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阈下抑郁个体主动遗忘能力的认知神经机制探索

发布时间:2017-04-13 04:25

  本文关键词:阈下抑郁个体主动遗忘能力的认知神经机制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阈下抑郁(sub-threshold depression)是指个体表现出部分临床相关的抑郁症状,但还没有完全达到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的诊断标准时的状态。几乎所有发展为MDD的个体都会经历阈下抑郁阶段,但不是所有的阈下抑郁个体都会最终发展为MDD。阈下抑郁是MDD前驱症状之一,研究阈下抑郁对于理解抑郁症发展过程、预测MDD以及早期的诊断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抑郁个体存在认知偏向,这类偏向主要集中在注意、理解、记忆、认知控制等方面,使得抑郁个体更容易对负性的信息进行加工。对负性信息的认知偏向是情绪调节功能的受损的主要表现之一,这和抑郁的发展有很大的关联。认知抑制在情绪调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诸多研究表明,抑郁个体对负性信息的抑制能力受损,这种功能上的缺陷可能同记忆和注意系统受损有关联,导致个体对那些与目标无关的负性信息的加工时间延长,从而导致其很难从负性的心境中恢复而持续保持一种消极情绪状态。主动遗忘是指通过主动的过程来促进遗忘发生,这个过程可以发生在记忆编码(encoding)阶段,也可以发生在记忆提取(retrieval)阶段。对记忆编码阶段的主动遗忘多采用定向遗忘范式(Directed Forgetting)对记忆提取阶段的主动遗忘多采用Think/No-Think范式记忆提取过程的抑制产生的遗忘称为压抑遗忘,研究中常采用Think/No-Think (TNT)范式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诸多研究已经证明个体是可以通过记忆抑制来阻止对目标信息的提取的,不管是词语、面孔还是情景,甚至是抽象的图形。日常生活中,当个体感受到负性信息的不良影响时,负性记忆已经存储在记忆系统,这时,抑制负性信息进入意识对维持心理的健康状态就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情绪调节的过程中,主动遗忘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总结了前人对压抑遗忘的研究结果,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有研究探讨阈下抑郁个体在压抑遗忘上的认知神经机制,而且先前已有的较少研究关于抑郁病人的行为研究也因为在实验范式上的不同选择而未得到一致的结论。本研究试图从探讨阈下抑郁群体对记忆的认知控制能力。阂下抑郁个体可能在注意和抑制控制能力方面有所减弱,我们推测阂下抑郁人群在执行压抑遗忘相关的任务时会表现出困难,且与之相关的脑机制可能同正常个体存在差异。为验证这些假设,我们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1通过考察阈下抑郁组任务态的认知神经机制。通过贝克抑郁量表(BDI-Ⅱ)和流调用抑郁问卷(CESD)筛选出阈下抑郁组(BDI-Ⅱ:10-19; CES-D:15-21)和正常控制组(BDI-Ⅱ:0-9; CES-D:0-14)被试。采用中性名词作为线索词,中性和负性形容词作为目标词,所有词语均为汉字双字词。被试在学习阶段通过直接学习和反馈学习来记忆这些词对,达到要求的正确率(50%)后进入抑制阶段;在抑制阶段,被试需要在线索词为绿色的时候去尽快回忆对应的目标词(Think),当线索词为红色时,则要抑制对应的目标词使之不出现在头脑中(No Think);测试阶段中,按随机顺序呈现先前学习过的所有线索词,被试需要报告对应的目标词。实验结果发现,在中性词语条件下,两组被试均表现出显著的压抑遗忘效应;在负性词语下,控制组存在显著的压抑遗忘效应而阈下抑郁组没有发现该效应。此外,两组被试在两种情绪效价下的压抑遗忘效应未发现显著的差异。任务态下的脑区结果发现,阈下抑郁组在两种情绪效价的词语下NT试次中都有前额叶控制脑区的激活和双侧海马的失活(负激活),这表明在两组被试上都有前额叶对海马的调节作用存在;同时,我们还发现,不论是中性词语还是负性词语条件,阈下抑郁组在前额叶脑区的激活都高于控制组,考虑到先前的行为中两组的压抑遗忘效应并无显著差异,因此我们推测阂下抑郁组在执行压抑遗忘的过程中付出了更多的认知努力。PPI分析的结果发现阈下抑郁被试身上抑制控制系统和海马的在压抑过程中的交互作用降低,这可能是调节作用减弱的一种表现。实验2则从静息态角度出发,考察阈下抑郁个体记忆抑制能力和低频振幅(fALFF)和局部一致性(ReHo)的关系。结果发现,负性词语条件下的压抑遗忘分数同低频振幅相关的脑区有双侧颞下回、右侧额中回、楔前叶、双侧顶下回等脑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左侧颞中回存在正相关关系;局部一致性指标上的结果表明,阈下抑郁组在负性条件下的控制分数与双侧海马、左侧丘脑等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中性条件下的控制分数与左侧额下回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考察抑郁对低频振幅和压抑遗忘分数交互作用的脑区有右侧额上回、左侧颞下回、双侧侧额中回、楔前叶、双侧顶下回。中性条件下只发现在右侧颞中回上存在交互作用;在局部一致性下,两组被试在左侧额下回、右侧海马以及左侧丘脑中发现显著的交互作用,在中性条件下存在交互作用的脑区为右侧颞中回。结果脑区主要涉及静息态下右侧额顶控制网络,左侧额顶言语加工网络,默认网络以及背侧注意网络,这和实验1中任务态的结果是相互印证的。综合本研究结果,我们发现:1.阈下抑郁组被试在负性词语条件下主动遗忘效应的缺失;2.在任务态激活中,相对于中性词语条件,负性条件下的控制网络脑区激活更强于控制组;3.在静息态条件下,发现了右侧额中回在两组被试上存在交互作用,而该脑区的激活值和主动遗忘能力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只在阈下抑郁组身上发现。因此,我们推断阈下抑郁个体负性词语的提取抑制则可能受到轻微的影响,即情绪加工过程受到一定损害。
【关键词】:阈下抑郁 记忆控制 压抑遗忘 Think/No-Think fMRI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1. 文献综述9-15
  • 1.1 主动遗忘9-10
  • 1.2 阈下抑郁10-11
  • 1.3 抑郁和主动遗忘的关系11-15
  • 2. 问题提出及研究框架15-17
  • 2.1 问题提出15-16
  • 2.2 研究框架16-17
  • 3. 实验1任务态研究17-32
  • 3.1 实验目的17
  • 3.2 实验方法17-20
  • 3.3 实验结果20-28
  • 3.4 结果讨论28-32
  • 4. 实验2静息态研究32-37
  • 4.1 实验目的32
  • 4.2 实验方法32-33
  • 4.3 实验结果33-35
  • 4.4 结果讨论35-37
  • 5. 总结及展望37-39
  • 5.1 研究总结37
  • 5.2 不足之处37-38
  • 5.3 未来展望38-39
  • 参考文献39-47
  • 致谢47-49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三届全国语言认知神经与二语习得高层论坛第一号会议通知[J];外语研究;2012年06期

