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应用于飞机装配的并联机构技术发展综述”英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2-01-03 12:06
  科技翻译影响着国家科技实力的彰显、影响着国内外科技成果的交流、影响着国家在国际上科技地位的提升。本文以国家标准《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GB/T 19682-2005)为指导,进行了本次翻译实践。利用标准中关于忠实、术语和行文的三方面基本要求,分析了如何实现语义方面的忠实、行文上的地道和表达上的清晰,并采用了增译、换译和改译三大翻译方法实现了对应的翻译效果。此外,本次实践在译前准备阶段对术语进行了提取校对,对源语文本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文章末尾还总结了有利于科技翻译水平提高的经验和本次翻译实践所遇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总之,本次翻译实践旨在利用《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探索科技翻译中可能广泛有效的翻译方法,为科技翻译水平的提升提供有益借鉴。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应用于飞机装配的并联机构技术发展综述”英译实践报告


Tricept并联机床[14]

并联机床


HITGraduationDissertationfortheMTIDegree哈尔滨工业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26飞机机翼装配过程中待制孔类型种类较多,为了解决传统单主轴头制孔装备适应性有限、加工效率低的问题,空客公司基于XT305S提出了“multipleholedrillingassembly”根据任务需求将多个XT305S组合安装在一起用于机翼装配过程中的同步制孔,如图3[18]所示。为实现复材机身对接装配前的余量加工及对接装配制孔,空客公司基于两台ExechonXT300S搭建了环形对接装配加工系统,如图4[18]所示。该方案充分利用了并联机构的定位精度,对安装支座精度要求较低,降低了成本。2015年,Exechon公司开发了一款新型XMINI5轴并联机床,XMINI床身采用了复合材料制作,机床总体质量更轻,动态响应性能更优,如图5[19]所示。XMINI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将其拆分为5个模块,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分开搬运至传统机床无法到达的空间内(如飞机翼盒内)进行组装,完成狭窄空间内的制孔作业。图2Exechon并联机床[17]图3多头制孔机床[18]图4环形机身对接装配加工系统[18]图5XMINI并联机床[19]图1Tricept并联机床[14]

并联机床


HITGraduationDissertationfortheMTIDegree哈尔滨工业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26飞机机翼装配过程中待制孔类型种类较多,为了解决传统单主轴头制孔装备适应性有限、加工效率低的问题,空客公司基于XT305S提出了“multipleholedrillingassembly”根据任务需求将多个XT305S组合安装在一起用于机翼装配过程中的同步制孔,如图3[18]所示。为实现复材机身对接装配前的余量加工及对接装配制孔,空客公司基于两台ExechonXT300S搭建了环形对接装配加工系统,如图4[18]所示。该方案充分利用了并联机构的定位精度,对安装支座精度要求较低,降低了成本。2015年,Exechon公司开发了一款新型XMINI5轴并联机床,XMINI床身采用了复合材料制作,机床总体质量更轻,动态响应性能更优,如图5[19]所示。XMINI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将其拆分为5个模块,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分开搬运至传统机床无法到达的空间内(如飞机翼盒内)进行组装,完成狭窄空间内的制孔作业。图2Exechon并联机床[17]图3多头制孔机床[18]图4环形机身对接装配加工系统[18]图5XMINI并联机床[19]图1Tricept并联机床[1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航空科技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 沈玉芳.  中国科技翻译. 2019(03)
[2]模糊性语言的翻译应对策略[J]. 蔡力坚.  中国翻译. 2017(04)
[3]联合国术语库建设及其对中国术语库建设的启示[J]. 顾春辉,温昌斌.  中国科技术语. 2017(03)
[4]关系:译者行为的依据[J]. 徐莉娜.  中国翻译. 2017(03)
[5]英汉科技翻译中隐性逻辑的显性化[J]. 谷青松.  中国科技翻译. 2015(03)
[6]当前我国翻译服务标准的局限性探析[J]. 王华树,牛颖.  东方翻译. 2014 (04)
[7]英语科技术语的词汇特征及翻译[J]. 韦孟芬.  中国科技翻译. 2014(01)
[8]语篇连贯与翻译策略[J]. 李静.  上海翻译. 2012(04)
[9]科技语篇汉译英主语的确定[J]. 孙永强.  上海翻译. 2011(04)
[10]句长与翻译[J]. 高宁.  东方翻译. 2011 (03)



本文编号:3566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3566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e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