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北魏前期叛乱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09:28

  本文关键词:北魏前期叛乱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界历来对于北魏叛乱史的研究,多集中在王朝的后期,尤当肃宗以降的六镇起事、关陇起事为甚。对于孝文帝迁洛以前(即本文界定之北魏前期)的北魏叛乱状况,则着力鲜少。偶有涉及之处,也多为叛乱研究中的个案,如太武帝时的盖吴起义、孝文帝时的支酉起义等。有鉴于此,笔者对北魏前期叛乱史料作了一次整体梳理,辑出这107年间(386-493)共计121次叛乱事件,并以上述史料为中心,系统考察了北魏前期叛乱的总体状况,同时从中发掘出了一条伴随叛乱动态逐步演进的北魏前期政治脉络。 本文研究一个较长阶段的叛乱史,而叛乱史当中透露的信息实质上是我们了解元魏建立以来相继出现何种政治矛盾的最直接映射。政治矛盾的动态发展必然引起统治集团在政策层面作出相应不断的调整与反馈,故此北魏前期百余年的叛乱史走向与其上层政治转型的脉络实为一个事物的两面,二者同条共贯、互为表里。拓跋鲜卑以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其初始面临的政治矛盾主要是封建皇权与部落遗风的矛盾、胡-汉矛盾、拓跋氏与治下非其“国人”的其他胡族的胡-胡矛盾。这三种矛盾与北魏前期的各种叛乱事件紧密相联、代有消长。针对这三种矛盾,北魏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政策变动。在道武帝时期,主要采用树立威信、诛杀旧臣的策略解决部内矛盾;用设置护军、军镇等地方军管机构,以暴力威慑的策略解决胡-胡矛盾与胡-汉矛盾。第一个策略实行有效却一度遭遇波折,经明元、太武帝时期不断地调整,终以部内关系的封建式转型而使这一矛盾获得解决。第二个策略执行后汉族叛乱在较长时段内步入低潮,胡族叛乱态势则稳中有升、未获有力的控制,但它一直被继承下来直到太武帝中期的盖吴起义。盖吴起义前后是北魏调整其胡-胡统治策略的分水岭。盖吴起义中诸胡群起响应,密集的镇戍机构形同虚设的现实暴露了粗放式军管治标不治本的漏洞。起义被镇压后,北魏以编户化为中心,开始着手撤销带有羁縻色彩的护军和军镇,整改以关中为主的胡区的行政机构,将大量胡族直接纳入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体制中。太武帝这一政策的改变在文成、献文二帝时期得到继承,至孝文帝时期基本告一段落。其表现是原胡族聚居区的护军、军镇有效地减少,而代之以地方政府直辖的郡县。相应的,胡族叛乱源在盖吴起义之后虽然仍占首位,但已在数十年间,由太武帝时的七成下降到文成、献文帝时的不足四成。到孝文帝即位至迁都洛阳前的二十二年中,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胡族叛乱持续减少,汉族叛乱的比重相对地又开始增多至百分之六十余,这一时期重新凸显出来的胡-汉矛盾就给孝文帝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北魏政府百年来封建化的积累,让孝文帝具备了实现更高政治理想的现实基础。他意识到简单粗暴的压迫与反压迫政治生态不可能在北魏境内永远持续下去,必须进一步加速乃至完成北魏的汉化进程,通过和汉族认同度的加深,才能求得在根本上减少由胡汉矛盾表现出来的官民对立。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孝文帝最终迁都洛阳,开启了北魏的另一个时期。
【关键词】:北魏前期 叛乱 转型 封建化 汉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39.21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2
  • 绪论12-22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2-14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14-19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19-22
  • 第一章 道武帝时期:部内、胡-汉、胡-胡三类矛盾的初现及对策的草创22-34
  • 第一节 文明转型中频发的部内叛乱与道武帝的部内政策23-28
  • 第二节 汉、胡叛乱及道武帝“威制”胡夏策略的形成28-34
  • (一) 汉族28-30
  • (二) 胡族30-34
  • 第二章 明元帝时期:部内政策的调整与胡、汉政策的延续34-45
  • 第一节 调整政策与新设制度:部内矛盾的显著缓解34-37
  • 第二节 威制政策的延续:未获解决的胡-汉、胡-胡矛盾37-45
  • (一) 汉族39-41
  • (二) 胡族41-45
  • 第三章 太武帝时期:胡、汉矛盾迎来转机45-69
  • 第一节 太武朝胡族统治政策的转向45-61
  • (一) 胡族叛乱达到顶峰45-57
  • (二) 以编户化为中心:胡-胡统治政策全面改革之始57-61
  • 第二节 加速的汉化运动:胡-汉统治政策的局部调整61-65
  • 第三节 皇权体制战胜鲜卑故习:部内关系转型的实现65-69
  • 第四章 文成、献文帝时期:承先启后69-76
  • 第一节 胡族政策改革的初步成功69-71
  • 第二节 稳中略升:汉族叛乱来源多样化71-74
  • 第三节 渐趋沉寂的部内叛乱(附论孝文帝时期)74-76
  • 第五章 孝文帝时期(471-493):汉族叛乱再度高发与拓跋鲜卑的统治困境76-93
  • 第一节 胡-胡矛盾降至底谷76-79
  • 第二节 胡-汉矛盾升至首位79-84
  • 第三节 拓跋鲜卑的困境——孝文帝破局之伏笔84-86
  • 第四节 得与失——北魏前、后期叛乱比较86-90
  • 第五节 结语90-93
  • 附表1:道武帝时期(386-409)叛乱表93-96
  • 附表2:明元帝时期(409-423)叛乱表96-98
  • 附表3:太武帝时期(423-452)叛乱表98-103
  • 附表4:文成、献文帝时期(452-471)叛乱表103-106
  • 附表5:孝文帝时期(471-493)叛乱表106-110
  • 附表6:孝明帝时期(515-528)叛乱表110-117
  • 参考文献117-124
  • 后记124-12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文柱;北魏明元、太武两朝的世子监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2 陈琳国;;休屠、屠各和刘渊族姓[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孔毅;北魏前期北方世族在政权中的地位再认识[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冯君实;北魏前期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J];东北师大学报;1983年03期

5 张达志;;北魏道武帝入主中原与胡汉融合的历程[J];东南文化;2008年04期

6 苏利嫦;试论北魏文成帝的文治政策[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钱松;;《魏书》校勘札记[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03期

8 王霄燕;;论北魏法律的特点[J];晋阳学刊;1991年03期

9 王仁磊;献文帝拓跋弘与北魏封建化[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罗新;北魏直勤考[J];历史研究;200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军;北魏宗室阶层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黄河;北魏监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白雪;魏晋北朝河西走廊的民族结构与社会变动[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北魏前期叛乱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87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f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