2 ;第三届全国语言认知神经与二语习得高层论坛第一号会议通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3 ;第三届全国语言认知神经与二语习得高层论坛会讯[J];外国语文;2012年06期

4 ;第三届全国语言认知神经与二语习得高层论坛第一号会议通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5 ;第三届全国语言认知神经与二语习得高层论坛第一号会议通知[J];外语研究;2013年01期

6 ;第三届全国语言认知神经与二语习得高层论坛会讯[J];英语研究;2013年01期

7 ;第三届全国语言认知神经与二语习得高层论坛第二号会议通知[J];外语教学;2013年03期

8 ;第三届全国语言认知神经与二语习得高层论坛第二号会议通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9 ;第三届全国语言认知神经与二语习得高层论坛在二外隆重开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10 ;第三届全国语言认知神经与二语习得高层论坛圆满闭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润雨;董光恒;;处世礼仪还是欺骗?中国人对“掩饰”理解的认知神经特征[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杜醒;董奇;;音乐与语言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范宁;彭聃龄;;汉字的情绪信息对阅读中语音加工的认知神经调节机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王刚;韩世辉;;对自我与亲密他人认知神经加工的性别差异[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益文;刘岩;姚志鹏;白云;陆祖宏;;心智认知神经机制的分析[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余快;徐展;;主动说谎与被动说谎在不同阶段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陈骐;;三维空间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康春燕;葛幼姿;郭桃梅;彭聃龄;;情绪词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多义性与情绪价的分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胡耿丹;金志成;;干扰子的激活、抑制及其加工时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严万森;李勇辉;隋南;;药物成瘾和行为成瘾人群认知神经特征比较研究[A];心理疾患的早期识别与干预——第三届心理健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伟健 吕林 孙炳海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认知神经研究范式下展望教师共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王礼军;从现象学视角解读“入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编译/杨孝文;昔日记忆如何重现[N];北京科技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钰;情绪影响决策过程与结果评价的认知神经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常欣;中国大学生英语句子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鹏;社会责任感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何飞;基于Kahneman前景理论的风险规避与风险寻求决策的脑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5 丁晓攀;欺骗行为的发展及其社会认知神经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虹升;阈下抑郁个体主动遗忘能力的认知神经机制探索[D];西南大学;2015年

2 刘雷;状态性与特质性延迟折扣的认知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2年

3 洪慧;人际互动的认知神经机制: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飞;负性反馈对决策信心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2年

5 贾世伟;人脑对反馈刺激加工的认知神经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徐艳娇;意图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梁静;理解自己和朋友信念的认知神经机制:行为和ERP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8 康冠兰;奖赏预期影响面孔情绪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9 高艳霞;儿童抑制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晨;金钱启动对自尊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来自ERP的证据[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阈下抑郁个体主动遗忘能力的认知神经机制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2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6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