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诗学考论

发布时间:2022-05-02 23:24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在诗学领域的成就甚为突出。其诗学传布、接受和研究的历史可分为四个时期:1692年至1911年,为其诗学著述的保存、刊印和渐次传布时期;1912年至1977年,为其现代学术研究初期;1978年至2000年,为其蓬勃发展期;本世纪以来,为综合深化期。基于前人研究基础,反思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与理论相结合、文本细读和整体观照相结合、三维立体的考察等综合方法,从而展开本课题的论述。论文分上下两编。上编为“考”,主要探究王夫之诗学的文献及体例。王夫之诗学著述基本上贯通了整个文学史,该编对其主要的诗学著述《诗广传》、《诗译》、《楚辞通释》、“夕堂永日”系列、《南窗漫记》,以文献学和文体学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考察。《诗广传》属于外传体,其对《诗》篇本义的理解参酌于汉、宋《诗》学之间,大部分篇章依据《诗序》、《毛传》、《孔疏》、《郑笺》的说法,少数篇章采纳了《诗集传》。《诗广传》读《诗》方法就是“兴观群怨”,其理论渊源可溯及《韩诗外传》,直至《论语》中孔子和弟子言诗的理念。《诗译》是连接《诗经》与后世诗歌的一座桥梁。或以后世诗歌与《诗经》相贯通,揭示诗歌艺术... 

【文章页数】:24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王夫之诗学传布、接受和研究史述要
        一、1692年-1911年:著述保存、刊印和渐次传布时期
        二、1912年—1977年:现代学术研究初期
        三、1978年-2000年:蓬勃发展期
        四、本世纪以来:综合深化期
    第二节 问题反思、研究方法和论题设定
        一、存在问题及反思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三、主要论题的设定
上编 王夫之诗学的文献及体例
    第一章 《诗广传》
        第一节 《诗广传》解题
            一、传:传经和解经
            二、《诗经》学内、外传体之分
            三、《诗广传》属于外传体
        第二节 《诗广传》对诗篇本义的理解
            一、依从《诗序》、《毛传》、《孔疏》、《郑笺》
            二、依从《诗集传》
            三、《毛诗》、《集传》各有所取
            四、《毛诗》、《集传》皆有不从
        第三节 《诗广传》读《诗》的方法
            一、可以兴
            二、可以观
            三、可以群
            四、可以怨
        第四节 《诗广传》的学术渊源
            一、启蒙于家学
            二、超拔于时风
            三、远绍于韩婴
            四、根源于孔孟
    第二章 《诗译》
        一、《诗译》解题及体例
        二、《诗译》与明代《诗》学的会通
        三、王夫之《诗》学与明代《诗》学的差异
        四、余论
    第三章 《楚辞通释》
        第一节 《楚辞通释》的编撰体例
            一、篇目取舍
            二、以意分节
        第二节 《楚辞通释》的注释特点
            一、注释逻辑始终一贯
            二、重视文学性阐发
            三、深具了解之同情
            四、以今可以通古
    第四章 “夕堂永日”系列
        第一节 “夕堂永日”系列的成书情况
            一、成书过程
            二、“永日”释义
        第二节 “夕堂永日”系列的编撰体系
            一、选:取舍褒贬
            二、评:品赏衡鉴
            三、论:理论概括
        第三节 “夕堂永日”系列与诗歌评选之风
    第五章 《南窗漫记》
        一、《南窗漫记》解题
        二、《南窗漫记》的文献价值
下编 王夫之诗学的思想与方法
    第六章 王夫之诗学的《易》学品格
        第一节 “兴观群怨”命题蕴含的易理
            一、并行与会通
            二、由用以得体
            三、兴、观、群、怨的交相为益
        第二节 “情景”诗论蕴含的《易》理
            一、相为珀芥
            二、互藏其宅
            三、唯意所适
        第三节 生生之仁
            一、诗有生气,如性之有仁
            二、因流动生变而成绮丽
            三、仁者之言,蔼如也
            四、仁,有函者也
    第七章 王夫之“现量”诗说原论
        第一节 《相宗络索》的“三量”说
            一、《相宗络索》“三量”说的来由
            二、现、比、非三量涵义考释
        第二节 “现量”诗说的批评涵义
            一、即景会心,即物达情
            二、身历目见,当境写出
            三、貌其固有,显其所存
            四、灵心巧手,磕着即凑
            五、想象空灵,自有实际
            六、独至之情、独喻之微
        第三节 “现量”诗说与佛学现量观的歧异
            一、“现量”诗说与性相融会的佛学思潮
            二、“现量”诗说与佛学现量观的根本歧异
        第四节 比量在学诗层面的潜在意义
            一、王夫之“贵现贱比”的误解
            二、比量与学诗层面相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王夫之诗学研究的问题及反思[J]. 陈勇.  船山学刊. 2017(02)
[2]中国早期文字与文体观念[J]. 吴承学.  文学评论. 2016(06)
[3]论王夫之“内丹法”释骚[J]. 丁海玲.  阴山学刊. 2014(06)
[4]强制阐释论[J]. 张江.  文学评论. 2014(06)
[5]“以诗解诗”与《诗经》的祛魅——王夫之《诗经》研究方法管窥[J]. 纳秀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6]茶陵派非“派”试论——“茶陵派”命名由来及相关问题的考辨[J]. 何宗美.  文学遗产. 2012(06)
[7]王夫之对明代诗歌选本的批评——以《唐诗品汇》、《古今诗删》、《诗归》为例[J]. 陈勇.  船山学刊. 2011(04)
[8]论王船山《楚辞通释》之逻辑性[J]. 林姗.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9]王夫之对诗歌本质特征的独特诠释[J]. 蒋寅.  文学遗产. 2011(04)
[10]王夫之诗歌评选成书考辨[J]. 陈勇.  船山学刊. 2010(03)

博士论文
[1]王夫之《诗经》学研究[D]. 纳秀艳.陕西师范大学 2014
[2]船山诗学研究[D]. 魏春春.陕西师范大学 2010
[3]王夫之诗学范畴研究[D]. 李钟武.复旦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501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6501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5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