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后媒介时代的公共领域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5 15:17
  本文主要探讨新的信息方式影响下的公共领域问题。 作为信息科技,媒介相对的具有社会连结和扩延的功能,也就是涉及到人类社会行动与社会认同。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信息方式的形态日益变化。互联网的快速扩张,不但直接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逐渐影响人们行动,特别是人类社群生活和公共领域两个方面。这个核心的思考点,在于互联网通过传输信息革命性的突破,直接介入了人类的沟通行为,由此,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某个程度上是被中介。但这个中介的意义不同于以往媒体所支配下的沟通行为。互联网连结人们超时空的沟通网络,使得个人从一个单一的立足点,能扩展到其存在的世界之网。这个过程带动了人们“视野”的提升,并延展了人对社会世界意义的掌握。因此,相对而言,互联网所构成的社会网络空间,提供一个全新的人类互动的场域,这个场域的部分空间形成了全新的公共领域。 本文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出发,从媒介形态的角度切入,对信息方式不同阶段形态对公共领域的影响作以梳理,着重分析了以网络为代表的后媒介时代的公共领域形态和其所呈现的特点,进而指出新的信息方式对于公共领域在当前社会语境下的影响。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

【文章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文章目录】:
一、绪论
二、概念界定
    2.1 公共领域的历史考察
        2.1.1 公共领域概念源起
        2.1.2 研究现状
        2.1.3 本文观点
    2.2 信息方式的概念
        2.2.1 信息方式的引入
        2.2.2 本文讨论的基点
三、信息方式对公共领域的重塑
    3.1 前媒介时代的公共领域
    3.2 印刷媒介时代的公共领域
    3.3 电子媒介时代的公共领域
    3.4 后媒介时代的公共领域
        3.4.1 网络媒介的崛起
        3.4.2 网络媒介的特点
四、后媒介时代的公共领域剖析
    4.1 虚拟的网络空间
    4.2 文本的转换
        4.2.1 从文本到超文本
        4.2.2 超文本的特性
    4.3 理性的回归
        4.3.1 沟通有效性
        4.3.2 网络理性沟通的可能性
    4.4 自由的彰显与生活政治——从政治公共领域转向生活公共领域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本文编号:3478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478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4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