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HSK词汇大纲汉语名词的概念隐喻分析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04-15 19:15

  本文关键词:基于新HSK词汇大纲汉语名词的概念隐喻分析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名词教学为研究对象,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背景下,以概念隐喻等理论知识为指导,基于大量真实语料统计,旨在将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去。首先,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对大量名词的观察分析,我们认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名词,不应简单地采用词的意义作为分类的标准,而应将词的意义、发生概念隐喻概率、语法形式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四个方面相结合,对新HSK词纲中的名词加以分类,以使分类后的名词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达到快速大量地记忆生词的目的。其次,以整合后的不同类别的名词为基础,我们以其中的生物类名词、身体类名词以及名词作为宾语的动宾短语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生物类名词在汉语中分别以成语形式、构词形式和句法形式来体现概念隐喻;身体类名词通常从构造、功能、形状等角度,将处于源域的身体与处于目标域的未知事物建立映射,从而建立起语言中的概念隐喻;而名词作为宾语的动宾短语,则是针对动词和名词的语义特点,通过对比分析来讨论其搭配理据,从而凸显这类短语中名词的概念隐喻。第三,根据生物类名词、身体类名词等发生概念隐喻的不同语义及形式特点,我们对词汇教学中的多义词教学和成语教学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多义词教学,名词的本义与引申义在发生概念隐喻时的映射,应该作为词汇教学的重点;对于成语教学,隐藏在词语后面的文化应该作为教学的重点。最后,通过对词汇隐喻程度的分析,研究指出了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教学难点。我们认为,教师和学生均应提高对于词语发生概念隐喻时的敏感程度,这样才能更深刻地学习、掌握汉语的语言思维。
【关键词】:概念隐喻 词汇教学 理据 习得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9-11
  • 1.1.1 选题缘由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回顾和隐喻应用研究总结11-13
  • 1.2.1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回顾11-12
  • 1.2.2 隐喻理论应用的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13-14
  • 1.4 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14-15
  • 第二章 理论框架15-31
  • (一) 概念隐喻15-22
  • 2.1 概念隐喻理论概说15-16
  • 2.2 概念隐喻的识别16-19
  • 2.2.1 语义冲突16-17
  • 2.2.2 词语映射17-18
  • 2.2.3 词语间的相似性18-19
  • 2.3 概念隐喻的类型19-22
  • (二)习得理论22-31
  • 2.4 习得理论概说22-25
  • 2.4.1 习得的定义23
  • 2.4.2 词汇习得的有关理论23-25
  • 2.4.3 习得理论模型25
  • 2.5 认知语言学的习得观25-31
  • 2.5.1 概念习得26-28
  • 2.5.2 理据习得28-29
  • 2.5.3 洞察习得29-31
  • 第三章 新HSK词纲中名词的概念隐喻分析31-57
  • 3.1 新HSK大纲中的名词统计31
  • 3.2 图表说明31-33
  • 3.2.1 建类依据32-33
  • 3.2.2 选词依据33
  • 3.3 生物类名词分析33-48
  • 3.3.1 马34-37
  • 3.3.2 老虎37-40
  • 3.3.3 狗40-42
  • 3.3.4 狼42-43
  • 3.3.5 老鼠43-44
  • 3.3.6 鸟44-45
  • 3.3.7 蛇45-46
  • 3.3.8 其他生物类词46-48
  • 3.3.9 生物类名词的语义异同48
  • 3.4 动宾类词汇分析48-52
  • 3.4.1“打+N”的分析48-51
  • 3.4.2“出+N”的分析51-52
  • 3.5 身体类名词分析52-54
  • 3.6 小结54-57
  • 第四章 概念隐喻理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57-63
  • 4.1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词汇教学的目标57-58
  • 4.2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词汇教学的原则58-59
  • 4.3 概念隐喻理论在具体词汇教学中的运用59-61
  • 4.3.1 多义词的教学59-61
  • 4.3.2 成语教学61
  • 4.4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词汇教学的局限与难点61-63
  • 4.4.1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词汇教学的局限61-62
  • 4.4.2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词汇教学的难点62-63
  • 第五章 结语63-65
  • 5.1 本文的成果63
  • 5.2 本文的不足63-64
  • 5.3 今后的展望64-65
  • 注释65-67
  • 参考文献67-71
  • 附录71-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3-74
  • 致谢74-75
  • 附件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健;;国内近年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2 邢红兵;;基于联结主义理论的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框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5期

3 曲文吉;;国际汉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策略的思考[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孙晓明;;国内外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综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4期

5 张萍;王海啸;;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概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李福印;;当代国外隐喻研究的热点——第五届隐喻研究与应用国际会议论文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刘智伟;任敏;;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张学宾,邱天河,钟庆伦;国内外二语词汇深度研究综述[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郭建恩,许百华,吴旭晓;国外隐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10 朱勇;汉语第二语言词汇学习问题刍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新HSK词汇大纲汉语名词的概念隐喻分析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09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5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