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接近声音知觉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12:07

  本文关键词:接近声音知觉敏感性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丛林环境中,物体运动传达的听觉信号对生物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信息,接近声音预示潜在的危险或可以追赶的猎物,远离声音预示成功逃脱或失败的追逐。因为漏报接近声音可能带来的致命威胁,对接近声音的知觉敏感性决定了生物能否存活。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对接近声音的知觉。研究证实相比于远离声音,在相同的条件下,接近声音的响度被知觉地更大,距离被知觉地更近。但有另一些研究采用不同的范式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果。面对这些争议,本研究期望通过两个行为学实验验证对接近声音知觉的敏感性是否真实存在,进而通过两个研究验证用错误管理理论解释接近声音敏感性的合理性。实验一的目的是考察视觉信号对接近声音知觉的影响。实验采用3(声音接近,声音远离,声音静止)x3(图像接近,图像远离,图像静止)的被试内设计,被试需要检测声音是否运动并作出反应。结果发现:一、被试对接近声音的知觉感受性显著高于远离声音;二、视觉信号对声音的知觉有一定的影响,但在视觉信号的不同水平上,被试始终对接近声音的知觉更为敏感。该实验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了视觉通道信号对听觉通道知觉的影响,证实了在视觉通道影响下,接近声音依然表现出稳固的敏感性。实验二是针对之前研究的争议处提出的,有研究证实,音量高低对声音知觉有较大影响,且开始音量和结束音量的高低对知觉也有不同的影响。因此为了排除音量带来的干扰,实验二中采用2(音量高低)×2(接近远离)的不同声音,和静止声音混杂在一起让被试对其进行运动检测。结果发现:一、被试对接近声音的感受性显著高于远离声音;二、被试对高音量声音的感受性显著高于低音量声音;三、通过对比结束音量一致的接近和远离声音,得出被试对低音量的接近声音的感受性高于高音量的远离声音,不仅证实了接近声音知觉的敏感性且证实了近因效应不是出现该敏感性的原因。本研究最大的创新点在于比较了多种条件的运动声音,较好的回答了前人研究中由音量大小带来的争议。为什么人们会对接近声音的知觉会有这样的敏感性,研究者认为可以用错误管理理论来解释。该理论强调人们会倾向犯代价较小的错误,因为接近声音可能具有的高危险性导致其倾向被过度知觉。因此我们推测接近声音对被试来说可能是一种威胁信号。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我们设计了3(愤怒、害怕、愉快表情)×2(声音接近和远离)的被试内实验,让被试判断表情是积极地还是消极的。结果发现对于愤怒表情,当启动刺激为接近声音被试的知觉速度显著快于远离声音,而对于愉快表情和害怕表情,不同的声音启动条件之间的知觉速度没有显著差异。证实愤怒表情与接近声音在效价上是一致的,都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圆满的证实了我们的推测。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研究之前尚没有研究者使用实验研究的手段,验证使用错误管理理论来解释接近声音知觉敏感现象的合理性。
【关键词】:接近声音 远离声音 知觉敏感性 情绪启动 错误管理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引言12-13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3-22
  • 1.1 接近声音的相关研究13-19
  • 1.1.1 接近声音的多通道研究14
  • 1.1.2 接近声音研究的一些争议14-18
  • 1.1.3 总结18-19
  • 1.2 错误管理理论19-20
  • 1.3 情绪启动效应20-22
  • 第二章 研究思路22-24
  • 2.1 问题提出22
  • 2.2 研究方法22-23
  • 2.3 研究假设23-24
  • 第三章 实验研究24-45
  • 3.1 实验一24-30
  • 3.1.1 被试24
  • 3.1.2 实验材料24-25
  • 3.1.3 实验设计25
  • 3.1.4 实验流程25
  • 3.1.5 实验结果25-29
  • 3.1.6 讨论29-30
  • 3.2 实验二30-35
  • 3.2.1 被试31
  • 3.2.2 实验材料31
  • 3.2.3 实验设计31
  • 3.2.4 实验流程31-32
  • 3.2.5 实验结果32-35
  • 3.2.6 讨论35
  • 3.3 实验三35-40
  • 3.3.1 被试36
  • 3.3.2 实验材料36-37
  • 3.3.3 实验设计37
  • 3.3.4 实验流程37-38
  • 3.3.5 实验结果38-39
  • 3.3.6 讨论39-40
  • 3.4 实验四40-45
  • 3.4.1 被试40-41
  • 3.4.2 实验材料41
  • 3.4.3 实验设计41-42
  • 3.4.4 实验流程42
  • 3.4.5 实验结果42-44
  • 3.4.6 讨论44-45
  • 第四章 总讨论45-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鸿伟,宋合义,董奇,王晓平,程元善;4—8岁儿童对部分—整体图形知觉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82年02期

2 吴兹篇;模糊知觉及其定量测量[J];曲靖师专学报;1984年02期

3 M·斯梯尔史;何广扬;;从行为管理学的角度看知觉过程[J];心理学动态;1986年01期

4 庞云阶;;脑的场象研究(Ⅲ)——知觉过程[J];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02期

5 金开诚 ,张化本;艺术知觉的特征和艺术家的知觉能力[J];求索;1988年01期

6 童庆炳;论审美知觉的基本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7 樊文娟;;管理工作中对人知觉的各种偏差及纠偏的哲学思考[J];求实;1992年08期

8 许少康;;论消费者的知觉选择[J];心理学探新;1992年04期

9 李有根,赵西萍,邹慧萍;居民对旅游影响的知觉[J];心理学动态;1997年02期

10 耿海燕;关于无意识知觉的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杨;陈凤月;水仁德;;因果知觉社会线索效应的个体差异[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黄翔;周颖;唐宁;沈模卫;;注意对因果知觉的调节作用[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杨s

本文编号:308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8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3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