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三株有益菌的初步分离鉴定及芽孢杆菌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6-12-14 23:24

  本文关键词:三株有益菌的初步分离鉴定及芽孢杆菌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海洋大学》 2015年

三株有益菌的初步分离鉴定及芽孢杆菌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张欢欢  

【摘要】:从对虾养殖池中分离到高效脱氮盐单胞菌(Halomonas sp.)、弧菌拮抗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及芽孢杆菌(Bacillus sp.)各1株,将芽孢杆菌联合碳源添加到生物絮团对虾养殖水体中进行了养殖效果观察,采用生物絮团投喂沙蚕、卤虫,评价了生物絮团的营养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一株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中的应用从对虾养殖池中分离到1株细菌(编号2013042402,简称菌株02),分别用16S rDNA序列比对法和细菌全细胞脂肪酸气相色谱法对该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02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为探讨该芽孢杆菌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中的使用效果,试验分别设置加菌加糖组(菌株02 2.0×104CFU/mL、蔗糖量为饵料的70%)、加菌组、加糖组(生物絮团组)及空白对照组,研究了菌株02对养殖水质(温度、盐度、溶氧、pH、氨氮及亚硝基氮)、对虾存活率及水体中主要菌群组成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菌加糖组能显著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基氮浓度,提高对虾存活率。生物絮团对虾养殖系统中添加芽孢杆菌,能够改善菌群结构,抑制弧菌生长。2一株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优化以玉米粉、麦麸、红糖、豆粕、花生粕、尿素等为原料,发酵一株芽胞杆菌,通过C/N比筛选最佳发酵培养基成分,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该芽孢杆菌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20g/L,红糖20g/L,豆粕粉9g/L;最优的发酵条件为装液率0.3,初始pH值7.0,培养温度31℃;生长曲线的结果表明54h时为总菌数收集的最佳时间,总菌数达到2.83×109 CFU/mL,78h时为芽孢收集的最佳时间,芽孢数达到7.07×108 CFU/mL。通过对该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培养基优化,可有效降低使用成本、提高活菌产量,为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3对虾养殖池中一株高效脱氮菌的分离鉴定及环境因子对其脱氮效果的影响从生物絮团对虾养殖池中分离到一株具有高效脱氮特性的菌株(编号2013092004,简称04),分别用蔗糖、丁二酸钠、葡萄糖、柠檬酸钠、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研究了碳源种类对菌株04脱氨氮效果的影响;以蔗糖为碳源、氨氮为氮源,研究了不同碳氮比、初始pH、盐度对菌株04脱氨氮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适条件。同时研究了氨氮浓度及亚硝酸氮浓度对菌株04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04在以蔗糖为碳源、C/N15、初始pH 7-9、盐度5-45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24h对浓度30mg/L氨氮的去除率达89%,对浓度40mg/L亚硝酸氮的24h去除率高达100%;生物安全试验表明,菌株04对对虾表现出较好的安全特性。分别用细菌全细胞脂肪酸气相色谱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法对该菌进行鉴定,表明菌株04为一种盐单胞菌(Halomonas sp.),研究结果对该菌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4对虾养殖池中一株弧菌拮抗菌的分离鉴定从对虾养殖池中分离到1株编号为2013082515(简称菌株15)的菌株,以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哈维氏弧菌(V.harveyi)和副溶血弧菌(V. parahaemolyticus)为指示菌,分析了菌株15对指示菌的抑菌效果及最低抑菌浓度,同时分析了菌株15对其他7株弧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菌株15对3株指示菌均具有抑菌效果,对鳗弧菌、哈维氏弧菌及副溶血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104CFU/mL、2.5×105 CFU/mL、2.5×105 CFU/mL;对其他弧菌也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采用注射及浸泡感染方法分析了菌株15对对虾的生物安全性,结果表明在高浓度时菌株15对对虾具有潜在毒性。分别用细菌全细胞脂肪酸气相色谱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法对该菌进行鉴定,表明菌株15为一种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5生物絮团对虾养殖池中絮团物的回收再利用本实验用生物絮团投喂沙蚕、卤虫,从存活率和体重增长方面来评价微生物絮团的营养效果。絮团组沙蚕存活率高于饵料组,并显著高于对照组;絮团组沙蚕平均体重低于饵料组,但显著高于对照组;絮团组卤虫存活率显著高于饵料组和对照组。由此得出,用对虾养殖池中产生的生物絮团投喂沙蚕、卤虫,具有一定的效果,为絮团物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968.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BAI Junhong;ZHAO Qingqing;WANG Junjing;LU Qiongqiong;YE Xiaofei;GAO Zhaoqin;;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of Marsh Soils in Two Natural Saline-alkaline Wetlands[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4年03期

