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5 08:06

  本文关键词:心理行为干预对戒毒者心理障碍的矫治效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新疆医科大学》 2006年

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刘建波  

【摘要】: 目的:评价海洛因成瘾者进入乌鲁木齐市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后,在吸毒行为、违法犯罪行为、高危行为、家庭社会功能以及心理状况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影响维持治疗保持时间的因素,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进入美沙酮维持治疗的170名海洛因成瘾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吸毒行为、违法犯罪行为、高危行为、家庭社会功能以及焦虑、抑郁等情况,此后在治疗第6个月时再进行随访调查。在依从性研究中,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保持率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受治者保持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基线调查显示过去3个月的共用针具率为44.07%(26/59),6个月时过去3个月的共用针具率下降至25.42%(15/59);海洛因使用天数从基线时的平均每月的(28.40±2.07)天下降到6个月时平均每月(1.90±1.10)天。6个月时有工作的比率从基线时的32.98%上升至6个月时的47.87%。治疗满意率有所上升,但并不显著(P>0.05)。经Cox回归分析,影响依从性的治疗前因素有:年龄(RR=0.918,P=0.000)、民族(RR=8.230,P=0.000)、吸毒年限(RR=1.089,P=0.020)、既往参加戒毒治疗次数(RR=1.043,P=0.033)和既往被公安处理的次数(RR=1.139,P=0.000)。治疗后因素有:偷吸或多种药物滥用(RR=1.230,P=0.041)、家人支持治疗(RR=0.467,P=0.028)、周围朋友吸毒(RR=2.635,P=0.000)、每天来门诊方便(RR=0.783,P=0.015)、每日美沙酮平均剂量(RR=0.965,P=0.000)和参加治疗的目的(RR=1.139,P=0.000)。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在减少吸毒行为、高危行为、违法犯罪行为,改善家庭社会功能等方面是有效的。受治者治疗前和治疗中的因素都会影响受治者治疗的保持时间,其中以民族、年龄、美沙酮剂量、多种药物滥用对依从性的影响最为明显。今后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延长治疗保持时间,降低脱失率,以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749.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前言6-9
  • 对象和方法9-15
  • 1 调查对象及内容9-12
  • 1.1 效果研究9-11
  • 1.2 依从性研究11-12
  • 2 调查方法12-13
  • 2.1 问卷调查12-13
  • 2.2 深入访谈13
  • 2.3 小组讨论13
  • 2.4 现场观察13
  • 3 质量控制13-14
  • 3.1 调查设计阶段13-14
  • 3.2 调查实施阶段14
  • 4 伦理学问题14-15
  • 4.1 尊重原则14-15
  • 4.2 知情自愿原则15
  • 4.3 保密原则15
  • 5 统计分析方法15
  • 结果15-28
  • 1 基线人口学特征15-16
  • 2 效果研究16-21
  • 3 心理情况21-23
  • 4 依从性研究23-28
  • 讨论28-47
  • 1 效果研究28-34
  • 2 依从性研究34-38
  • 3 偏倚及其控制38-40
  • 4 目前新疆MMT存在的问题40-41
  • 5 对今后新疆开展MMT的建议41-45
  • 6 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45-47
  • 小结47-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5
  • 综述55-66
  • 附录66-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3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卫晓丽,王学良;吸毒人群艾滋病的流行与控制[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年03期

    2 吴尊友;大力开展我国艾滋病行为干预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0年01期

    3 李遵清;宋克侠;宋西俊;;心理行为干预对戒毒者心理障碍的矫治效果[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6年02期

    4 董建群,孙乔,张霓,周久顺,张玉润,张孔来;拟接受美沙酮社区治疗者药物滥用和艾滋病知识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01期

    5 褚天新,李桂英,刘海林,吴疆,唐耀武,孙伟东,边新玲;北京地区吸毒人群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改变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04期

    6 曲成毅;中国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05期

    7 羊海涛,杜亚平,丁建平,钱卫娟,李雷,周章林,邵婷,汪华;“中国江苏/WHO 100%安全套推广使用项目”效果评价与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05期

