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初中学困生的心理行为问题:隔代教育的调查证据

发布时间:2016-09-23 10:03

  本文关键词:初中学困生的心理行为问题:隔代教育的调查证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宁波大学》 2013年

初中学困生的心理行为问题:隔代教育的调查证据

孙亚菲  

【摘要】:生活在祖辈教养家庭中的孩子越来越多,关于隔代教育的研究也层出不穷。而本研究综述部分发现学困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与隔代教育家庭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有类似之处,且隔代教育家庭学生存在有学业落后问题。因此本文就此作为研究选题,采用整体抽样,在浙江、湖北、河南三个省份的5所学校对1077名初中生进行调查,通过隔代教育家庭类型问卷了解初中生现在和以往的隔代教育状况,通过青少年自评表和学习适应量表了解隔代教育家庭的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并考察其心理行为问题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给予学习困难和隔代教育研究一些启示和发现。 本研究发现:(1)本次调查显示72.7%的初中生曾经或者现在正在接受隔代教育。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就越高。在学前阶段隔代教育率为55.9%。(2)学业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都曾经或者现在依然是隔代教育,在学习困难学生中有82.6%出自于隔代教育家庭。隔代教育家庭学生学业成绩在较差和差等两个等级上的占到42.4%。(3)隔代教育家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5.7%。隔代教育存在一定弊端,但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教育类型的变换。从学前到初中一直是祖辈照顾的的学生的问题行为是最轻的,中间开始的或是祖辈和亲代轮换照顾的学生,也即隔代教育和亲代教育交叉进行的学生,其问题行为最严重。被迫型隔代教育家庭学生的问题行为水平显著高于非被迫型隔代教育家庭学生。(4)各种类型下的隔代教育家庭学生在学习适应得分上无显著差异。在进行常模转换后学习适应等级上,隔代教育家庭学生和亲代教育家庭学生分布有差异,隔代教育家庭学生的学习适应等级在中下等和差等的占到40.0%,亲代教育家庭学生中下等和差等的仅为29.8%。(6)隔代教育家庭学生的学习适应在其问题行为和学业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隔代教育家庭学生存在心理行为问题,,其不仅直接影响学业成绩,也通过学习适应水平影响学业成绩。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4.0%。因此学困生的问题需要老师的加倍关注,不仅在心理行为问题上,更要在学习适应性上多多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4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路平;孔令明;;学习不良初中生应对方式、教养方式与情绪状况的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6期

2 蔡正宜,瞿正万,古嘉琪,陈美娣,林霞凤,卢瑛,姜华,夏建芳;小学生学习困难与智商、个性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5期

3 沈辉香,戚务念;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迫切需要父母的关心[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0期

4 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信息加工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5 曾彬;;我国隔代教育研究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温凊;曾绮霞;李玉霞;;广州市中学生情绪障碍及其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8期

7 赵晶;陈传锋;;学习困难:概念演变、认知表现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研究;2010年03期

8 张利;;对小学学业不良儿童班级同伴关系的探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Z1期

9 李炎;农村“隔代教育”调研[J];四川教育;2003年Z1期

10 韩海玲;;学业不良高中生情绪智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2 秦楚;;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尹秀艳;;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及其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高屹;于新红;张瑞凯;;北京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俞国良,曾盼盼,辛自强,罗晓路;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王福彦;;儿童学习困难原因和特征及矫治策略研究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刘宝花,黄悦勤,王燕玲,张桂芝,王玉凤;4~6岁幼儿行为问题的病例对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3期

8 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J];滨州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9 韦耀阳,李晓;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10 雷燕;高淳海;郭成;;人格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述评[J];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根寿;肖付平;;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的聚类分析[A];2012年甘肃省“食品安全与健康生活”学术年会论文集粹[C];2012年

