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江苏省篮球后备人才发展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9 14:46
  篮球后备人才于人才梯队的完整性和项目发展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高水平人才是提高江苏省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篮球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培养优秀篮球人才是推动江苏省篮球水平提升和建设体育强省的重点,但当前后备人才不足问题日渐凸显,严重影响篮球事业发展。本研究以江苏省篮球职业俱乐部和篮球传统项目中学后备人才为调查对象,结合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江苏省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情况、现实困境、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一、江苏省篮球后备人才以专业体制篮球体系培养和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培养为主。二、当前培养困境包括学训矛盾突出,竞赛体制影响;资金投入不足,篮球市场凌乱;小篮球初步发展,但急缺专业教练。三、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球队训练质量、体育与教育部门管理规划、人才资源、社会支持及篮球人口等。四、培养篮球后备人才需要职业俱乐部增加经费投入、完善人才制度、提倡多元培养、实施人才交流、重视文化教育;需要传统项目学校实行体教融合、普及小篮球运动、参与训练与联赛;需要政府和篮协坚持“江苏优先”、完善人才保障、规范教练员培训、改革竞赛体制、引导篮球文化推广。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关于体育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2.1.2 关于体育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研究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关于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各省发文量总览
        2.2.2 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的主要内容
            2.2.2.1 关于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研究
            2.2.2.2 关于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2.2.2.3 关于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2.3 关于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逻辑分析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基础
    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4.1.1 篮球后备人才
        4.1.2 学训矛盾
        4.1.3 体教结合
        4.1.4 人才培养模式
    4.2 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概述
        4.2.1 国外篮球后备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
        4.2.2 中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4.2.2.1 中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历程
            4.2.2.2 中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5 江苏省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5.1 江苏省专业体制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5.1.1 基本组织结构
        5.1.2 人才储备情况
        5.1.3 人才选拔培养
    5.2 江苏省篮球传统项目中学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5.2.1 教练员水平
        5.2.2 运动员情况
        5.2.3 学校及家长态度
    5.3 江苏省小篮球运动发展现状
        5.3.1 小篮球运动发展历程
        5.3.2 江苏省小篮球运动发展进程
6 江苏省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困境
    6.1 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6.1.1 训练质量因素
        6.1.2 人才资源因素
        6.1.3 社会参与因素
        6.1.4 综合管理因素
    6.2 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困境
        6.2.1 学训矛盾突出,竞赛体制限制
        6.2.2 资金保障不足,篮球市场凌乱
        6.2.3 小篮球教练紧缺,少儿篮球训练滞后
7 江苏省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优化对策
    7.1 职业俱乐部扩大篮球后备人才培养
    7.2 传统学校重视篮球后备人才培养
    7.3 管理部门统筹篮球后备人才培养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附录
    11.1 附录一
    11.2 附录二
    11.3 附录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发展困境与转型[J]. 许贵家.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08)
[2]试论美国“高校体工队”模式下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基于典型个案调研[J]. 傅亮.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9(07)
[3]构建我国篮球人才多元培养新模式的研究[J]. 艾志远,刘露.  山东体育科技. 2018(04)
[4]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创建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 徐军民.  当代体育科技. 2018(22)
[5]中国男子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 叶少杰,郑桂风.  体育科学研究. 2018(02)
[6]社会化——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 辛鹏.  福建体育科技. 2018(01)
[7]国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一)——以美国与澳大利亚为例[J]. 渠彦超,高力翔.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8]德国体育俱乐部志愿者体系及启示[J]. 吴飞,张锐,郑晓瑛.  体育与科学. 2017(05)
[9]我国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教练员状况调查与分析[J]. 高瞻.  运动. 2016(24)
[10]大学运动队与专业体制篮球人才培养对比研究[J]. 李永顺,李军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15(26)

博士论文
[1]“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D]. 郑婕.北京体育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97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697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5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