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食品论文 >

南宁地区米酒曲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红枣酒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1-06 22:07
  从采自南宁地区的米酒曲中分离酵母菌并进行鉴定,同时选取鉴定为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分离株进行了红枣酒制备,并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对其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含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米酒曲中分离出的酵母菌被鉴定为5个属的5个种,且以S. fibuligera为优势菌株,占分离株总数的50%。红枣酒中含量较多的氨基酸为脯氨酸和天冬氨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 857.93 mg/L和771.59 mg/L,而呈味氨基酸主要以甘味和酸味呈味氨基酸为主,占氨基酸总量的68.2%和23.6%。异戊醇和乙酸乙酯为红枣酒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平均相对含量为33.03%和24.37%。 

【文章来源】:中国酿造. 2020,39(1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南宁地区米酒曲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红枣酒中的应用


不同菌株酿制的红枣酒酒精度

气泡图,红枣,风味物质,挥发性


由表4可知,峰图中约有80%左右的化合物可以被鉴定,2类红枣酒共检测出4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酯类25种,醇类9种,醛类5种和胺类1种。酵母菌发酵红枣酒共检测出3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酯类、醇类和醛类物质分别为22种、8种和4种,平均相对含量依次为13.26%、50.72%和13.20%;自然发酵红枣酒共检测出2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酯类、醇类和醛类物质分别为21种、4种和3种,相对含量依次为8.04%、62.04%和2.94%。由此可见,接种酵母菌发酵可提升红枣酒中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红枣酒中相对含量大于1.0%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气泡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红枣酒中有8类化合物的平均相对含量大于1.0%,其中酯类2种、醇类4种和醛类2种。异戊醇和乙酸乙酯为酵母菌发酵红枣酒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33.03%和24.37%,两者亦为自然发酵红枣酒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18.91%和51.3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酸度水果果酒酿造产酯酵母的鉴定及发酵特性研究[J]. 李棒,邓梦菲,陈延儒,万茵,刘成梅,付桂明.  中国酿造. 2020(04)
[2]外源添加物对桑椹果酒高级醇的影响[J]. 孙时光,左勇,徐佳,易媛,郭红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19)
[3]不同浸提方式对红枣酒品质的影响[J]. 吕虎晋,董蕴,单春会,蔡文超,张振东,余海忠,王海燕.  中国酿造. 2019(09)
[4]HS-SPME-GC-MS法分析不同辐照方式的人参酒挥发性成分[J]. 曲迪,陈建波,华梅,李珊珊,孙印石.  食品科技. 2019(07)
[5]襄阳大头菜酱液中酵母菌多样性分析[J]. 赵慧君,董蕴,刘伟,胡事成,郭壮.  中国调味品. 2018(12)
[6]野木瓜果酒香气成分提取方法的比较[J]. 刘小雨,李科,韦广鑫,张惟广.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03)
[7]扣囊复膜酵母在酿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苏畅,马莹莹,杨建刚.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01)
[8]中国果酒生产技术研究现状及其产业未来发展趋势[J]. 陈静,程晓雨,潘明,刘君.  食品工业科技. 2017(02)
[9]超高压催陈对丹阳封缸酒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J]. 邓娜娜,马永昆,王亚超,许朝中,费雪忠,李国权,朱胜虎.  食品工业科技. 2014(18)

硕士论文
[1]甜酒曲中真菌多样性的研究及甜酒酿营养成分分析[D]. 闫华文.曲阜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73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573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5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