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新闻话语分析——以十八大以来的七次报道为例

发布时间:2024-02-28 21:27
  “两会”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两会召开的目的就在于将人大代表搜集的民意反馈给党和政府,从而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它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不仅关系着国计民生,更影响着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每年三月,国内外各大媒体都聚集北京,给予两会高度的关注和密切的报道,《人民日报》自2001年版面改版后,增设“两会特刊”对“两会”进行专版报道,十八大以来的“两会特刊”更是进入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阶段。本文以《人民日报》两会特刊为话语实例,选取十八大召开后的2013年—2019年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英国学者诺曼·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方法,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在文本方面,着重分析两会特刊报道的词汇、文本结构和修辞方式;话语实践部分从认知视角、社会语境和话语主体三方面展开论述,厘清民众、代表委员和媒体三方在话语建构中扮演的角色;社会实践主要探讨权力与话语在《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报道中的关系,思考在社会转型与变革时期,公众的权益与这种权力是如何进行博弈的。研究发现,两会特刊报道的话语不仅仅是表现社会的实践,更是积极地反映和建构着社会。在两会特刊话语...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对象及时间段的选择
    四、研究问题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话语分析视角下的两会特刊报道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
        一、特刊的定义及类型
        二、特刊与专、副刊的比较
    第二节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报道整体特色
        一、报道内容更加贴近基层老百姓
        二、报道形式更加多样化
        三、充分发挥引导舆论功能
第二章 文本分析:理性、倾向性与劝服性的合意
    第一节 词汇的选择
        一、社会热点词
        二、情态动词
        三、专业术语
    第二节 文本结构
        一、对话式结构
        二、组合式报道
    第三节 修辞方式
        一、排比
        二、设问
        三、引用
第三章 话语实践:视角、语境和角色的建构
    第一节 话语建构的认知视角—民生取向
    第二节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语境分析
        一、政治语境——以国家意志为导向
        二、经济社会语境——公民对话语权的渴望
        三、媒介生态语境——新媒体的崛起
    第三节 话语角色分析
        一、媒体——“引导者”角色
        二、代表委员——“建言者”角色
        三、民众——“表达者”角色
第四章 社会实践:权力与权益的调解
    第一节 权力对话语的介入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指向性作用
        二、媒体组织层面受到的新闻约束
    第二节 话语对权力的重建
        一、推动媒体民主化进程
        二、议程设置的分权者
    第三节 话语对权力的批判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914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3914005.html

上一篇:服务器虚拟化系统Web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b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