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食品论文 >

β-环糊精包埋对玉米活性肽脱苦效果的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1 16:00
  玉米活性肽的苦味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文章采用β-环糊精包埋的方法去除玉米活性肽的苦味。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β-环糊精添加量、包埋温度、包埋时间和pH对玉米活性肽苦味值和包埋率的影响,确定4个因素的取值范围,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了β-环糊精包埋玉米活性肽去除苦味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β-环糊精的添加量0.78 g/g、包埋温度35.0 ℃、包埋时间44 min、pH7.0,在此条件下,玉米活性肽苦味值和包埋率的预测值分别1.72和80.56%,实际苦味值为1.70、包埋率为80.12%,相对误差分别为1.0%和0.6%,且包埋后的玉米活性肽仍保持其生物活性,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34.26%。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玉米活性肽试验室制备工艺流程
        1.3.2 β-环糊精包埋方法
        1.3.3 β-环糊精添加量对玉米活性肽脱苦效果的影响
        1.3.4 包埋温度对玉米活性肽脱苦效果的影响
        1.3.5 包埋时间对玉米活性肽脱苦效果的影响
        1.3.6 pH对玉米活性肽脱苦效果的影响
        1.3.7 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
    1.4 检测方法
        1.4.1 玉米活性肽苦味值的评价方法
        1.4.2 玉米活性肽包埋率的测定
        1.4.3 α-淀粉酶抑制率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β-环糊精添加量对玉米活性肽脱苦效果的影响
    2.2 包埋温度对玉米活性肽脱苦效果的影响
    2.3 包埋时间对玉米活性肽脱苦效果的影响
    2.4 pH对玉米活性肽脱苦效果的影响
    2.5 响应面试验
        2.5.1 响应面分析方案及结果
        2.5.2 响应面方差分析
        2.5.3 响应面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2.5.4 验证试验
    2.6 包埋后玉米活性肽抑制α-淀粉酶活性比较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对苯佐卡因水解速度的影响[J]. 焦姣,王高峰,张稳婵,鱼银虎,任琰晨,王鑫.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2]利用β-环状糊精脱除大米蛋白肽苦味研究[J]. 胡炜,张吉,刘鑫,谭春明,孙通.  检验检疫学刊. 2018(06)
[3]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阿胶低聚肽的脱苦效果研究[J]. 魏芳,周祥山,田守生,刘海峰,张建岭,郭晓飞,郭兴峰.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13)
[4]菜籽多肽微胶囊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 袁强,王玉梅,殷实,姚轶俊,鞠兴荣,王立峰.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07)
[5]玉米生物活性肽脱苦工艺技术研究[J]. 陆启明.  河南农业. 2017(25)
[6]甜叶菊毛状根绿原酸类化合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J]. 卢桃,尹忠平,彭大勇,朱娟娟,邹凯,刘泽波.  食品工业科技. 2017(08)
[7]白术、桂枝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及其包合物评价[J]. 相聪坤,张静宜,李佳佳,李春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7(01)
[8]酶法水解玉米蛋白粉制备玉米肽工艺条件优化[J]. 姜智旭.  食品工业. 2016(07)
[9]β-环糊精包合广藿香精油工艺研究[J]. 张丽敏,姜涛.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6(03)
[10]响应面优化鱿鱼须脱皮液胶原肽酶解工艺及抗氧化活性[J]. 罗春艳,吴杨阳,孙海燕,余辉,江旭华,陈小娥.  食品科学. 2016(21)

硕士论文
[1]大豆肽脱苦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D]. 李萍.济南大学 2014
[2]富含多肽的发芽糙米制备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 温焕斌.南京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19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719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c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