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基于模因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验研究 集美大学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21-06-09 21:1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而写作在某种程度上恰是以上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针对当前高中生的英语写作现状,本研究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选取福建省A中学高二年级两个平行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教学探究模因论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同时以高中英语必修四的一篇写作文本为例,具体阐述模因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基于模因论的写作教学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成绩。(2)基于模因论的写作教学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维度体现在哪些层面。(3)基于模因论的写作教学运作机制以及相应的实施过程。通过为期1 6周的实验教学,本研究发现:(1)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两个班成绩呈显著性差异;两个班级各自前后测成绩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班前后测成绩呈显著性差异,进步明显;而对照班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未发现显著性差异。(2)实验教学前后英语写作能力各维度对比结果表明,模因论对学生提高写作结构明确性、篇章连贯性、表述清晰性、内容丰富性、语言准确性具有实效作用,对文章切题性、写作规范性以及卷面美观性作用不显著。(3)基于模因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发生机制:首先是模因同化阶段,教师需引起宿主(学生)注意、激活潜在模因,接着关联宿主认知系统、输入语言模因;其次是模因保持阶段,通过主题语境巩固内化语言模因,采取模仿背诵复述策略保持写作因子;再者是模因表达阶段,通过写作实践活动操练验证丰富拓展模因;最后是模因传播阶段,采取生生师生合作活动促进语言准确流利,通过反馈活动推动模因变异创新。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因论的写作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实效性。鉴于此,本研究分别从教师、学生以及教材三个维度提出建议:(1)教师首先应丰富教学模因库,辅助模因历经完整生命周期;其次应筛选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模因,通过语境操练写作模因;最后应激发模因宿主主体性,培养学生模因应用意识。(2)学生应增强学习策略保持模因,建立管理写作模因库。(3)教材编写应增设模因写作环节,完善教材模因库。
 
集美大学福建省
 
页数:103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模因
        2.1.2 英语写作能力
    2.2 国内模因论研究综述
        2.2.1 国内模因理论研究视角、对象和方法
        2.2.2 国内模因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2.3 国外模因论研究综述
        2.3.1 国外模因理论研究视角、对象和方法
        2.3.2 国外模因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2.4 国内英语写作能力研究综述
        2.4.1 国内英语写作能力研究视角、对象和方法
        2.4.2 国内写作能力的主要研究内容
    2.5 国外英语写作能力研究综述
        2.5.1 国外英语写作能力研究视角、对象和方法
        2.5.2 国外英语写作能力的主要研究内容
    2.6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模因论
        3.1.1 模因复制和传播方式
        3.1.2 模因的生命周期
    3.2 模因论与英语写作
        3.2.1 基因型模因与英语写作
        3.2.2 表现型模因与英语写作
    3.3 模因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步骤
        3.3.1 模因同化阶段:背景激活、模因输入
        3.3.2 模因保持阶段:策略运用、内化保持
        3.3.3 模因表达阶段:过程写作、循环训练
        3.3.4 模因传播阶段:合作探究、革故鼎新
        3.3.5 模因视域下的写作教学案例
    3.4 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3.1 高考全国卷书面表达题
        4.3.2 英语写作能力评价框架
        4.3.3 评价工具信效度检验
    4.4 研究过程
第5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前后测试卷成绩分析
        5.1.1 实验前测试卷成绩分析
        5.1.2 实验后测试卷成绩分析
        5.1.3 实验班前后测试卷成绩变化分析
        5.1.4 对照班前后测试卷成绩变化分析
    5.2 英语写作能力对比分析
        5.2.1 英语写作能力总体特征分析与评价
        5.2.2 英语写作能力维度特征分析与评价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研究教学启示与建议
    6.3 研究局限与改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模因论视角下的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的字幕翻译[J]. 余卫华,陈胜.  外语电化教学. 2019(02)
[2]模因三论与文化进化研究[J]. 冯建明,莫爱屏.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02)
[3]基于CSE的创新型外语人才外语能力测评——以写作能力测评为例[J]. 陈建林.  外语界. 2019(01)
[4]后现代写作观及其教学启示[J]. 余瑶.  教育导刊. 2018(12)
[5]中国英语写作能力等级量表研究——写作能力发展的视角[J]. 潘鸣威.  中国外语. 2018(03)
[6]英语二语写作能力动态发展研究[J]. 白丽芳,叶淑菲.  现代外语. 2018(03)
[7]英语学习者写作连贯性的实证研究[J]. 彭红英.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04)
[8]语言模因表征及其神经通达机制研究[J]. 王纯磊,何丽.  外语研究. 2017(02)
[9]词汇-语法创新的语言模因论解读——以英语非作格动词“致使化”为例[J]. 陈新仁.  外语教学. 2017(03)
[10]中国英语写作能力等级量表的典型写作活动构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文本类型视角[J]. 潘鸣威.  外语界. 2017(02)


本文编号:3221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3221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d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