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张澜民主政治思想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4 01:44
  张澜,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之一,多党合作制度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其一生饱经忧患,历经新旧交替的五个不同历史时期,民主政治思想亦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研究张澜民主政治思想发展历程,可以从中窥见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读懂什么是中国知识分子、民主党派薪火相传的精神,从而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进中国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张澜的民主政治思想是以爱国、民主为核心,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演进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清朝末年受维新思潮影响,形成的以政治改良为主的君主立宪思想;辛亥革命后逐渐形成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思想;以及民盟被迫解散后转向新民主主义立场的民主政治思想。纵观不同时期张澜的民主政治思想,都带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本文首先从时代背景及其个人经历出发,探索张澜不同历史时期民主政治思想形成和转变的原因。其次,在分析整理张澜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重点梳理和研究张澜每个阶段形成的民主政治思想内容。文章的第二章到第四章作为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阐述了张澜民主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其内容。早期君主立宪思想中,主张以改良方式建立日本式的君主立宪政体;辛亥革命后逐渐形...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框架及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1.5.1 研究的重难点
        1.5.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早期以政治改良为主的君主立宪思想
    2.1 早期君主立宪思想的形成背景
        2.1.1 晚清时期社会环境的影响
        2.1.2 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
    2.2 早期君主立宪思想的主要内容
        2.2.1 力行教育改革,倡导西学新学
        2.2.2 力争“破约保路”,捍卫国家主权
        2.2.3 以政治改良方式,实现君主立宪
    2.3 对张澜早期君主立宪思想的评析
        2.3.1 早期君主立宪思想的进步性
        2.3.2 早期君主立宪思想的局限性
第3章 以民主宪政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3.1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思想的形成背景
        3.1.1 民国时期社会环境的影响
        3.1.2 个人政治实践的影响
    3.2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2.1 教育为民主政治奠定思想基础
        3.2.2 经济发展为推动民主政治提供物质保障
        3.2.3 以民主宪政为核心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3.3 对张澜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思想的评析
        3.3.1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思想的进步性
        3.3.2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思想的局限性
第4章 转向新民主主义立场的政治思想
    4.1 新民主主义政治思想的形成背景
        4.1.1 抗战胜利后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
        4.1.2 中间党派的革命性和软弱性特点
        4.1.3 张澜对民主政治的不懈探索
    4.2 新民主主义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4.2.1 领导民盟再出发,公开支持共产党
        4.2.2 响应“五一”口号,拥护共同纲领
        4.2.3 自觉接受领导,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4.2.4 宪法乃国家根本大法,需共同推动实施
    4.3 对张澜新民主主义政治思想的评析
第5章 张澜民主政治思想发展的历史意义及启示
    5.1 张澜民主政治思想发展的历史意义
        5.1.1 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5.1.2 展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对国家出路的积极探索
        5.1.3 昭示了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
    5.2 张澜民主政治思想发展的现实启示
        5.2.1 党外知识分子:厚植家国情怀,担当时代使命
        5.2.2 民主党派:继承优良传统,加强自身建设
        5.2.3 执政党:凝心聚力,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117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117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b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