2 XU Jiabo;SHI Yonghai;ZHANG Genyu;LIU Jianzhong;ZHU Yazhu;;Effect of Hydraulic Loading Rate on the Efficiency of Effluent Treatment in a Recirculating Puffer Aquaculture System Coupled with Constructed Wetlands[J];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14年01期

3 梅高峰;;卤虫的营养价值及营养强化[J];养殖技术顾问;2014年01期

4 聂欢欢;赵群芬;李长红;王一农;张德民;;一株高效去除亚硝酸氮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氮特性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13年11期

5 樊陈;高兆建;张桂英;鞠民友;孙会刚;杜永凯;王东星;;地衣芽孢杆菌抗菌肽的纯化及抗菌特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33期

6 李桂英;孙艳;宋晓玲;黄倢;谢国驷;;饲料中添加潜在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菌群组成的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2013年04期

7 杨世平;刘慧玲;邱德全;;天然和养殖沙蚕营养成分分析[J];饲料工业;2013年10期

8 李成海;贠建民;艾对元;张紊玮;颜东方;;金黄色葡萄球菌拮抗菌株的筛选及鉴定[J];食品工业科技;2013年07期

9 孙振;王秀华;黄倢;;一种微生物絮团的生化分析及其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力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3年03期

10 孙雪梅;李秋芬;张艳;刘淮德;赵俊;曲克明;;一株海水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系统发育及脱氮特性[J];微生物学报;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磊;碳氮比调节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及优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修贵;生物絮团中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邓应能;不同养殖系统生物絮团调控模式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义;王丽萍;杜雅萍;李光玉;刘秀片;孙风芹;邵宗泽;;好氧反硝化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反硝化功能初步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6年02期

2 刘慧玲;郭文浚;谭振华;杨世平;孙成波;吴坤平;;pH、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双齿围沙蚕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3 张欢欢;王秀华;李晨;黄倢;;对虾养殖池中一株弧菌拮抗菌的分离鉴定[J];渔业科学进展;2016年03期

4 张德强;关晓燕;;枯草芽孢杆菌B2的生长及其对仿刺参的益生特性[J];水产科学;2016年03期

5 孙盛明;戈贤平;朱健;江晓浚;张武肖;;生物絮团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生长、消化酶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2016年02期

6 张欢欢;王秀华;李晨;黄倢;;一株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中的应用[J];渔业科学进展;2016年02期

7 邹艳艳;张宇;李明智;梅荣武;韦彦斐;丁林贤;;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氮活性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03期

8 孙庆花;于德爽;张培玉;林学政;徐光耀;李津;;海洋菌株y3的分离鉴定及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特性[J];环境科学;2016年03期

9 张艳;李秋芬;成钰;费聿涛;姜娓娓;;水体中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6年01期

10 王静;丁国际;林玮;彭霖靖;;Acinetobacter baumannii WJ6菌落的生长及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特性[J];净水技术;201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鹏飞;碳源添加在佛罗里达鳖(Apalone ferox)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2 王磊;脱氮菌的筛选及在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中的应用[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3 张欢欢;三株有益菌的初步分离鉴定及芽孢杆菌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陈识文;外加碳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D];长江大学;2015年

5 王超;对虾功能型生物絮团培育与筛选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薛菲菲;养殖池塘中氨氮降解有益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王志杰;两株益生菌在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陈亮亮;人工基质在对虾集约化养殖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4年

9 汤佩武;鱼—菜共生与生物絮团水质调控技术在西北盐碱池塘的应用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10 胡修贵;生物絮团中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伟伟;王秀华;孙振;黄倢;朱岩松;史秀秀;付军;杨从海;;一株产絮凝剂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絮凝剂特性分析[J];中国水产科学;2012年04期

2 高兆建;樊陈;陈尚龙;巫友华;;一株产生广谱抗菌物质地衣芽孢杆菌的筛选与鉴定[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3 邓应能;赵培;孙运忠;杨丛海;黄倢;;生物絮团在凡纳滨对虾封闭养殖试验中的形成条件及作用效果[J];渔业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4 王正荣;生吉萍;田小磊;武婷婷;刘万振;程凡升;矫玉翠;申琳;;沙漠生物结皮高产胞外多糖菌株的筛选与鉴定[J];食品科学;2011年21期

5 李桂英;宋晓玲;孙艳;麦康森;谢国驷;黄倢;;几株肠道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11年06期

