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宫崎骏动画电影与日本民族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10 19:05

  本文关键词: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宫崎骏动画电影与日本民族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师范大学》 2010年

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宫崎骏动画电影与日本民族文化研究

郑娟  

【摘要】: 从远古的民间皮影戏到影院里的动画电影,动画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世界各民族的喜爱,其夸张的表现手法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为人类营造了一个个梦幻世界的同时,也呈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日本动画电影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色。宫崎骏作为日本动画电影的精神支柱,其动画电影已经成为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包含着跨越时代的精神价值。之所以选择宫崎骏动画电影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是因为他的动画电影对人类的精神流变和文化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第一章) 日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是一个东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发展历程中,日本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在日本民族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宫崎骏,其创作历程紧随时代的变化,呈现出了不同的思想内涵。(第二章) 这种思想内涵体现在宫崎骏动画电影主题中。宫崎骏动画电影主要包含两大主题,一是人与自然,二是个人成长。在人与自然主题上,东方文化主张“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西方文化强调“人类中心主义”。日本民族在向东西方文化学习过程中,既继承了东方自然观,又吸收了西方自然观,因此,日本民族的自然观一直在东西方之间徘徊。在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宫崎骏从最初肯定东方自然观,否定西方自然观,到最终承认东方自然观是理想化的自然观,西方自然观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个人成长主题上,东方文化形成了“不变应万变”的思维模式,西方文化形成了“流浪——救赎——回归”的成长模式。日本民族在向东西方文化学习过程中,既传承了“不变应万变”的东方模式,又呈现出了“流浪——救赎——回归”的西方模式。在宫崎骏早期的动画电影中,呈现了这种东方模式,在后期作品中,宫崎骏肯定了“流浪——救赎——回归”的西方模式。(第三章) 这种对动画电影主题的深沉思考,还无法支撑起宫崎骏作为日本动画电影大师的称谓,与这些主题珠联璧合的是宫崎骏动画电影浮动的光影画面。然而,线条和色彩是画面最为重要的两大元素。东方传统绘画艺术将线的特色推到了极致,西方绘画艺术却将色彩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日本民族绘画将东方线的艺术和西方色彩艺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宫崎骏作为一位坚持手工绘画的动画大师,他的动画电影继承了日本民族绘画的特点,把东方线的艺术与西方色彩的艺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亦真亦幻的动画世界。(第四章) 然而,宫崎骏动画电影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因为宫崎骏深深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不断的从本民族的沃土中吸收养分,这对于当今中国动画电影颇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954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2
  • 第二节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研究现状12-14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方法与内容14-16
  • 第二章 日本民族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宫崎骏16-31
  • 第一节 日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16-18
  • 第二节 日本民族文化的特色18-22
  • 第三节 宫崎骏的成长及其创作历程22-31
  • 一、童年——东方式的田园牧歌22-23
  • 二、青少年——西方式的教育23-24
  • 三、宫崎骏的创作历程24-31
  • 第三章 宫崎骏动画电影主题的民族特色31-47
  • 第一节 人与自然32-40
  • 一、日本民族文化中的人与自然观32-35
  • 二、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人与自然观35-40
  • 第二节 个人成长40-47
  • 一、日本民族文化中的个人成长模式40-42
  • 二、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个人成长模式42-47
  • 第四章 宫崎骏动画电影艺术形式的民族特色47-58
  • 第一节 日本民族文化中的线与色47-52
  • 一、东方文化中线的艺术47-50
  • 二、西方文化中色的艺术50-52
  • 第二节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线与色52-58
  • 一、亦真亦幻的动画背景53-55
  • 二、《千与千寻》——东西艺术的完美结合55-58
  • 结语58-60
  • 注释60-64
  • 参考文献64-66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66-67
  • 致谢67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瑞涛;危鸣辉;;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从宫崎骏电影的两大主题看东西文化内涵[J];电影评介;201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光煜;角色、结构与风格[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2 文君;宫崎骏动漫作品的“共生”美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宮崎骏 ,支菲娜;宫崎骏:思索与回归——日本的动画片和我的出发点[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李海泉;;表述日本文化的困惑——关于约翰·内森《无约束的日本》的写作风格[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武心波;;“不变”与“嬗变”——日本文化“二元分属”的双重结构分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刘琦;;清代文言小说女性形象“陌生化”审美效果[J];蒲松龄研究;2007年03期