2 仇新明;;“同伴关系”研究探析[A];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经济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江苏省教育经济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家庭功能、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祝春兰;网络学习中自我监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丽;中小学生自我调节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永垒;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娟;初中代数学习困难生认知特征及干预措施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隋雪;学习困难生阅读过程的眼动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9 左志宏;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江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期性、发展性及差异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敏;小学生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晓丹;明清家训家规文化及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静鑫;4岁儿童气质活动性与教养方式对其8岁问题行为的预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帆;家庭规则与4岁儿童自主性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荆玮;单亲家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新;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调查与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7 刘小珍;学习困难儿童认知特征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于敏锋;注意缺陷儿童注意力特征及其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曾淑军;语言教育与社会区隔的生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有青;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王楠;;大学生几种常见情绪障碍及调适[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张轶勋;学习困难儿童智力结构和感觉统合能力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吴学安;隔代教育:欲说还休好困惑[J];长寿;2004年11期

6 静进,海燕,邓桂芬,黄旭,陈学彬,森永良子;学习障碍筛查量表的修订与评价[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8年03期

7 金星明;学习困难综合征[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年02期

8 罗丽芳,连榕;学业成就中等生和学习优良生的自我监控与语、数、英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连榕,孟迎芳;学业中等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汝丽;黄坚明;李淑明;莫华;焦鹏涛;;湛江市900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调查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0年08期

2 佳蓓;让身心健康成长[J];小学生时空;2004年02期

3 杨兴海;;当代老年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年05期

4 吕莉;;治疗孩子的心理问题从家庭着手[J];中华家教;2006年11期

5 曾淑萍;周翔;李京;邬友昌;冯秀娟;方苗;郑丹凤;郑广南;陈昭坛;梁颖;;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咨询矫治模式及其效果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6期

6 谢宝珍;;探究中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发展性问题和偏差行为问题[J];教育科学论坛;2002年04期

7 蒋学强;吴志明;陈雪珍;;对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几点思考[J];学校管理;2004年02期

8 曹雪梅;黄少华;苗春雷;唐胜建;;唇腭裂患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年02期

9 张皑频;杨德兰;侯有华;杜小丽;陆洪华;刘梅;杜方秀;韩富桂;;城镇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特征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08年08期

10 王长虹;李晏;苏林雁;;青春期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号应;梅芳;林晓鸣;李洁;周端华;;广州市妇幼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对产后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情况[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范丽恒;郑菲菲;;教师期望对初中生心理特点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金军伟;解学慧;李伟健;;浙江金华农村初二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心理健康水平及学业成绩之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郑海燕;莫雷;;初中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自我价值感、动机信念对学业成绩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李金波;许百华;;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相互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王雁;唐志强;;初中生学业成绩归因的现状及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刘志军;陈会昌;许海文;张玲;;初中生主要人际关系与其学校发展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周江;李蓓蕾;林磊;陶沙;董奇;;儿童线条填画能力的发展及与其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董奇;林磊;李蓓蕾;张华;周江;;儿童筷子使用技能特性的发展及与其学业成绩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宋进文;锡尧;赵丙军;孙泊;;专业技术课堂目标结构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昆明市第十八中学 李玲梅;[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2 记者 孙刚 通讯员 宋国梵;[N];解放日报;2010年

3 杨娟;[N];中国妇女报;2009年

4 记者 陈青;[N];文汇报;2010年

5 李益众;[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蒋炜宁;[N];宁波日报;2011年

7 彭薇;[N];解放日报;2007年

8 聂世淦 特约记者 张家峰;[N];九江日报;2006年

9 上高中学 陈清英;[N];宜春日报;2008年

10 记者 苏军;[N];文汇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温暖;初中生升学指导系统的初步研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志峰;家庭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陈英敏;初中生羞怯的结构、特点及遗传与环境的影响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蔡丹;初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特点[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方平;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姝琼;青少年未来取向与学业、情绪适应关系的追踪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程建伟;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偏好、信息技能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晔;师生信任及其对学生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亚菲;初中学困生的心理行为问题:隔代教育的调查证据[D];宁波大学;2013年

2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发展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静静;郑州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金军伟;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训练对心理健康及学业成绩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巨贞;初中生归因方式对自我意识和学业成绩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苏晓奇;初中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新国;初中生成就目标、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钱珍;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学业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楹;初中生心理行为问题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效果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卢笳;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学业成绩与其发展背景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初中学困生的心理行为问题:隔代教育的调查证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0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20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6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