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

发布时间:2022-07-12 17:02
  神话,是诗歌产生的源头。神话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拓展了诗歌的取材范围。诸多诗人受到神话独特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借鉴和吸收神话因素进行创作,使诗歌与神话完美融合。唐诗中大量的神话典故,既起到了保存神话的作用,又增加了诗歌的浪漫效果。唐人将神话故事、神话意象、神话思维与诗歌融为一体,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境界。本论文选取唐诗中的日月神话为研究对象,分八章进行研究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日神及日之出入神话。唐诗中的日神,既有“耀灵”“东君”“朱明”“大明”之名,又有“日灵”“阳灵”“灵晖”和“郁仪”之称。唐人应制诗中常以日喻唐皇,又与“捧日”典故融合,表达效忠、侍奉、守护君王之心。《淮南子·天文训》描绘了日行轨迹及行至之处的称谓,唐诗中常见的有“旸谷”“咸池”“扶桑”“蟠木”等日出之所和“崦嵫”“虞渊”“桑榆”等日入之处。唐诗中的“若木”有两种含义,既是东方扶桑,又是西极若木。此外,《淮南子》记述的“朏晨”“正中”“晡时”“高舂”“下舂”等日行各时段之称谓,唐诗中亦可见之,且多用其本义,表示时间。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阳乌与后羿射日神话。唐人将以“日乌”为诗歌意象,既以咏日,又以... 

【文章页数】:27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路径
    三、研究回顾与展望
    四、研究对象的界定
第一章 唐诗中的日神及日之出入
    第一节 日神之名
    第二节 日出之处
    第三节 日入之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诗中的阳乌与后羿射日
    第一节 日乌意象:咏日与咏乌
    第二节 古籍所载“羿”之形象
    第三节 唐诗之“羿”及射日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诗中的羲和与驭日神话
    第一节 羲和神话起源及其演变
    第二节 唐诗中的“羲和”含义
    第三节 “羲和驭日”诗歌引申
    第四节 羲和驾驭:日车与六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诗中的逐日、却日神话
    第一节 唐诗中的夸父逐日神话
    第二节 唐诗中的鲁阳却日神话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诗中的嫦娥与奔月神话
    第一节 嫦娥奔月神话的形成
    第二节 唐诗中奔月神话主题
    第三节 嫦娥形象:美的化身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唐诗中的蟾蜍与食月诗歌
    第一节 月中有蟾蜍的观念来源
    第二节 唐代的“蟾蜍食月”诗
    第三节 《月蚀诗》的相关问题
    第四节 以“蟾蜍”代月的唐诗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唐诗中的月兔及文化内涵
    第一节 “顾兔”四说及唐诗释义
    第二节 “玄兔”及月兔来源诸说
    第三节 “白兔”及月中捣药神话
    第四节 “玉兔”诸称的多重内涵
    第五节 “兔”在诗中的借代情况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唐诗中的月桂意象与寓意
    第一节 月中桂树异名及源流
    第二节 月中桂树的诗歌意象
    第三节 月中桂树的功名寓意
    第四节 月宫传说及蟾宫折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李贺诗中的太阳神话改编及其意义[J]. 陈伟强.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2]试论《楚辞·天问》“顾菟”说[J]. 吴昌林,唐季冲.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3]羲和與麻姑故事所隱喻之時間觀及其文學敘寫[J]. 林雪铃.  中国俗文化研究. 2015(02)
[4]嫦娥、羿神话流变考论[J]. 赵红.  语文学刊. 2015(01)
[5]玉兔因何捣药月宫中?——利用图像材料对神话传说所做的一种考察[J]. 刘惠萍.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11)
[6]屈辞“羲和”文化再解读[J]. 汤洪,黄关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7]明清时期羿神话的文学移位及其文化意蕴[J]. 赵红.  太原大学学报. 2013(03)
[8]论唐诗中的嫦娥意象系统[J]. 林华,吴德利.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02)
[9]论“嫦娥”的文学阐释及意义生成[J]. 王雅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10]阴阳观念下嫦娥、羿神话的奇妙整合及其文化意蕴[J]. 赵红.  孝感学院学报. 2010(02)

博士论文
[1]20世纪上半叶中国神话学史[D]. 汪楠.东北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唐代叛将研究[D]. 刘兆艳.安徽大学 2018
[2]唐代故事镜研究[D]. 王晓宏.湖南大学 2017
[3]汉代月亮神话的图像研究[D]. 朱鹏.河南大学 2017
[4]唐诗“桂”文化研究[D]. 陈佳.西北师范大学 2016
[5]唐代中秋诗研究[D]. 徐雅.安徽大学 2015
[6]《全唐诗》神仙辑考[D]. 于向宇.安徽大学 2012
[7]古代诗稗中嫦娥形象研究[D]. 陈曦.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
[8]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 何惠.长沙理工大学 2010
[9]嫦娥形象的审美文化内涵及其历史嬗变[D]. 张静.山东大学 2009
[10]论嫦娥奔月神话的文本流变[D]. 刘术人.东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59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659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9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