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民教冲突与蒙地放垦

发布时间:2024-06-23 12:48
  学者们对清末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民教冲突的研究视角大都从事件的处理及影响进行探讨,却忽视了民教冲突与蒙地放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民教冲突事件的分析,认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民教冲突以1900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1900年以前,教会利用各种手段获得土地,且以土地为诱饵吸引民众入教而成为教民,教民在教会的支持下成为民教冲突事件的获胜者——以私垦土地升科宣告结束。1900年以后,则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解决赔教问题,各蒙古旗自愿将土地抵给教堂或垦务局。这些抵给教堂或垦务局的土地亦被用于开垦。因此,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民教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地区土地开发的进程。在清廷放垦蒙地之时,该地区已经无地可放。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民教冲突导致土地私垦由非法到合法化的转变
    (一)教会帮助教民争地
    (二)教会与教民争地
    (三)教会租买土地
二、赔教阶段
    (一)达拉特旗民教冲突
    (二)四子王旗民教冲突
    (三)鄂托克旗、乌审旗、札萨克旗三旗民教冲突
    (四)准格尔旗民教冲突
    (五)三道河民教冲突
三、民教冲突与蒙垦关系
    (一)1900年前的民教冲突与蒙垦关系
    (二)1900年后的民教冲突与蒙垦
结语



本文编号:3995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995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3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