    3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4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8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俞香云;;“风清骨峻”新解——《文心雕龙·风骨》再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郑笠;;剥离与消解系统中成就的审美境界——从庄子“美学”到“庄子”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张申华;;积极构建下的消极颠覆——女性主义视角看刘易斯的《大街》[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卢骁;;解读宫崎骏作品的人文魅力[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4 游来林;;论文章结构的客观性[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谢明星;郝春东;殷融;;文明的显化:文明与潜意识关系的新视角[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9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10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唐珣;柳与园林造景[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高明宇;高卉民先生写意画之写与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颖;谈水彩画的装饰性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郑新新;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运用的新趋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曲丽;曹禺与奥尼尔戏剧人物比较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岩;跋涉在路上—女性视域下的李少红影视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立军;;我们忽略了动画是一种文化[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韩笑;;类型动画与文化[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黄自娟;;生命情感的张扬——宫崎骏动画作品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张毅;林昌峰;吴思思;;日本的动漫产业结构分析[J];包装工程;2010年08期

    5 林鸣远;;日本动漫产业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J];才智;2010年21期

    6 张婷;;宫崎骏作品中的阔叶林文化思想[J];才智;2011年01期

    7 郑寿康;对抗迪斯尼的宫崎骏[J];出版参考;2004年14期

    8 李常庆;魏本貌;;日本动漫产业探析[J];出版科学;2010年04期

    9 齐江华;;浅论宫崎骏动画作品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体现[J];大舞台;2010年08期

    10 陆杨;蔡俊;;从生态女性主义解读宫崎骏的《风之谷》[J];电影文学;2008年2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季羡林;[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毅;多重时空构成在动画中的探索性应用[D];北京大学;2007年

    2 赵文梁;动画民族化刍议[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津津;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审美现代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米斯茹;宫崎骏动画电影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晓蓉;共生—生态美学的基点[D];扬州大学;2008年

    6 王淑允;影视动画美术风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胡晓欢;人性的经典阐释—宫崎骏动漫艺术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詹璐;试论宫崎骏动画中的禅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毛文洁;论宫崎骏作品中人文关怀的艺术呈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小波;比较中美动画角色设计的民族性透视中国动画的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旭东;;文化与废墟——文化的观念如何成为反思与批判的对象[J];民俗研究;2007年04期

    2 梅原猛;辛果;;日本与日本人[J];日本研究;1989年03期

    3 武安隆;日本文化三题[J];日本学刊;199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斌;;解读宫崎骏及其动画电影[J];成功(教育);2007年12期

    2 熊翠;;浅谈宫崎骏动画作品中的人文情感[J];大众文艺;2011年03期

    3 陈蒙;侯建华;;从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成功之道探寻我国动画电影之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6期

    4 高凤燕;陈璇;;宫崎骏作品中的少女形象塑造[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3期

    5 段续;;宫崎骏动漫电影的音乐特色探析[J];电影文学;2010年23期

    6 沈约;;宫崎骏动画系列中的女主角类型探析[J];电影文学;2009年02期

    7 黄涛;;从宫崎骏的动画片看日本人的自然审美观[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宗金伟;段朝霞;;《龙猫》的文化意义[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年12期

    9 胡晓欢;;人性的光辉——浅谈宫崎骏动漫作品[J];青年文学家;2009年23期

    10 林天送;;宫崎骏生态动漫及其反思[J];电影评介;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吕灵芝;;战后日本大众文化研究——以宫崎骏的作品为中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卢骁;;解读宫崎骏作品的人文魅力[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3 郑发云;;动画分镜头与影片情绪的把控[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4 胡俊海;;打造精品——增强山东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5 赵明;周越;;动画之梦幻饕餮——动画片审美主动性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6 王一川;;文化符号与北京的世界城市软实力建设[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影评人 康雯萱;[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吉井忍 自由撰稿人;[N];南方周末;2010年

    3 ;[N];音乐生活报;2011年

    4 记者 顾咪咪;[N];解放日报;2010年

    5 康雯萱;[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宋焘;[N];中国经营报;2010年

    7 杨平;[N];文艺报;2011年

    8 黑莓;[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徐宁;[N];新华日报;2011年

    10 邵杨;[N];中国艺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邵杨;国产动画的文化传统重构[D];浙江大学;2012年

    2 吴湛微;媒介经济世界下的动画产业集中现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蔡亚南;日本动画产业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广霞;动画大师宫崎骏及其构建的梦幻岛[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文君;宫崎骏动漫作品的“共生”美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钟俏;解读动画大师宫崎骏[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林昊苏;宫崎骏动画画面形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5 曾淑贤;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D];浙江大学;2012年

    6 杨姝楠;从宫崎骏到新海诚[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润杰;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D];山东大学;2010年

    8 刘昆;现实的折射,,梦境的重现[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9 魏伟;论宫崎骏动画作品表现的生态意识[D];云南大学;2011年

    10 郭斐斐;宫崎骏动画中女性角色塑造的艺术手法[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宫崎骏动画电影与日本民族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8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68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9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