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精神逻辑

发布时间:2016-07-01 05:09

  本文关键词: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精神逻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43卷第3期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01.43No.3

2007年6月

JournalofGuangx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June,2007

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精神逻辑

李恩来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西方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四种形态的变迁,分别是古代本体论哲学、近代认识论哲学、德国古典

综合统一的哲学和现代“拒斥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哲学形态发展的背后凸现的是人类精神发展的逻辑,展现了人类的客观精神一主观精神一主客观统一的精神一批判精神。这条主线体现了哲学的发展与人类精神的发展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精神表现。

[关键词]西方哲学;哲学形态;精神逻辑[中图分类号]‘B502.19

[文献标识码-1A

[文章编号31001—6597(2007)03—0036—04

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漫的思维而代之以自身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考,这是长历史,其间流派林立,思想纷呈。但是如果我们从人类精神的一种质的飞跃。于是哲学终于从神话的宏观的角度去看它的发展轨迹和它的时代特征,可母体中脱胎而出。但是古希腊哲学是一种“本体论”以概括为四种历史形态的嬗变:1.古代“本体论追的哲学,其特征是对“本体”的追寻。“本体”是哲学理寻”的哲学;2.近代“认识论反思”的哲学。3.德国古论中使用最广泛而又最具歧义性的概念,在各种不典“综合统一”的哲学;4.现代“拒斥形而上学”的批同的哲学理论框架中,“本体”都有其不同的理论内判哲学。西方哲学的发展之所以展现为这样四种历涵和历史规定性。最初哲学的本体就是万物的开始、史形态的变迁,是与人类的精神和生存状况分不开原初物。、万物由它构成,,最后又复归于它。现实中的的。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深层次上表征着哲万物是有生有灭、千变万化的,而本体则是永恒不学的时代内涵并折射出人的精神发展。所以,哲学的变、终极存在的。所以对本体的追寻就是要从千变万发展凸现了人类精神发展的逻辑。本体论哲学体现化的现象背后去认识不变的本体,然后再由本体去了西方哲学的客观精神;认识论哲学体现了西方哲解释世界,这样客观的本体世界就同主体的主观世学的主观精神;德国古典哲学体现了主客观统一的界对立起来,导致主体与客体二元分离。“本体论”哲精神;现代西方哲学体现了文化批判精神。由此,我学的任务就是建构“本体”自身。本体论哲学的提问们可以大致勾画出西方哲学演化的精神逻辑:客观方式是“世界是什么”?“它怎样存在”?

精神一主观精神一主客观统一的精神一批判精神。这种提问方式所关注和指向的本体是一种终极这条主线体现了哲学的发展与人类精神的发展具有性的存在物,是经验世界的多样统一性,是万物所由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精神表来和万物所复归的某种感性存在物。早期的哲学在现,而贯穿于这个线索之中的内核就是人对自身状寻求万物的本体时,多用某种感性物质去充当万物况及其生存意义的自我意识。

的本体,这就必然会发生一和多的矛盾,并促使哲学一、本体论——西方哲学的客观精神

家们去选择更合适的本体去解决这个矛盾。泰勒斯选择水作为本体,是从水是万物生命的起源角度去西方文化发源于古希腊,在它的萌芽时期,表现考虑问题的。阿那克西米尼选择气,主要认为气作为形态是神话。随着古希腊文化的发展,人类开始超越本体具有无限性。赫拉克里特选择火,是因为火跳动神话而以哲学的方式去把握和解释世界。这种超越不定,利于说明万物流变的辩证自然观。恩培多克勒说明随着人类的精神发展,人类开始摒弃幻化想象

认为本体是“四根”,从一元论走向多元论,是因为一

[收稿日期]2007—02—15

[作者简介]李恩来(1963一),男,湖北恩施人,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哲学博士。

36

万 

方数据


  本文关键词: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精神逻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4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64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9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