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海口方言对初中生英语音段音位习得负迁移影响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28 03:57
  语言学家A.C.Gimson认为,要掌握一门语言只需掌握50%-90%的语法和10%的词汇就足够了,但必须要掌握100%的语音①。这就充分说明了语音对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性。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将语音的五级知识目标描述为:“了解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准确、自然、流畅;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②。语音的五级知识目标的提出明确了语音教学在初中阶段的地位,因此对初中学生英语语音发音情况进行研究十分必要。由于中国各地学生普遍接触的第一语言是其方言,故研究方言对学生英语语音习得负迁移影响有重要意义。笔者以语言迁移理论、对比分析理论和错误分析理论为依据,首先通过文献阅读研究英语、海口方言以及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异同;再选取海口市2所初中的75名学生和3位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便筛选合适被试,以便进行语音测试分析学生实际发音中受到海口方言负迁移影响的音位;最后对参加测试的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以补充问卷与语音测试的不足。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师生都认为语音学习与教学具有重要意...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 论文结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 概念界定
        (一)海口方言
        (二)音段音位
        (三)语音负迁移
    二 理论基础
        (一)语言迁移理论
        (二)对比分析理论
        (三)错误分析理论
    三 国内外有关母语语音迁移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有关母语语音负迁移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有关母语语音负迁移的研究现状
        (三)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第二章 英语与海口方言以及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对比
    一 英语语音系统
        (一)英语元音
        (二)英语辅音
    二 普通话语音系统
        (一)普通话韵母
        (二)普通话声母
    三 海口方言语音系统
        (一)海口方言韵母
        (二)海口方言声母
    四 海口方言与英语语音系统的对比
        (一)海口方言韵母与英语元音系统的异同
        (二)海口方言声母与英语辅音系统的异同
    五 普通话与英语语音系统的对比
        (一)普通话韵母与英语元音系统的异同
        (二)普通话声母与英语辅音系统的异同
    六 海口方言和普通话语音系统对比
        (一)海口方言韵母和普通话韵母的异同
        (二)海口方言声母和普通话声母的异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查设计
    一 调查内容
    二 研究问题
    三 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语音测试法
        (三)访谈法
    四 调查过程
第四章 调查结果分析
    一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英语音标学习情况
        (二)英语语音学习策略
        (三)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影响的认识程度
        (四)英语语音学习的情感态度
    二 语音测试结果与分析
        (一)元音发音偏误分析
        (二)辅音发音偏误分析
        (三)负迁移形成的原因
    三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访谈数据分析
        (二)教师访谈数据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一 研究发现
        (一)语音体系的异同
        (二)负迁移影响的音位
        (三)负迁移的表现及其原因
    二 英语语音学习与教学建议
        (一)针对海口方言区英语学习者的语音学习建议
        (二)针对海口方言区英语教学者的语音教学建议
    三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996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3996401.html

上一篇:社会学视域下陈荣捷朱子学翻译与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a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