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思想的承继与超越

发布时间:2023-02-19 16:20
  马克思与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关系问题可谓历久弥新的论题,从阿尔都塞、特雷尔·卡弗的“否定说”,到卢卡奇、马尔库塞、埃里克·魏尔和多米尼克·洛苏尔多等人的“肯定说”,两位哲人的学术关系在不同学者的阐释和建构中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而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批判性基调,似乎成为了两人法哲学理论关系的定位。立足于原著文本与历史背景,以比较研究的视角,谨慎审视两位哲人的法哲学思想,不仅能从哲学理论的维度求证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展现马克思与黑格尔理论之间的真实关系,回应马克思是否存在法哲学理论的质疑,而且可为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的智识资源。研究马克思对于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的承继与超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全面梳理黑格尔法哲学的具体内容,这是研究二者是否存在理论承继和超越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二是系统查阅马克思关涉法哲学思想的论著,全面把握马克思的法哲学思想,尤其是成熟马克思对于青年马克思时期的法哲学思想是否存在修正、反拨的情况。三是比较马克思和黑格尔的法哲学理论,旨在审慎求证是否存在承继与超越关系。四是基于前述三项梳理、比对和求证工作,发现马克...

【文章页数】:19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法的“客观意志”本质论的承继与超越
    第一节 黑格尔的法的本质观
        一、黑格尔揭示法本质的方法论路径探微
        二、黑格尔的“客观意志”法本质观
        三、黑格尔的法本质观阱见的原因探析
    第二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的“客观意志”本质观的承继
        一、“在私法中,现存的所有制关系是作为普遍意志的结果来表达的”
        二、“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
        三、“法的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第三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的“客观意志”本质观的超越
        一、对黑格尔的“客观意志”法本质观的反思与质疑
        二、揭示法的国家意志面纱下的阶级意志性
        三、从法的阶级意志性到物质制约性的跃迁
        四、实践基础上法本质观的最终跃迁
第二章 法的“具体自由”价值论的承继与超越
    第一节 价值含义的界定
        一、“需求——属性”论
        二、“意义——关系”论
        三、黑格尔的“价值”观
        四、马克思的“价值”观
    第二节 黑格尔法的“具体自由”价值观
        一、黑格尔法的“具体自由”价值观概述
        二、黑格尔关于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三、黑格尔法的自由价值观的缘由探析
        四、黑格尔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法的自由价值实现困境探析
    第三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的“具体自由”价值论的承继
        一、法律作为实现自由的保障
        二、自由——形式法与实质法的界限
        三、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四、法的自由价值的历史性
    第四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的“具体自由”价值论的超越
        一、自由的主体超越——从个人虚无到个人关注
        二、自由的“历史”的超越——从精神的漫游史到人类的实践发展史
        三、自由实现的伦理形式超越——从国家到自由人联合体
第三章 法的诸范畴关系理论的承继与超越
    第一节 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
        一、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观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观的承继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观的超越
    第二节 法与道德的关系
        一、黑格尔的法与道德关系观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法与道德关系观的承继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法与道德关系观的超越
第四章 辩证法与历史性方法的承继与超越
    第一节 辩证法的承继与超越
        一、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承继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超越
    第二节 历史性方法的承继与超越
        一、黑格尔的历史性方法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性方法的承继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性方法的超越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746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746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0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