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食品论文 >

黑米花色苷微胶囊的制备

发布时间:2022-08-02 18:03
  以海藻酸钠为壁材,黑米花色苷提取物为芯材,利用微胶囊造粒机制备花色苷微胶囊。以花色苷包埋率为指标,考察壁芯比、喷头孔径、海藻酸钠浓度和氯化钙浓度对花色苷包埋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壁芯比为3∶1、喷头孔径为0.45 mm、海藻酸钠浓度为4.0%、氯化钙浓度为3.0%。同时考察黑米花色苷微胶囊的缓释性质以及稳定性。结果证明花色苷微胶囊化后,在胃模拟液中,花色苷微胶囊在4.0 h内可以保持低释放率,进入肠道模拟液中实现释放。稳定性研究证明,花色苷微胶囊化后仍需要隔绝空气和避光存放。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微胶囊制备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1.4 黑米花色苷微胶囊的制备试验设计
        1.4.1 喷头孔径对微胶囊中花色苷包埋率的影响
        1.4.2 壁芯比对微胶囊中花色苷包埋率的影响
        1.4.3 海藻酸钠浓度对微胶囊中花色苷包埋率的影响
        1.4.4 氯化钙浓度对微胶囊中花色苷包埋率的影响
    1.5 花色苷标准曲线的绘制
    1.6 花色苷包埋率计算方法
    1.7 胃肠模拟液中的释放试验
    1.8 花色苷释放度计算公式
    1.9 花色苷微胶囊稳定性测定
        1.9.1 自然光照对微胶囊稳定性的试验
        1.9.2 空气对微胶囊稳定性的试验
        1.9.3 保留率计算公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喷头孔径对花色苷包埋率的影响
    2.2 壁芯比对微胶囊中花色苷包埋率的影响
    2.3 海藻酸钠浓度对花色苷包埋率的影响
    2.4 氯化钙浓度对微胶囊中花色苷包埋率的影响
    2.5 花色苷在胃肠模拟液中的缓释
    2.6 微胶囊稳定性测定
        2.6.1 自然光照对微胶囊稳定性的影响
        2.6.2 空气对微胶囊稳定性影响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分光光度法测定黑米花青素方法的建立[J]. 刘长姣,郑霞,熊湘炜,王磊,朱珠.  粮食与油脂. 2019(01)
[2]热处理及贮藏温度对紫甘蓝花色苷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曹帅颖,李洋,何晨阳,王忠博,劳凤云,金光灿.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02)
[3]黑米花青素微胶囊制备的工艺研究[J]. 娄秋艳,孙汉巨,王鑫,章萍萍,谢玉鹏,张曼莉,王霄.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06)
[4]中国黑米花色苷研究现状及展望[J]. 王艳龙,石绍福,韩豪,刘新,李新生.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0(01)
[5]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J]. 周洁,王立,周惠明.  粮食与油脂. 2003(09)
[6]微胶囊控制释放作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J]. 武伟,谭龙飞,杨连生.  粮食与油脂. 2001(07)

博士论文
[1]紫甘薯花色苷提取工艺与组分分析及其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研究[D]. 韩永斌.南京农业大学 2007
[2]黑米抗氧化与降血脂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D]. 张名位.华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黑米花青素的组成、对益生菌和致病菌的活性研究[D]. 娄秋艳.合肥工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68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668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5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