史中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对西方音乐历史中“波希米亚”音乐特征进行分析,第一节分析本土音乐家创作的作品特征,第二节分析非本土音乐家创作的作品特征。第三章为“波希米亚”音乐文化思潮与音乐创作的关联分析,第一节对波希米亚音乐文化思潮与音乐创作思维分析,第二节对波希米亚文化思潮下的创作情结分析。本文将从历史学、文化学、音乐学角度对波希米亚音乐文化的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出这一特殊的音乐文化对西方音乐历史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09.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泽奇;隔代无仇:布波文化融合的社会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季晓鑫;李燕;;浅谈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方式——以缪尔热《波希米亚人》为个案[J];大众文艺;2010年02期

3 卫华;周小红;;波德莱尔与波希米亚生活的诗学空间[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曹娜;对BOBO现象的深层探析[J];兰州学刊;2005年01期

5 季晓鑫;;波西米亚在中国[J];美与时代(下);2010年11期

6 葛飞;;向左转:波希米亚式艺术家在1930年代之上海[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卫华;;波希米亚运动与历史先锋派的艺术行为理路[J];求索;2010年05期

8 向琳;;从“公共领域”到“公共人”:美国知识分子的波西米亚传统[J];求索;2010年10期

9 卫华;;波希米亚智慧与19世纪浪漫主义精神的形塑[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向琳;;波西米亚:独立知识分子与公共空间[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卫华;论西方审美文化视野中的波希米亚精神[D];浙江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双双;;流浪在幽暗时光隧道中的沙漠部落——勒克莱齐奥的《沙漠》主题解析[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曲广娣;;流浪乞讨何以成为可能——对流浪乞讨现象的法社会学考察[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3 姚曼;;由《四首钢琴小品》OP.119看勃拉姆斯钢琴创作风格[J];北方音乐;2010年08期

4 张帆;;浅析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风格差异[J];才智;2010年04期

5 王放歌;;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体裁的美学特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6 赵赟韵;;也谈钢琴叙事曲的美学问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0期

7 江严冰;;欧洲学院派绘画浅议[J];大家;2010年23期

8 杨倩;曾泓智;;德国艺术歌曲渊源探究[J];大家;2012年16期

9 张萌萌;;手风琴发展概述[J];大舞台(双月号);2008年05期

10 耿炜娜;;巴赫《D大调二部创意曲》的音乐学分析[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拥军;;重提现代性:当代艺术的标准质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施虹;开放与展望—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5 张鑫;中西古典绘画美学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李鸽;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形态的审美表达[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杨雅华;论流浪乞讨的救助与规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唐小波;约翰·亚当斯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10 赵文君;西欧私人财产权利观念形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迎双;反思图像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杨蔚;数字文化视频网站的构建与经营[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4 林萃;拉威尔钢琴作品中的“异国情调”特征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施蕾;现代性的漂浮[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小玲;李斯特交响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欢;“波希米亚风格”在童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8 周成岭;辟斯顿组曲《奇妙的长笛手》“新古典主义”音乐观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邓曹爽;从罗杰·塞欣斯钢琴奏鸣曲论其音乐创作观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邢楠楠;海顿《D大调钢琴奏鸣曲》(Op.37)创作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泽奇;隔代无仇:布波文化融合的社会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刘怀光;刘雅琪;;主流价值认同的现代价值困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陆启宏;;波希米亚:一个异托邦的世界[J];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01期

4 史忠义;道家文学与浪漫主义刍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许纪霖;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6 吴岳添;波希米亚:浪漫主义文学花园里的奇葩[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6期

7 朱寿桐;论田汉的波希米亚式戏剧风格[J];文学评论;1998年03期

8 徐岱;卫华;;论波希米亚文化现象的美学景观[J];文艺研究;2008年10期

9 张军;田汉的漂泊意识与南国社的波希米亚精神[J];戏剧艺术;2004年01期

10 卫华;;波希米亚恶作剧:历史先锋派的艺术行为方法[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昆;;国外音乐文化项目建设发展模式研究[J];人民论坛;2011年29期

2 姜涛;;苏联音乐文化对于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的影响[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年03期

3 梁涛;;中外音乐文化存在的差异和冲突[J];音乐大观;2014年06期

4 宋世琼;;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产业发展的思考[J];山花;2014年16期

5 ;年度学术丛刊《音乐文化》征稿启事[J];人民音乐;2000年03期

6 ;年度学术丛刊《音乐文化》征稿启事[J];中国音乐学;2000年02期

7 ;年度学术丛刊《音乐文化》征稿启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8 汪致敏;红河彝族音乐文化[J];民族艺术研究;2000年02期

9 鸿昀;关于中西音乐文化研究热点问题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0年02期

10 周凯模;客家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论纲[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修建;;川南地区盐场音乐文化形态考略[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2 花白;;人类音乐文化学:历史和地域的研究(西亚)[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3 周景义;;进一步发展浙闽边界地区畲族音乐文化的构想[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蔡晓绚;;地方文献与广州地区民俗音乐文化[A];拓展与深化——全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聂秀娥;;弘扬音乐文化 服务和谐社会[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苗笛;;维也纳音乐文化给哈尔滨音乐的启示与思考[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7 康爱琪;;天津音乐文化发展与公众审美需求的探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8 乔布英;;简论鄂尔多斯音乐文化[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8(上)[C];2008年

9 吴少静;;近代闽南和东南亚音乐文化的相互交流影响[A];守望与传承——第四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自明;;亚洲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印度、中国、菲律宾音乐现状的比较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萌;[N];音乐周报;2002年

2 杨民康;[N];音乐周报;2003年

3 杜亚雄;[N];音乐周报;2007年

4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曾遂今;[N];中国艺术报;2008年

5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曾遂今;[N];中国艺术报;2008年

6 乔布英;[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7 记者 刘廷艳;[N];协商新报;2008年

8 李小莹;[N];音乐周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孟绮;[N];音乐周报;2010年

10 商报记者 郑洁;[N];北京商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菲菲;论南宋音乐文化的世俗化特征及其历史定位[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2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大顺;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与歌辞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4 李晋源;中国洞箫音乐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音乐文化中介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苏秦;乌鲁木齐市社区音乐文化现状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常晓菲;文化生态视角下普通高校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构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文娟;音乐文化学视野下的漫瀚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璐;云南他留人三种现存音乐文化的调查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6 陈涛涛;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调查与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7 梁美玲;春秋战国与秦汉之间的音乐文化断层现象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8 任彤彤;上海经营场所中的社会音乐文化演出考察与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9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玲娜;1935-1945年间延安音乐文化结构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西方音乐历史中的“波希米亚”文化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3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63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e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