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税制前新中国财政制度之自然演进与理性构建——基于法社会学视角(下)

发布时间:2024-06-24 19:30
  财政制度不仅在税收层面承担着为国家获取收入的职责,体现了国家与人民的关系,还在支出层面体现着国家的分配关系,展现了国家各层级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程度。一个国家财政制度的构建,并非仅依据理论或是借鉴他国经验即可完成,它需要一种实事求是的(客观真实的)、历史的(连续的)、法社会学的(科学法治的)视角的切入。关于自然演进与理性建构的制度变迁理论,是观察国家、社会发展演进的最佳视角。自新中国成立初期财政清理整顿工作完成、农工商建立公有制主体地位后,国家发展陷入了一条既有路径,以行政性分权为主导的财政制度亦由此影响了此后的发展,直到1978年,产权思想的变动和市场概念的重构才通过试点制的落实,并伴随市场而生发的"法治"彻底改变了以往动荡的行政性调控,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

【文章页数】:17 页

【部分图文】:

图2路径耦合与路径陷阱的形成

图2路径耦合与路径陷阱的形成

对路径依赖这一制度变迁中显著特性的系统性讨论,最早见于1975年出版的大卫·保罗(A.DavidPaul)所著的《技术选择、创新和经济增长》一书,他以QWERTY键盘为例,从技术选择及演化路径出发,认为一种技术由于偶然因素被选定时,随后的技术选择便被锁定在一定的开发路径上。其后....


图31978年前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图31978年前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具有中国传统的全能政府历来不注重市场,在1994年之前的数次放权中,都只停留在将“社会各方面的安排”不同程度地分配给不同层级的政府,即便下级政府拥有了一定“战术”上的决定权,他们依然必须完成中央布置的任务。从1949年到1978年,这种控制是直接传导的,其原因既有建国初期重新组织....


图41978年后市场经济时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图41978年后市场经济时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图31978年前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图4来描述我国市场经济时期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各级政府并未脱离市场,并且仍没有摆脱中央政府的指令控制,但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决定”一种物品需求的消费者和“决定”一种物品供给的生产者,这两者在市场中扮演了新的重要角色,即为社会....



本文编号:3995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995664.html

上一篇:抗战时期平息鲁西南红枪会暴乱始末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d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