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五四运动时期杜亚泉调和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30 08:59
  五四运动时期是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近代转型的重要时期,在思想文化上,中国社会也在东西方文化的问题上产生了激烈的争辩,这不仅仅是对于建立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建立某种文化的讨论,实质上提出的也是社会、民族、国家变革的性质和方向问题,深刻影响着民族的命运和国家出路的选择。调和论则是在其中相当有影响力的一类文化主张,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则是《东方杂志》的主编杜亚泉,其与陈独秀关于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优劣的论战引起了思想界的广泛关注与参与,李大钊、梁启超、梁漱溟等也对于论战中的所涉及的问题做出了不少的论述,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五四运动时期激进派与调和派的论战,虽然最终以激进派的胜利而告结,但是双方在论战中均体现出其思想观点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学理意义,这场论战的深度与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洋务与守旧、维新与洋务、革命与立宪之争,加深了思想文化上的变革在社会变革中的地位与作用,推动了文化上的启蒙运动。杜亚泉的调和思想在承认东西方文化有性质之异的基础之上,提出以中国的传统固有文化为基础,以稳健的步骤谋求东西方文化的调和与新旧思想的接续,同时期望中国文化能够在世界新文化的创造过程中作出重要的贡献;在对于西学的学习与...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2 调和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1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时期“西化”思想的探索
    2.2 辛亥革命中新旧观念的碰撞
    2.3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思想界的冲击
3 杜亚泉调和思想主要内容与辨析
    3.1 杜亚泉调和思想的基础
    3.2 杜亚泉调和思想的主要观点
    3.3 同时代调和思想观点的辨析
4 杜亚泉“调和论”与“激进派”的论战
    4.1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派”思想
    4.2 对杜亚泉论战中调和观点的总结与省思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西方科学转向东方文化——重估杜亚泉思想之转折[J]. 王鸿.  天津社会科学. 2017(04)
[2]杜亚泉:在“动静”与“新旧”之间[J]. 鲍文欣.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3]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下的杜亚泉[J]. 陈同.  史林. 2015(06)
[4]“中庸”思维与杜亚泉的“新文化运动”[J]. 赵黎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5]论文化的两重性及其时代意蕴[J]. 张艳国.  江汉论坛. 2011(10)
[6]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知识界的思考——以《东方杂志》为中心的考察[J]. 郑大华,郭辉.  浙江学刊. 2011(04)
[7]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J]. 张爱武.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8]中西文化冲突下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J]. 谢晓红.  社会科学家. 2007(S2)
[9]刍议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和普世性[J]. 平飞.  理论与现代化. 2007(05)
[10]浅析五四前期东西文化的论战——《东方杂志》为中心考察[J]. 李承亮.  天府新论. 2007(S1)

博士论文
[1]从“理”到“理性”—杜亚泉与新文化运动领袖论争背后的转型思想[D]. 殷亚迪.浙江大学 2017
[2]“东方文化派”思想研究[D]. 袁立莉.黑龙江大学 2010
[3]五四前后文化调和论研究[D]. 王代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9

硕士论文
[1]杜亚泉政治调和思想研究[D]. 张岂畅.云南大学 2015
[2]“五四”时期杜亚泉与陈独秀东西文化论战研究[D]. 张琴.江西师范大学 2014
[3]五四前后东西文化论战研究[D]. 呼宝力高.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4]论杜亚泉的“调和”思想及其现实启迪意义[D]. 杨松林.中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08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008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7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