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官员腐败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其防范

发布时间:2016-10-14 11:14

  本文关键词:官员腐败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其防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共中央党校》 2006年

官员腐败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其防范

王煜民  

【摘要】: 腐败对一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造成极大威胁。它不仅破坏资源的优化配置,导致社会财富的浪费,影响经济的发展,并且还损害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从而最终导致社会风气的恶化。影响腐败行为产生的因素涉及诸多层面。目前学术界已从各个方面来研究腐败,如:运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犯罪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来分析腐败。但腐败主体隐性的心理因素更有其内固性。因此,本文就从引起官员腐败行为的心理机制为视角,对腐败发生的主观心理进行初浅的探究。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对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腐败行为产生的主体内在机制,即腐败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创造需要,这些需要在不良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产生腐败动机,最终形成腐败行为。重点从外部环境及主体主观因素二个方面对腐败心理机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来提出防止腐败心理机制的措施。本文认为:只有切断腐败行为的发生链条中的其中一个或多个条件,即物质条件、心理条件、机会条件,就能制约腐败心理机制的产生。因此,我们要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来控制外部物质条件,加强领导干部的健康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需要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并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来制约腐败机会的产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官员形成一种“不敢腐败”、“不愿腐败”“不想腐败”和“不能腐败”的政治心理机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630.9
【目录】:

  • 内容提要3-4
  • Abstract4-6
  • 一 腐败行为与心理机制相关概念的阐释6-13
  • (一) 腐败行为的概述6-8
  • (二) 腐败行为的心理机制的提出8-13
  • 二 关于腐败行为心理机制的成因分析13-25
  • (一) 形成腐败行为心理机制的外部可能性诱因13-18
  • (二) 主体观念因素18-22
  • (三) 量变到质变――腐败心理演变三步曲:不自觉的腐败→有意识的腐败→突然的腐败22-25
  • 三 腐败心理机制的防范措施25-31
  • (一) 控制外部物质条件25-28
  • (二) 把领导干部的健康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28-29
  • (三) 制约腐败行为产生的机会29-31
  • 主要参考文献31-33
  • 后记33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鹍;公务员腐败行为的生成机制分析与防范[D];新疆大学;2008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桂芬;腐败行为与“相对剥夺感”——官员腐败的社会心理机制透视[J];中国行政管理;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陶清;;自然观:庄子与怀特海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9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杜晓青;;论马克思实践的“时间思想”[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6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佟轶材;共青团工作思想方法的当代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道敏;国外预防职务犯罪立法扫描(五) 日本:制度塑造官员人格[J];中国监察;2002年17期

    2 董士昙;论犯罪被害人的被害性[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过勇,胡鞍钢;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02期

    4 丁越兰;治理腐败的根本途径——制度创新[J];理论导刊;2001年12期

    5 刘居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问题探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4期

    6 柳砚涛,刘宏渭;行政权力权利化研究[J];法学论坛;2005年03期

    7 李梦飞;;腐败产生的根源探析[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5期

    8 茅海燕;霍布斯的自然法与国际冲突理论述评[J];苏州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王娟,吴诣民;犯罪统计研究的历史轨迹与发展前景[J];统计与预测;2001年05期

    10 傅菊辉;论腐败产生的根源与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慧芳;官员权力腐败的人性根源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陈聪;腐败定义及其类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季正松;;论道德底线与法律、制度之间的“泛腐败”现象[J];党政论坛;2006年09期

    3 魏伯河;;不作为、乱作为也是腐败[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07年05期

    4 杨娟;;浅谈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5 朱晨;;浅析影响腐败的传统文化因素[J];法制与社会;2009年21期

    6 韩彩霞;;心理学视角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01期

    7 徐先奎;;试论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J];网络财富;2010年13期

    8 武二炳;;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导规律初探[J];阴山学刊;1991年04期

    9 雷水清;曾亚雄;吴贤辉;;以需要为核心 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自我教育模式[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2期

    10 焦树国;董兰兰;王闯;;网络游戏的社会动机成因分析[J];世纪桥;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效仪;;创新社会与社会心理机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朱明霞;张湖;范秀花;;法轮功痴迷者主导心理机制的探讨[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何灿华;;初中自然科学实验操作考查心理机制的初步研究[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4 郑金旺;;论表扬的心理机制与科学运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李秋霞;杨斌;戴永年;;二氧化硅在低价氟化法炼铝过程中的行为(英文)[A];真空技术与表面工程——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杨颖;;对话教学心理机制分析及实际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孟波;;群体行为对群决策的影响及对策[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8 徐永利;李靖;;从人的需要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曹卫华;桂卫华;吴敏;施卫强;;一种基于行为的足球机器人双层决策模型[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李静;郭永玉;;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晓飞;[N];法制日报;2000年

    2 晓林;[N];检察日报;2000年

    3 记者 郭立 王大霖;[N];人民日报;2000年

    4 姬忠彪;[N];人民法院报;2001年

    5 严羽;[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6 潘多拉;[N];工人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陈祥玉;[N];检察日报;2000年

    8 傅正明;[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9 胡延平;[N];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

    10 郁艳清;[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衍;政府参与的理论探索[D];吉林大学;2005年

    2 柳砚涛;行政给付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陈竹华;证券法域外管辖权的合理限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武红;艺术家的形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树业;顾客满意理论与管理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甫永民;村干部职务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庄学敏;投资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刘建清;犯罪动机与人格[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詹新寰;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10 赵玉芳;持续性社会事件认知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煜民;官员腐败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其防范[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2 徐瑞萍;杭州市杨公堤景区环境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刘冰;中学生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檀琴;需要的全面性及其价值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永青;输配电价形成过程中政府的行为及其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周小壮;环境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行为和生理活动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5年

    7 赵琦婷;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8 盛登;数学作文价值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阙宇峻;面向系统芯片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平台VXP(Virtual Executable Platform)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江雄;身体锻炼对中学生身体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官员腐败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其防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0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40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a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