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英文有效教学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及实证研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4-08-08 21:17

1导论

 

导论部分内容包括:课题的研究背景、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理沦假设、研究问题、全篇论文的基本结构以及参考文献。

 

1.1课题背景
现代西方教育理念和系统引进中国之后对中医学的传统教育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川。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中医学在中国被正式承认,提供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中医药大学相继成立,正规院校教育制度代替了旧式的私塾师带徒制度,国内外全日制学习中医药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不断增多。这一变化无疑能促进中医教育的标准化,系统化,并大大提高了中医人刁培养力度。关键的现实问题是:高等院校课堂中医教学模式是能否有效培养现代中医高等人如何能有效培养现代中医高等人才经过半个世纪的尝试和实践,中国有一些人认为这样的模式教育出来的中医学生,要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西医学内容,结果是西医学的不如西医院校的学生,中医学的不如以前的中医学子。一些人则提出要回归师带徒的中医传统教育模式。政策决策人也尝试以设立名医师带徒的补充人才培养方式来传承名老医师经验,避免中医后继乏人。国际上则开始探讨如何结合现代医学教育理念和行业实际状况来开设中医课程。

........

 

1.2课题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希望达到以下目的学术目的:在理论层面上,研究并探索《伤寒论》课堂有效教学维度及课程特异性教学行为实践目的在实践层面上,设计并论证《伤寒论》课堂有效教学学生评价量表工具,此工具能适用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教学评价和比较个人目的:在个人层面上:满足个人在跨文化背景下对中医经典教育的兴趣,了解跨文化背景下有效教学的异同,并为进一步研究中医经典对外教育和交流奠定基础。本课题主要有如下意义首次系统地将社会学定性研究方法(参与观察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进行中医学科有效教学研究首次系统地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伤寒论》教学进行比较性研究本研究的结果将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伤寒论》教学实践和改进提供参考本研究将有助于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为留学生的《伤寒论》教学提供经验和参考。

........

 

2文献综述

 

2.1《伤寒论》教育研究论文报告水平的系统综述

 

2.1.1文献综述背景
医学教学研究至关重要。为更好地培养医师提供证据的教育研究,其重要性可以和药物疗效评价的研究相提并论。随着中医学正规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以及循证医学实践的推广,中医教育也需要从基于经验的教育模式向基于证据的教育模式转变,为社会培养出具备更高从业能力的现代中医师,从而能提供更好的中医医疗服务。教学本身作为一种学术干预,同样需要科学的证据来指导其行为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当中医教育工作者能够根据所能获得的最佳证据,采取相应的教学干预活动时,他们的教学干预很可能对对学生学习成果有着更直接的影响。科学的证据来自于实践性的科学研究,获得这些证据的重要来源即是公开报告的教育研究包括发表在学术期刊的文章或者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或者会议上的内容。因此,高质量的教学研究报告至关重要。

.......

 

2.2国外医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综述

 

2.2.1文献综述背景
过去半个世纪里高等教育各学科大量教学研究的结果表明:课堂有效教学不是单维度的概念,而是多维的复杂概念,虽然各学科都有各自特有的有效教学影响因素,不可否认,不同学科间也有一些相通的有效教学维度[川,那么,我们不禁要询问:适用于一般大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维度有哪些呢?哪些具体的教学行为能体现这些有效教学维度呢?现有的《伤寒论》教育文献中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我们就需要在相关学科的研究文献中寻找思路和启示。现代医学高等教育也跟中医学一样,最终是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临床医疗服务人员。虽然跟其他一般学科相比,现代医学教育以临床场景的教学为特色,但是课堂场景教学仍然也是主要的课程体系内容,因此我们需要先知道医学课堂有效教学维度研究的现况。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在国外有较长的研究历史,其教学研究质量较高,因此英文文献的研究方法学可以作为很好的研究借鉴。

........

 

3方法........................65
3.1研究模式...........................65
3.2有效教学概念范畴...................66
3.3研究对象.........................68
3.4研究方法..........................68
3.5课题流程..........................78
4研究工具的设计与论证..................79
4.1《伤寒论》有效教学学生评估表.........79

4.2《伤寒论》认知水平测试卷的设计与论证.....105

 

5结果

 

5.1研究问题1的结果

研究问题1:两校本科生《伤寒论》教学内容各是什么?有何异同?根据文献分析法,两校《伤寒论》的教学大纲比较参见表4.1。其中就教学内容而言,由于学时的明显差异(参见表5.1.1)(BUCM课堂72学时,即54小时,RMrr课堂20小时,即27学时),因此教学内容虽然都包括六经病证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方剂,但具体内容有较大的差异(参见表5.1.2)。就教学内容具体而言,BUCM课程包括《伤寒论》主要的六经病证和方证,而RMIT课程以提纲性方证的学习为主。

 

.......

 

6讨论

 

讨论部分总结分析课题的主要结果,引用相关文献解释结果的意义,说明本课题的局限,本课题的意义、创新性,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6.1主要研究结果
本课题以两个特定的中医高等教育机构为案例(中国和澳洲各一),通过研究和比较两校《伤寒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伤寒论》认知水平测试成绩,了解师生对于《伤寒论》有效教学的看法,目的在于探讨《伤寒论》课堂有效教学行为。主要得到的研究结果分述如下:6.1.1研究问题1的主要结果两校本科生《伤寒论》教学内容各是什么?有何异同?在BuCM《伤寒论》作为独立的一门中医临床基础课,面向多个专业本科阶段的《伤寒论》中文条文学习;而RMrr则以《伤寒论》为主,和其他中医经典合在一起开设,用英文对学完基本中药方剂的本科生讲授翻译的英文条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由于学时的明显差异,两校《伤寒论》的教学内容虽然都包括六经病证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方剂,但具体内容有较大的差异。BUCM课程包括《伤寒论》主要的六经病证和方证以及其加减变化,而RMIT课程仅以提纲性方证的学习为主。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8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e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