6 李爽;李耕;潘玉洲;孔伟丽;王秀华;赵培;黄倢;;生物絮团技术对工厂化养殖海参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J];科学养鱼;2011年11期

7 李卫芬;傅罗琴;邓斌;陈南南;周绪霞;;1株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反硝化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2011年08期

8 李静;王文文;梁磊;冯文清;;耐盐好氧反硝化菌筛选及其反硝化特性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6期

9 董玉波;戴媛媛;;亚硝酸盐氮对水产经济动物毒性影响的研究概况[J];水产养殖;2011年04期

10 熊焰;刘力源;罗睿;朱欢;;1株亚硝酸盐降解菌的筛选、鉴定、降解条件及效果[J];中国水产科学;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波;对虾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Cu~(2+)的生态效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2 宋增福;丁酸梭菌C_2菌株对鮸鱼肠道微生态调控作用与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游奎;对虾工程化养殖系统重要元素及能量收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应能;不同养殖系统生物絮团调控模式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忠岳,苏宗水;当前对虾养殖存在的六大误区[J];科学养鱼;2001年10期

2 魏琦,宗民庆;对虾养殖生产发展现状的分析[J];中国水产;2002年02期

3 沈建华,宫清松;对虾养殖水质要求和管理[J];中国水产;2002年07期

4 杨同广;深圳市高产无公害对虾养殖实验成功[J];中国水产;2003年03期

5 庞德彬,邢华;浅述出口对虾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03年05期

6 斯烈钢,吴雄飞,王建平,郑志肖,林建东;对虾养殖技术之二 围隔式集约化对虾养殖模式[J];中国水产;2003年07期

7 庞德彬,孙振伟;出口对虾养殖新技术[J];中国水产;2003年11期

8 苟中华;对虾养殖的发展方向:健康生态养殖[J];齐鲁渔业;2004年03期

9 邱德全,杨世平;高密度对虾养殖中后期水质问题和调控[J];中国水产;2004年05期

10 夏文,褚洪观,朱云华;对虾养殖要正确发挥好检疫苗的优势[J];齐鲁渔业;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怀;;海南省对虾养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A];甲壳动物学分会成立20周年暨刘瑞玉院士从事海洋科教工作5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李卓佳;;对虾养殖水环境微生态调控技术[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3 葛常水;袁永卫;孙英泽;邓祥征;吴锋;马恩君;;对虾养殖管理信息平台数据采集解决方案[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杨莺莺;曹煜成;李卓佳;林小涛;陈永青;;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PS1对集约化对虾养殖废水的净化作用[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吴琴瑟;;华南沿海对虾养殖的可持续发展[A];第六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五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6 于奎杰;相建海;;蓝对虾养殖初步研究[A];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孙庆霞;刘瑞升;韩兵;李继强;;青岛地区实施对虾健康养殖的几点做法[A];第三届全国海珍品养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王雷;;中国的对虾养殖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要)[A];第三届全国海珍品养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徐怀恕;;中国养殖对虾的病害及防治技术[A];第二届全国海珍品养殖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黄洪辉;林钦;郭志勋;李卓佳;吕晓瑜;杨美兰;贾晓平;;有益微生物的应用对海水对虾养殖中细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影响[A];可持续水产养殖——资源、环境、质量——2003水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中国渔业报;2007年

2 程娇;[N];海南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曾玉英 通讯员 廖志成;[N];常德日报;2014年

4 水益;[N];中国渔业报;2014年

5 彦子;[N];中国海洋报;2001年

6 厦门银祥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宋志忠;周文智;[N];中国海洋报;2002年

7 金信农;[N];中国海洋报;2004年

8 马学信;[N];山东科技报;2004年

9 孙凌梅 韦瑞华;[N];中国渔业报;2005年

10 记者 郭景水 实习生 张豪;[N];海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可;对虾养殖环境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和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与应用[D];厦门大学;2007年

2 单洪伟;底质改良及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对虾养殖环境的调控[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高磊;碳氮比调节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及优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欢欢;三株有益菌的初步分离鉴定及芽孢杆菌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王铁楼;昌邑对虾养殖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3 李烁寒;不同对虾养殖模式细菌数量动态与环境变化的比较[D];暨南大学;2009年

4 白艳艳;海能量—新型杀菌剂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王秀华;肽聚糖对对虾免疫因子的作用及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2年

6 张新明;对虾养殖用微生态制剂菌株的筛选与应用效果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7 赵坤;对虾养殖池塘有益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及特性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郭印;不同物候条件下虾塘水质状况与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三株有益菌的初步分离鉴定及芽孢杆菌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3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13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2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