    8 林鹏,范子凡,杨放,吴尊友,王晔,刘勇鹰,明中强,李文杰,罗巍,付笑冰,麦新荣,许锐恒,冯文悦,何群;广东省社区吸毒者针具交换项目试点效果评价[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9 曾岚,汤泽林;毒品泛滥的社会危害及预防控制[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明霞;;肿瘤科护士的压力分析及对策[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杨景红;宣州、泾县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3 蔡华英;马鞍山市市区2000~2002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4 赵红,刘峰;蚌埠医学院新生HBsAg携带者的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5 吴金贵,冯青,邓国支,方大春,高峰,陈凯;风疹爆发应急接种的预防效果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6 陈生文;;太湖县一起菌痢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及控制措施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7 杨积朋;张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8 蒋江徽;;2003~2008年歙县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9 罗艳;鲍其国;张晓华;;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模式探讨[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10 吴卫华;罗宇;吴守文;;肥西县性服务人员高危行为干预效果评估[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伍亚舟;易东;;基于疾病风险指数的重庆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病风险评估方法[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2 程茅伟;宋毅;易国勤;许四元;郭本元;;2002年湖北省城乡居民糖尿病流行状况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八次会议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营养改善与膳食相关慢性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林立丰;;病媒生物防制长效管理机制的循证公共卫生决策[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杨海兵;沈洁;贾秋放;张钧;;大气污染物和气象因素对心脑血管病单独和联合作用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5 康伦艳;钱德富;孙萍;;湖北航天医院2008年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王景权;谭又吉;潘美儿;严良斌;;浙江省部分麻风病院伤害的定性研究[A];麻风误诊及其临床病例分析培训班暨全国麻风皮肤性病学术年会(2010)论文集[C];2010年

    7 文华;文江;高路;杨浩杰;;西安地区某高校附属小学27例甲型H1N1流感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0年

    8 王艳红;吕筠;李立明;;流行病学[A];2007-2008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8年

    9 王艳红;吕筠;李立明;;流行病学研究[A];2009-201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10 林彬;阿斯木古丽;曾克芬;郭俊;孟炜;;克拉玛依市(矿区)1997~2007年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A];中华预防医学会石油系统分会第五届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光华;南宁市男男性行为队列人群HIV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文育锋;农村艾滋病流行区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歧视态度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刘云霞;耐多药结核病影响因素的生态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赵飞;乡镇尺度钉螺分布的高风险区域分析与Bayesian时空建模[D];复旦大学;2011年

    5 单丽;清代古典霍乱流行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雷翠萍;核与辐射认知和风险沟通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7 刘爱东;中国九省居民膳食模式及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1997-2009)[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8 张维璐;乙肝疫苗应答的母源性免疫传递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9 罗皓;吸毒人群HIV感染危险行为和因素的调查研究及包皮环切推广模式效果评价[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10 郭英君;人类染色体6q23-26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的定位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华;江苏省部分地区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流行病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刘云;估计人群日本血吸虫感染状态的数学模型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刘攀;国内外艾滋病研究状况的文献计量学分析(1999-2008年)[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4 刘黎;江苏省艾滋病疫情的估计和预测[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5 娄清涛;河南省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趋势面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6 陈振光;刑法疫学因果关系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7 马玲;乌鲁木齐市收教女性中艾滋病高危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8 柴永宏;脑卒中的遗传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D];泰山医学院;2007年

    9 王如德;山东省东平县食管癌高发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泰山医学院;2007年

    10 沈小春;梅州市支气管哮喘儿童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调查[D];暨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明中强;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成功经验[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9年05期

    2 李桂英,褚天新,刘海林,贺雄;北京市1985~1999年HIV/AIDS监测资料分析[J];疾病监测;2000年07期

    3 吴尊友;大力开展我国艾滋病行为干预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0年01期

    4 陈列;自愿与强制戒毒者的比较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5 殷大奎;中国艾滋病流行与防治对策[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8年04期

    6 王全意,马少俊,张孔来,白莉,张向东;兰州市吸毒者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1999年12期

    7 刘志民,周伟华,连智,穆悦,宋森林,滕英群,王小平,陈绩,龚文林,刘菊湘;阿片成瘾者初始吸毒原因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年02期

    8 曲书泉;中国1995~1998年艾滋病哨点监测报告[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年01期

    9 林鹏,许锐恒,曾常红,王晔,李晖,林矛,颜瑾;广东省1986~1999年艾滋病患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流行特征及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年03期

