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发布时间:2016-08-14 07:01

  本文关键词:40例1型糖尿病儿童心理行为调查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首席医学网      2009年01月25日 15:39:33 Sunday  

 

  加入收藏夹   官方投稿信息

作者:周晓玲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校医室,吉林 吉林

【关键词】  青少年 糖尿病 健康教育

由于青少年很多方面有别于成年人,涉及的问题包括与性成熟有关的胰岛素敏感性变化、伴随生长发育变化而来的青少年时期的生理与心理问题、自我管理能力的欠缺、对低血糖的敏感性等原因,青少年患者尤其需要特殊的照护和教育,从而预防急性并发症及降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病青少年的生命质量。

    1  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问题

    1.1  身体健康问题  由于生长激素及性激素分泌的增多,导致青少年患者血糖也随之上升,致使血糖监控面临更大困难。同时,由于各种生理变化降低了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诱发青少年低血糖 。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高血压、血糖控制不良、血脂异常、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因此,对青少年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并长期有效的干预势在必行。

    1.2  心理健康问题  糖尿病本身及疾病所带来的各种应激源刺激使青少年患者长期处于负性情绪(焦虑、恐惧、抑郁、愤怒、自怜、敌意、过度依赖和失助感)状态。应激源主要来自生活方式的改变、血糖控制不稳定、病情反复、出现各种并发症、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歧视等。

    患者处于青春期,其自我意识矛盾。一方面,希望自身的独立能力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依赖医疗护理和家庭的照顾。一方面,渴望与伙伴交往,渴望得到理解;另一方面,不愿意表露自己的心情。以上诸多原因,导致青少年心理社会方面的不适应问题。

    1.3  行为健康问题  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提示,糖尿病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20%,主要的行为问题包括攻击、残忍、交往不良等[1];青少年患者还常伴不良摄食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零食摄入过多、饮食结构不合理、偏食导致营养成分摄入不足、进食时间不规律等[2]。

    行为问题可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进程,并可能导致他们到成人时期发生适应不良、违法犯罪和精神疾病;还会影响青少年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增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出现的危险。

    2  青少年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基础知识指导  告诉青少年患者什么是糖尿病以及糖尿病的症状、分型、并发症及诱发因素,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表现,以便能及时进行综合治疗。

    2.2  饮食指导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措施,所以,要做到热量计算合理、三大营养比例适当、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限制各种甜食,戒烟、酒,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

    2.3  运动指导  运动可以加速糖代谢、减少脂肪堆积、减轻胰岛素抵抗,还可以提高免疫力、促进心脏健康、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一般选择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跳舞等有氧运动。

    2.4  药物指导  包括口服药的种类、服药方法、不良反应,胰岛素的种类、特点、保存方法、不良反应及注射器的使用、保管,向青少年患者及家长讲解低血糖反应及低血糖急救方法。

    2.5  并发症的预防  糖尿病眼病和糖尿病足是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告知青少年患者糖尿病眼病早期往往没有症状,要定期检查眼睛。重视足部护理,每日检查双足一次,如有危险因素,尽早妥善处理。

    2.6  心理护理  实施有计划的健康教育, 对青少年患者多安慰、多鼓励、适时疏导,使患者确信糖尿病是可控制的, 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可防可治的[3],以消除青少年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2.7  自我管理  有效的自我管理是为了维持满意的生活质量,它包括3个方面的任务:疾病的治疗管理,如改变饮食、适量运动、用药、自我监测(如血糖、尿糖)等;建立和保持在工作、家庭和朋友中的新角色;处理和应对疾病所带来的各种情绪等。

    3  青少年糖尿病健康教育实施方法

    在医院,依托临床医生进行健康教育有巨大的潜力。临床医生有其独特的诸多优势,他们具备的知识和切身经验使他们更能体会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患者对其的劝告及建议有较大的依从性;可通过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变化,并及时提出建议;有机会更直接接触更多的个体等。以社区、学校为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治疗是一项长期并要随病程进展而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患者住院治疗是暂时的,当病情稳定以后回归家庭和社会。健康教育从医院走向社会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学校和社区工作主要针对从一般人群到高危人群和糖尿病人群,健康教育的内容范围更广泛、更细致。

    总之,随着医学模式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青少年,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工作,对提高青少年患者的疾病认识水平、改善青少年患者的不良行为和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沈美萍,周文艳,周笑君,等.40例1型糖尿病儿童心理行为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6,41(9): 810-812.

[2] 欧婉杏,查彩慧.糖尿病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J].广东医学,2007,28(1):48-50.

[3] 张瑞芹,汪晓宁,李文景,等.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303-304.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本文关键词:40例1型糖尿病儿童心理行为调查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3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93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a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