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川蜀的丝织成就

发布时间:2024-06-14 05:41
  宋代川蜀丝织发达,是与黄河下游、江南并立的三大产区之一。关于成都锦院的年产量,元丰七年(1084年)是在院造作的高峰,《锦官楼记》中所描述的正是这一年的情况。茶马司锦院产品有明确的指向性,图案迎合西南民族地区喜好,流行范围或有局限。川蜀地区整体织造能力强,产品以锦绮类的高档丝绸为主,涵盖罗、绫、锦、织成、刺绣多个品类,灯笼锦、戏龙罗、官告度牒绫、织成佛像、绣旗等是两宋时期的代表性产品。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1宋哲宗坐像及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1宋哲宗坐像及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用量更大的是官告、度牒绫,绍兴五年(1135),仅潼川路一地就要承担10万匹的织造任务(13)。宋代官告制度,创于乾德四年(966),以后经咸平、景德、皇祐年间多次修订,于徽宗大观初年形成定式,并为南宋延续[1]3842-3843。文武官绫纸按品秩共分色背销金花绫纸、白背五色绫纸....


图2北宋元祐元年制帖穿枝大理花纹绫(宋,故宫博物院藏)

图2北宋元祐元年制帖穿枝大理花纹绫(宋,故宫博物院藏)

图1宋哲宗坐像及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4黄地团窠四鸟衔花纹锦袍(辽,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图4黄地团窠四鸟衔花纹锦袍(辽,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图4黄地团窠四鸟衔花纹锦袍(辽,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图2北宋元祐元年制帖穿枝大理花纹绫(宋,故宫博物院藏)图3蓝地葫芦灯笼锦(明,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5缂丝米芾书绝句[(传)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5缂丝米芾书绝句[(传)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依《宋会要辑稿》,北宋的锦约有一半在汴京织造,其余则来自河北西路、京东东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南宋年供的1700匹锦则完全由成都府路提供。将锦纳入土贡的,更是只有成都府一地,成都当仁不让地成为两宋时期的织锦重镇。蜀锦自东汉以来一直享誉天下,五代十国时,虽然战乱纷呈,割据此地的前、....



本文编号:3994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994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4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