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马克·麦卡锡小说《路》的空间解读

发布时间:2016-10-30 19:28

  本文关键词: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中的环境伦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理工大学》 2012年

“地图和迷宫”—科马克·麦卡锡小说《路》的空间解读

钱婧  

【摘要】:2006年出版的《路》是科马克·麦卡锡的第十部小说,描述了一对父子凭借手中残破的地图,艰难行走于末世景象的美国土地上的情形。本文以詹姆逊后现代空间的论述为基础,结合“地图”“迷宫”和“路”三大概念,解读《路》这部作品,并试图揭示作者暗含在这趟艰险旅程中的对工业文明的思考。 第一章围绕地图这一概念,从文本地图和心理地图两个层面剖析工业社会在自然和人类心灵上留下的印记。小说文本中的由石油公司印制的公路地图,是对工业社会的一个影像记录,石油是工业机械运转的必须原料,是工业社会的能源基础;而公路正是工业文明对大自然的征服和利用的标志。父亲心中也残存着幅工业社会的地图,这是父亲对工业社会的记忆,帮助确定方位,寻求归属感。 第二章将迷宫与后现代空间相联系。《路》中构造的时空迷宫,实质是工业文明发展后形成的让人失去方向感、碎片化的后现代空间。詹姆逊认为后现代的空间优位会造成主体、历史感、解释深度的消解。父亲等人的死亡预示着独立的个体已经无法在后现代的迷宫中生存;灾难发生的年代不可考,父亲也失去了与自身历史的联系;同时世界已是一片荒野,这种碎片化的空间特征突出体现在文本空间的拼接手法中,人类缺乏对这种空间的解释能力。 第三章用父子同行之路,重构人类生存地图,探寻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向。借用詹姆逊的认知测绘的思想,表现个体对周围的重新认知并重建相互关系,将重心放在父子的传承及儿子对大自然和他人的接纳。父亲向儿子传承生存之道,给了儿子以继续生活的希望,又通过故事、对话及行为让儿子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无私的爱。而儿子本身就出身于末世之后,在这段路途中认识、接纳、并主动适应生活着的环境,培养了协作互助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一种与自然、他人和谐相处的新文明的雏形。 本文通过以上的论述,期望让读者意识到麦卡锡巧妙地通过地图和迷宫这两个空间概念,构造了一个消解主体、历史和解释的后现代迷宫。行走其中的父亲是工业社会的地图,不复记忆中繁荣的原貌,随父亲的离世宣告工业社会的衰亡儿子走过的是一张在慢慢清晰的新世界的地图,将随着他的生存而流传、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国清;;科马克·麦卡锡小说的生态意蕴——以《骏马》和《穿越》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江宁康;;当代小说的叙事美学与经典建构——论C.麦卡锡小说的审美特征及银幕再现[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2期

3 李碧芳;;从《边境三部曲》看科马克·麦卡锡的哲学生态观[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陈爱华;;科马克·麦卡锡国内外研究评析[J];山东外语教学;2011年01期

5 胡亚敏;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再探[J];国外文学;2002年04期

6 綦亮;;敢问路在何方?——科马克·麦卡锡新作《路》简评[J];外国文学动态;2009年02期

7 裴亚莉;;美国西部影像与文字——论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和电影的关系[J];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帅;《路》中的中世纪梦幻文学传统[D];西北大学;2009年

2 李乐;善的重塑——对《路》的人性主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裴钰;列维纳斯“他者的伦理学”视角下的《路》[D];兰州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琳;当代流行音乐中音乐因素边缘化初探[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2 王怀诗;胡文静;;网络文化的伦理特征[J];图书与情报;2007年03期

3 杨艳妮;;国内外詹姆逊文化批判理论研究述评[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4 张瑞玥;;浅探麦卡锡《路》的叙事艺术[J];长城;2012年10期

5 畅青霞;;物化的提升与主体的消解——解读诺纳德·苏可尼克之《威尼斯之恋》和《赚钱》[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6 詹书权;;国内科马克·麦卡锡研究现状解析——基于硕博毕业论文的统计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7 王怀诗;沙勇忠;;电子文化的伦理特征初探[J];情报科学;2007年05期

8 陈静;哀悼·湮没·埋葬——论《勿失良辰》的解构策略[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陈爱华;;科马克·麦卡锡国内外研究评析[J];山东外语教学;2011年01期

