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食品论文 >

我国2016~2019年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质量安全状况及风险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19 02:11
  目的分析2016~2019年我国坚果炒货食品的安全形势。方法结合2016~2019年国家和各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发布的食品监督抽检信息,对其不合格项目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的主要不合格项目为品质指标(过氧化值、酸价等)、微生物指标(霉菌、大肠菌群等)和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糖精钠等),主要不合格种类为花生、瓜子和豆类。酸价和过氧化值主要不合格原因为炒货原料质量不达标、生产过程控制不严、储存条件不当、包装密封性不好;霉菌和大肠菌群主要不合格原因为原料、包装材料、生产过程中人员卫生、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熟制过程中杀菌不彻底;二氧化硫和糖精钠主要不合格原因为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和添加量控制不当。结论建议监管部门完善标准体系、加强原料监管和生产过程控制、严格食品添加剂管理、引导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和加强企业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文章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11(20)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标准概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整体质量状况
    3.2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不合格情况
        3.2.1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不合格项目
        3.2.2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不合格种类
    3.3 不合格原因分析
        3.3.1 过氧化值、酸价
        3.3.2 霉菌、大肠菌群
        3.3.2 二氧化硫、糖精钠
    3.4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安全管理状况及建议
        3.4.1 完善标准体系
        3.4.2 严把原料关
        3.4.3 加强生产过程控制,严格出厂检验
        3.4.4 严格食品添加剂管理
        3.4.5 加强坚果炒货食品知识培训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坚果炒货行业增速发展策略探究[J]. 赵子舒.  现代食品. 2020(08)
[2]2016~2018年坚果炒货食品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分析[J]. 刘敏,邢书霞,吕冰峰,裴新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04)
[3]花生黄曲霉毒素防控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王颖,王建忠,林秋君,郭春景,任志莹,李会,陈芳芳.  辽宁农业科学. 2019(05)
[4]炒货食品氧化霉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 汪英.  现代食品. 2019(13)
[5]我国食品对微生物限量的基本要求[J]. 陈亚军.  现代食品. 2019(11)
[6]滴定法测定三种香辛料中二氧化硫本底值[J]. 郭旭光,尹玉云,任梦柯.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9(03)
[7]炒货食品氧化和霉变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 周劲松.  现代食品. 2019(04)
[8]坚果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及其保健作用[J]. 张翔,刘锦宜,黄雪松.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07)
[9]我国坚果炒货行业质量调研报告[J]. 曹扬,赵琴,俞淑.  质量与标准化. 2016(01)
[10]蒜制品中二氧化硫4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J]. 张丽,刘琳,杨娟,董丽君,许美玲,韩井伟,杜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4(12)



本文编号:3632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632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1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