    10 栾荣生,曾亚莉,范黎,王斌,黄涌,唐刘红,陈晓宇,曾刚,苏丹婷,于海涛,梁伯衡,梁剑,李苑,邱小眉;四川省某市商业性服务男性顾客艾滋病相关行为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雯;赵醴丽;凌莉;陈昂;夏英华;韩璐;林鹏;何群;;广东省首批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12期

    2 郭燕丽;周建波;郝超;史太平;李建华;陈抒蕾;;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成瘾者高危行为的改变[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0年05期

    3 黄运坤;;心理行为干预对吸毒者美沙酮维持治疗作用的研究概况[J];柳州医学;2007年04期

    4 张雍;李革;彭传轮;田文聪;黄维;窦贵旺;;影响重庆市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保持和脱失因素研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9年05期

    5 朱秀花;魏秀玲;高莉;彭佳军;李垚;莫娇;;613例MMT患者临床血液监测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0年06期

    6 张雍;李革;彭传轮;彭琦;窦贵旺;;美沙酮维持治疗实施影响因素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09期

    7 霍禹良;庞琳;;海洛因成瘾者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态度及相关因素[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年02期

    8 戴丽萍;林思雄;姜宜海;龚诚华;;257名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年04期

    9 杨学贵;郝春;阮玉华;夏耀文;张亚峰;张朝品;巫俊林;陈康林;秦光明;邵一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成瘾者社会家庭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10 张俊;徐永康;郦黎明;朱胜刚;胡飞虎;蒋韵秋;单靓;;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疗效评估[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勃;李华伟;谢世平;郭选贤;;论艾毒伤元[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董永新;符林春;岑玉文;;中医药对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认识[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郭选贤;殷光辉;张华锴;闫俊峰;刘俊芳;;艾滋病疮疡中医病因病机的流行病学调查[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董永新;符林春;岑玉文;张苗苗;李佩;;中医药对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认识[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戴丽萍;林思雄;姜宜海;龚诚华;;257名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调查研究[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6 段全立;盛镭;;艾滋病并发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许滨;郁国强;;艾滋病11例临床分析(摘要)[A];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郑华;周红梅;;我国艾滋病早期发现及交叉感染控制的研究现状[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六届全国口腔黏膜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牛建昭;王海光;付敏;;“康道神芝孢子粉胶囊”在艾滋病等难治疾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A];第七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赵晓梅;吕维柏;;16例小儿HIV阳性病例分析[A];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学术论文汇编[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慧慧;[N];安徽日报;2010年

    2 记者 周化虹 通讯员 劳小兰;[N];钦州日报;2010年

    3 易铭;[N];中国妇女报;2005年

    4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发展研究中心 彭现美;[N];中国人口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周永峰;[N];中国水运报;2005年

    6 陈之昌 何 青;[N];楚雄日报(汉);2005年

    7 黄黎成 辑;[N];大理日报(汉);2005年

    8 施新弟 杨银华 王达权;[N];大理日报(汉);2005年

    9 李克杰;[N];法制日报;2005年

    10 杨双齐 应晓燕 李水根;[N];健康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晓斌;我国首批8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2004年入组治疗者随访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2 张焱;海洛因成瘾者前扣带回神经网络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3 黎耀强;中医治疗艾滋病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杨凤珍;艾滋病元气虚损证机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张旻;HIV-1感染者免疫特征与耐药基因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6 叶晓卉;一个新的T细胞活化分子(CD226)与HIV感染/艾滋病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7 徐向升;共抑制分子BTLA在HIV慢性感染中的特点及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8 施学忠;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统计建模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9 路晓林;人免疫缺陷性病毒基因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梁涛;贵州海洛因成瘾者在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中的保持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波;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2 王伟杰;闸北区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疗效及依从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霍禹良;我国部分地区海洛因成瘾者对药物维持治疗的态度及影响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4 夏要友;腹部超声对中药治疗艾滋病疗效的评估[D];昆明医学院;2005年

    5 宋春鑫;F-苷肽治疗HIV/AIDS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探讨[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6 王瑗瑗;河南省铁路流动人口艾滋病的知信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4年

    7 张慧;污名与歧视:以中国的艾滋病为例[D];清华大学;2004年

    8 孙百军;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和艾滋病发病趋势预测的拟合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9 周婷;新型HIV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10 张庆辉;同性恋的历史、理论与现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心理行为干预对戒毒者心理障碍的矫治效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2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22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a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