10 张倩倩;;解读《天下骏马》中西部牛仔的身份选择困境[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淳;话语实践与文化立场[D];四川大学;2006年

2 苏仲乐;文化批评的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许宏香;仿像[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万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项歆妮;穿越边界[D];南京大学;2013年

6 李小海;无序的世界和精神的救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温华;论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健然;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中的边疆意识形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于倩;书写信仰:玛丽莲·罗宾逊小说中的宗教元素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谢登攀;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中的环境伦理[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小妹;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中死亡恐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喜云;论詹姆逊对结构主义的阐述[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肖冠华;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中的存在意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袁美萍;论科马克·麦卡锡“边境三部曲”的文化记忆[D];暨南大学;2011年

5 王莉;绝望世界中人的真实存在[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熊楚;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胡水琴;末日危机中寻求真实[D];湘潭大学;2011年

8 王霞;科马克·麦卡锡《路》的生态美学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雪艳;科马克·麦卡锡《边疆三部曲》中的生态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希珍;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理论述评[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水琴;;路在何方?——科马克·麦卡锡的《路》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2 刘国清;;科马克·麦卡锡小说的生态意蕴——以《骏马》和《穿越》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江宁康;;当代小说的叙事美学与经典建构——论C.麦卡锡小说的审美特征及银幕再现[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2期

4 李碧芳;;从《边境三部曲》看科马克·麦卡锡的哲学生态观[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张竝;;拷问与毁灭——吉姆·克雷斯想象中的美国后启示录时代[J];书城;2007年06期

6 吴世琴;;《神曲》的梦幻性[J];社科纵横;2006年01期

7 杨靖;;科马克·麦卡锡及其“边境三部曲”[J];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01期

8 肖明翰;宫廷爱情诗传统与乔叟的《公爵夫人颂》[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6期

9 刘进;;乔叟的梦幻诗和欧洲中世纪梦幻文学传统[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6期

10 肖明翰;;寓意陷阱与《农夫皮尔斯》的不确定性[J];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根发 ,汪闻茗;陪同克林顿的中国第一女保镖[J];质量天地;2003年09期

2 韦长发;麦卡锡主义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王振平;;科马克·麦卡锡和他的《路》[J];世界文化;2008年11期

4 佚名;“麦卡锡”主义的牺牲品——罗莎乌拉[J];大众电影;1997年10期

5 杨向荣;;玛丽·麦卡锡访谈录[J];青年文学;2008年04期

6 杨靖;;科马克·麦卡锡及其“边境三部曲”[J];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01期

7 陈榕;;黑暗中的一线光——The Road[J];新东方英语(大学版);2011年09期

8 伊鸣;玩技术的麦卡锡[J];足球世界;2002年11期

9 陈静;球场外伤心事连连[J];足球世界;2002年23期

10 亦衡;人工智能大师麦卡锡[J];中国青年科技;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飞;;4Ps营销组合模型的改进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荆林波;;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流通企业[A];“2003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裴太昌;;企业经营思想嬗变[A];长治—晋城高速公路总结大会专辑[C];2004年

4 张旭;;不同语言能力幼儿错误信念理解与语言关系的纵向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邱桂平;张丽锦;;教育资源贫乏儿童分类能力的动态测验[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笑笑;[N];工人日报;2011年

2 王嘉;[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刘兆琼;[N];经济观察报;2006年

4 黄晴;[N];人民日报;2006年

5 刘莉莉;[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金莹;[N];文学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林晓曼;[N];民营经济报;2007年

8 王嘉;[N];中国质量报;2008年

9 莫莉;[N];金融时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阎志强;[N];中国体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建平;在“公平施政”的旗帜下——杜鲁门政府内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璇;尚未开垦的绿洲——玛丽·麦卡锡研究初探[D];集美大学;2010年

2 王雪艳;科马克·麦卡锡《边疆三部曲》中的生态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妍;论《穿越》中科马克·麦卡锡的生命意识[D];湘潭大学;2012年

4 朱琳;科马克·麦卡锡小说《路》的后现代特征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李颖娜;论《裸者与死者》的主题[D];黑龙江大学;2003年

6 何利娟;科马克·麦卡锡《路》的存在主义式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柴坤;对科马克·麦卡锡《穿越》的环境伦理解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房丽颖;麦卡锡《平原上的城市》生态批评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裴小蕾;历史·身份·话语[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10 钱婧;“地图和迷宫”—科马克·麦卡锡小说《路》的空间解读[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中的环境伦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9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59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0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