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_陈寅恪反思与展望_《“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年

发布时间:2016-08-04 02:17

  本文关键词: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探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年

郭沫若《再生缘》研究的学术史意义(讨论稿)

李斌  

【摘要】:《再生缘》研究,由于牵涉到陈寅恪、郭沫若两位学术大师,引起了两岸三地学界和政界高层的高度关注,成为20世纪50、60年代的学术热点。尽管由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档案和文献尚未面世,某些重要细节尚无法落实。但能见到的不完整的材料还是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已有研究集中在陈寅恪《论再生缘》的写作旨趣、学术方法以及陈寅恪、郭沫若两人围绕《再生缘》研究所体现的关系。关于前者,本文不拟讨论。关于后者,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郭沫若研究《再生缘》,是为了向陈寅恪发难,另一种观点认为,郭沫若是为了向陈寅恪示好。本文倾向后一种观点,但认为这个观点还值得进一步展开。除此之外,本文提出另外两个学界尚未注意之处,那就是郭沫若的《再生缘》研究在方法上融合了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法和胡适的小说考证法,变相肯定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打压的胡适、顾颉刚等人的治学方法,在非常时代坚守了学术研究的纯正品格。

【作者单位】:
【分类号】:I209
【正文快照】:

1954年,时任中山大学教授的陈寅恪完成《论再生缘》的写作,并油印数本。不久,油印本传至港台及海外。旅居美国的余英时在美国麻省剑桥发现了该书油印本,写成《陈寅恪先生〈论再生缘〉书后》,发表在《香港》人生杂志1958年12月号上,文章称陈著“实是写‘兴亡遗恨’为主旨”。不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蔡鸿生;金明馆教泽的遗响[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张耕华;;“以诗证史”与史事坐实的复杂性——以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户晓辉;论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科学方法[J];民族艺术;2003年04期

4 施爱东;;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穆欣;;学者与报纸合作的典范——郭沫若对《光明日报》的关注和支持[J];纵横;2006年04期

6 谭解文;;回顾1961年关于《再生缘》的讨论[J];云梦学刊;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杰;;主题学对中国叙事文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借鉴意义[J];东方论坛;2011年05期

2 吴夏平;;关于“制度诗学”——论陈寅恪与埃斯卡皮之异趣[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张耕华;;“以诗证史”与史事坐实的复杂性——以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张芳霖;吴承游;;江西广昌“孟戏”的文化阐释[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5 陈华文;孙希如;;孟姜女传说研究综述[J];吕梁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毕雪飞;;民间传说的文化解读:淄河语境中的孟姜女传说[J];民俗研究;2009年03期

7 张芳霖;吴承游;;孟姜女故事的流变与地域习俗——以江西广昌“孟戏”为例[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姚榕华;;唐代宫廷文化视野中的《长恨歌》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9 陈红玲;陈信宁;;试论江绍原《发须爪》的研究方法——兼略与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方法相提[J];民族论坛;2014年02期

10 施爱东;;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2 彭国良;顾颉刚史学思想的认识论解析[D];山东大学;2007年

3 赵颖;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姚榕华;《长恨歌》与唐代宫廷文化生活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孙俐;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探微[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园园;唐宋应病故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王静;上王庄村孟姜女故事调查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0年

3 程安霞;旅游开发与传说传承的扩展化[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丽姝;唐璜故事的主题学意义及其现代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言;从《光明日报》办报思想的转变看其文化报道的创新[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吴承游;孟姜女故事的流传与地域社会[D];南昌大学;2008年

7 高琳;从《光明日报》办报思想的转变看其舆论引导方式的创新[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张华;清代医生的行医之道[D];南开大学;2010年

9 车艳芳;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协调:大学传说视域中的探索[D];山西大学;2010年

10 由晓雪;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看党报舆论引导力度的增强[D];黑龙江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宗迪;古史、故事、瞽史[J];读书;2003年01期

2 蔡鸿生;金明馆教泽的遗响[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刘宗迪;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论顾颉刚的古史观与民俗学之间的关系[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 陈泳超;关于“神话复原”的学理分析——以伏羲女娲与“洪水后兄妹配偶再殖人类”神话为例[J];民俗研究;2002年03期

5 施爱东;;故事的无序生长及其最优策略——以梁祝故事结尾的生长方式为例[J];民俗研究;2005年03期

6 陈泳超;;作为运动与作为学术的民间文学[J];民俗研究;2006年01期

7 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情节类型的形态结构分析[J];民族艺术;2001年01期

8 户晓辉;论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科学方法[J];民族艺术;2003年04期

9 王学典,李扬眉;“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论命题[J];史学月刊;2003年11期

10 吕微;顾颉刚:作为现象学者的神话学家[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江;一部不该遗忘的文学遗产《再生缘》[J];中国戏剧;1999年08期

2 杨庆辰;陈寅恪弹词研究的文化学思索──读《论再生缘》札记[J];求是学刊;1993年05期

3 刘艳玲;;论《鲁公女》里的再生缘[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4 ;一篇奇特之文[J];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01期

5 裴伟;郭沫若赠陈寅恪的谐联[J];文教资料;2001年04期

6 胡邦炜;陈寅恪与《论再生缘》[J];文史杂志;2003年06期

7 谭解文;;回顾1961年关于《再生缘》的讨论[J];云梦学刊;2006年05期

8 刘存南;《再生缘》之再议[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霍彤彤;;《再生缘》中的男性意识[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赵延花;;《再生缘》中孟丽君、苏映雪性格殊异现象探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亚太经济时报;2005年

2 谢保成;[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阎慰鹏;[N];北京日报;2002年

4 谢其章;[N];中国商报;2004年

5 余英时;[N];东方早报;2011年

6 徐兆格;[N];温州日报;2005年

7 修水 经富;[N];中国文物报;2002年

8 蔡 震;[N];中国艺术报;2005年

9 于润琦;[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高文静 邬帅莉;[N];山西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霍彤彤;《再生缘》女性意识背后的男性意识[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2 宋明宽;陈寅恪文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3 国昊方;论郭沫若十七年文艺批评的特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赟;清代著名女性弹词中女英雄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思扬;《再生缘》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耿佳佳;论《再生缘》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7 劳丽君;《再生缘》和《镜花缘》中才女世界的比较[D];安徽大学;2011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_陈寅恪反思与展望_《“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年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探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2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82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3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