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动机及其与社会

发布时间:2016-09-26 18:22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动机及其与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博硕论文分类列表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艺术

数理科学和化学 文学

天文学、地理科学 军事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经济

自然科学总论 哲学

查看更多分类

论文搜索

相关论文

大学生非专业心理求助、社会支持与
大学生幽默风格及其与社会支持、心
大学生危害健康行为及其心理社会因
高校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
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社会支持和
自尊、成就动机及心理控制源与大学
大学生社会技能、社会支持、心理健
大学生社会创造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中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及其影响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互联网使用条件
贫困大学生心身健康与自尊、人格、
大学生精神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同心理
贫困大学生人格因素、社会支持和心
大学生网络使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
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社会支持与大学
湖南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学习动机、心
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
大学生心理求助、社会支持与心理健
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健康与主观幸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
互联网对大学生自杀心理形成的影响
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幸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互联网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
儿童期心理创伤与大学生人格特征、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压力事件、社会支

科目列表

博士论文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动机及其与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

 

     论文目录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1 导论第9-27页

   ·互联网成瘾障碍及其相关概念第9-10页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诊断第10-12页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测量第12-13页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理论模型第13-15页

     ·ACE模型第13页

     ·阶段模型第13-14页

     ·认知行为模型第14-15页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实证研究第15-24页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的研究第15-18页

     ·对互联网使用者特征的研究第18-21页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效应的研究第21-24页

   ·国内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研究第24页

   ·文献评价第24-25页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与目的第25-27页

2 研究一: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的研究第27-40页

   ·目的第27页

   ·方法与程序第27-29页

     ·在线认知量表(OCS)的翻译第27页

     ·被试第27-28页

     ·对原OCS的项目分析第28-29页

     ·统计方法第29页

   ·结果第29-36页

     ·对PIUBS-CS的结构分析第29-34页

       ·基于样本A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第29-31页

       ·基于样本B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第31-33页

       ·因素命名第33-34页

     ·PIUBS-CS的信度与效度第34页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第34-36页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性别和专业类型的关系第34-35页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上网次数和上网时间的关系第35-36页

   ·讨论第36-38页

     ·PIUBS-CS的含义与性能评价第36-37页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结构特征第37-38页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相关因素第38页

   ·小结第38-40页

3 研究二: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的研究第40-49页

   ·目的第40页

   ·方法与程序第40-41页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问卷项目的编辑第40页

     ·被试第40页

     ·项目分析第40-41页

     ·统计方法第41页

   ·结果第41-47页

     ·对IUMS-CS的结构分析第41-45页

       ·基于样本A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第41-43页

       ·基于样本B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第43-45页

       ·因素命名第45页

     ·IUMS-CS的信度与效度第45-46页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的相关因素分析第46-47页

       ·互联网使用动机与性别和专业类型的关系第46-47页

       ·互联网使用动机与上网次数和上网时间的关系第47页

   ·讨论第47-48页

     ·IUMS-CS的含义与性能评价第47页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的结构特征第47-48页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的相关因素第48页

   ·小结第48-49页

4 研究三: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相关社会-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第49-61页

   ·目的第49页

   ·方法与程序第49-51页

     ·互联网使用相关社会-心理健康问卷项目的编辑第49-50页

     ·被试第50页

     ·项目分析第50-51页

     ·统计方法第51页

   ·结果第51-58页

     ·对IURSPHS-CS的结构分析第51-56页

       ·基于样本A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第51-53页

       ·基于样本B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第53-55页

       ·因素命名第55-56页

     ·IURSPHS-CS的信度与效度第56页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相关社会-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分析第56-58页

       ·社会-心理健康与性别和专业类型的关系第56-57页

       ·社会-心理健康与上网次数和上网时间的关系第57-58页

   ·讨论第58-60页

     ·IURSPHS-CS的含义与性能评价第58页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相关社会-心理健康的结构特征第58-59页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相关社会-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第59-60页

   ·小结第60-61页

5 研究四: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动机与其社会-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的构建第61-74页

   ·目的第61页

   ·方法第61页

     ·被试第61页

     ·统计方法第61页

   ·结果第61-71页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动机与社会-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分析第61-64页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动机与社会-心理健康关系的模型构建第64-69页

       ·测量模型的构建与检验第64-67页

       ·结构模型的构建与检验第67-69页

     ·结构模型中因果作用效应分解第69-71页

   ·讨论第71-73页

   ·小结第73-74页

6 本研究的综合结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附录第80-85页

后记第85页


 

论文编号BS937361,这篇论文共85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9.75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2.5元 。

 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论文标题页数级别

中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动机模式的关系30页硕士论文

长沙市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69页硕士论文

不同人格中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53页硕士论文

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偏好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研究52页硕士论文

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社会参与行为倾向和心理健康的关系41页硕士论文

大学生完美主义、成就动机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61页硕士论文

286名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使用动机与人格之关系研究51页硕士论文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62页硕士论文

中小学生互联网使用与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研究82页硕士论文

少年儿童互联网使用及与学习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65页硕士论文

互联网使用与内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154页博士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资本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研究65页硕士论文

大学生归因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49页硕士论文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78页硕士论文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动机及其与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39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239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f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