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07:30

  本文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养生,即保养生命,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已开始了带有目的性的养生活动,这在历史上是有迹可寻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诸子并兴、百家争鸣,各家从自身角度发表不同的养生观点,为养生文化的兴盛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经过秦汉的积聚和沉淀,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养生文化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文化背景是紧密相关的。这一时期的养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养生流派众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并在相互交流中融合吸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养生文化遗产。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生活领域的养生活动,由于参与对象的多元性和其稳定的历史继承性,其养生文化内涵也非常值得重视。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决定了其必然是好坏兼有、精芜并存的,需要我们以辩证的方法来分析。 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对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考察了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的源流。通过追溯先秦、秦汉时期的养生文化,厘清了魏晋以前养生文化的发展脉络,认为先秦、秦汉时期养生家的养生思想和养生实践为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于对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的形成有直接影响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分别进行了考察,总结出魏晋南北朝特殊的社会状况是形成其多元化养生文化的特殊历史背景所在。 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了魏晋南北朝主要的养生流派。对儒家、道教、佛教、玄学和中医等五个养生流派的养生思想、养生主张、养生方法和养生代表人物及其著作进行了分别论述,比较清晰地归纳了各家养生文化的要领和特色,即儒家养生注重“德养”,道教养生注重“形养”,佛教养生注重“心养”,玄学养生注重“神养”,中医养生注重“药养”的特点。与此同时,这一章也是本文的主要章节。 第三部分着重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生活领域的养生文化状况,涉及到衣食住行、文学艺术、娱乐活动、岁时节令等方面的养生内容,这其中包含的养 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它由各社会阶层尤其是中下层民众的养生文化活动凝聚而成,是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中内容最庞博繁杂的组成部分,,也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与此同时,这一章也是本文的重要章节。 第四部分总结了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的时代特征与意义。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养生内涵的多元性、养生方法的创新性、玄学养生的风尚性和道教养生的主导性等方面,这也是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引人注目的原因所在。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在历史上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并对隋唐及后世都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也存在不合理之处,本文同样对其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判断,做到了科学合理、辩证看待。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养生文化 道教养生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35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绪论12-21
  • (一) 选题理由及意义12-15
  • (二) 研究现状及趋势15-19
  • (三) 学术要点19-21
  • 一、 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源流21-27
  • (一) 魏晋南北朝之前的养生文化21-24
  • 1. 先秦时期的养生文化21-23
  • 2. 两汉时期的养生文化23-24
  • (二) 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24-27
  • 1. 天灾人祸连绵不断24-25
  • 2. 门阀士族主导社会25
  • 3. 区域经济恢复发展25-26
  • 4. 民族融合程度加深26
  • 5. 文化成就丰富多元26-27
  • 二、 魏晋南北朝的养生流派27-45
  • (一) 儒家养生27-30
  • 1. 儒家养生思想27-28
  • 2. 儒家养生方法28-29
  • 3. 儒家养生代表人物29-30
  • (二) 道教养生30-35
  • 1. 道教养生思想30-31
  • 2. 道教养生方法31-34
  • 3. 道教养生代表人物34-35
  • (三) 佛教养生35-38
  • 1. 佛教养生思想35
  • 2. 佛教养生方法35-37
  • 3. 佛教养生代表人物37-38
  • (四) 玄学养生38-40
  • 1. 玄学养生思想38-39
  • 2. 玄学养生方法39
  • 3. 玄学养生代表人物39-40
  • (五) 中医养生40-45
  • 1. 中医养生思想41-42
  • 2. 中医养生方法42-43
  • 3. 中医养生代表人物43-45
  • 三、 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与养生45-65
  • (一) 衣食住行与养生45-49
  • 1. 衣与养生45-46
  • 2. 食与养生46-48
  • 3. 住与养生48
  • 4. 行与养生48-49
  • (二) 文学艺术与养生49-55
  • 1. 文学与养生49-52
  • 2. 艺术与养生52-55
  • (三) 娱乐活动与养生55-59
  • 1. 竞技活动与养生55-56
  • 2. 益智活动与养生56-57
  • 3. 自娱活动与养生57-59
  • (四) 岁时节令与养生59-65
  • 1. 元日与养生59-60
  • 2. 寒食节与养生60-61
  • 3. 三月三与养生61-62
  • 4. 端午节与养生62-63
  • 5. 重阳节与养生63-65
  • 四、 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的时代特征及意义65-73
  • (一) 时代特征65-69
  • 1. 养生内涵多元性65-67
  • 2. 养生方法创新性67-68
  • 3. 玄学养生风尚性68
  • 4. 道教养生主导性68-69
  • (二) 意义69-73
  • 1. 养生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69
  • 2. 对隋唐及后世养生文化的影响69-70
  • 3. 局限性70-73
  • 结语73-75
  • 参考文献75-86
  • 致谢86-8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编著作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杰;张正龙;房慧岭;唐巍;;魏晋南北朝时期养生思想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安徽医学;2009年12期

2 黄世钧,唐传勤;葛洪养生思想探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3 黄力生;论道教养生思想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黄霏莉;葛洪《抱朴子·内篇》养生学术思想探微[J];中国医药学报;1998年02期

5 李玲孺;王琦;刘铜华;;浅谈传统休闲养生的内涵[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3期

6 孙浩宇;;论嵇康养生思想及其玄学特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7 邹登顺;战国秦汉养生思想体系研究[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史孝进;道教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简述[J];中国道教;2003年01期

9 吉宏忠;道教养生思想的基本结构[J];中国道教;2003年01期

10 郝爽;;道教行气养生术及其现代价值综论[J];中国道教;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莉;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柏青;魏晋南北朝养生学术思想研究及其养生术应用辑要[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黄菊馨;道教养生思想与方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价值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魏胜敏;中国传统导引养生术的方法论特征及其当代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87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b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