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魔戒同盟》中译本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8 18:37
  《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是英国作家、语言学家、牛津大学教授J.RR.托尔金在1954-195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被文学界视为近代魔幻文学的鼻祖,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本书因其浓郁的魔幻色彩、优美的语言风格以及积极向上的立意受到了全球读者喜爱。目的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功能学派提出的理论,认为翻译需要突破源语和作者的限制,为特定目的服务,从而使得译文满足需要达成的目的。本文将目的论和《魔戒》系列第一部《魔戒同盟(又译魔戒现身)》结合,根据目的论的基本观点以及目的原则、语内连贯原则和语际连贯原则,分析两个译本各自的成功之处,对于两译本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笔者希望通过对比两个译本,为《魔戒》翻译以及译评研究提供另一个角度,同时也希望为更加普及这部文学作品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315.9;I04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作品及作者简介
        2.1.1 作品简介
        2.1.2 作者简介
    2.2 对《魔戒》的研究
        2.2.1 托尔金本人的文献
        2.2.2 国外学者对《魔戒》的研究
    2.3 对《魔戒》及其他奇幻作品翻译的研究
3. 理论框架
    3.1 理论回顾
        3.1.1 早期理论
        3.1.2 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或功能翻译批评理论
        3.1.3 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
        3.1.4 曼特瑞(Justa Holz-Manttari)的翻译行为理论
        3.1.5 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的功能加忠诚原则
    3.2 目的论三原则
        3.2.1 目的原则
        3.2.2 语内连贯原则
        3.2.3 语际连贯原则
    3.3 小结
4. 译例分析
    4.1 译本及译者简介
        4.1.1 译本简介
        4.1.2 译者简介
    4.2 目的原则在译本中的应用
        4.2.1 专有名词翻译中体现目的原则
        4.2.2 "不可译"中体现目的原则
    4.3 语内连贯原则在译本中的应用
        4.3.1 使用中文特色词汇体现语内连贯原则
        4.3.2 改变句式体现语内连贯原则
    4.4 语际连贯原则在译本中的应用
        4.4.1 译文韵律体现语际连贯原则
        4.4.2 译文语言结构体现语际连贯原则
        4.4.3 译文语域体现语际连贯原则
5.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霜;从目的论视角评析《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中文译本[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董寒凌;互文性视角下研究《魔戒》两个中文译本的语境解构与重构[D];外交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471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471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8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