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人生观价值观论文_求关于我的人生观论文。

发布时间:2016-09-14 19:12

  本文关键词:人生观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求关于我的人生观论文

求关于我的人生观论文

论文 文艺作品

09-02-18  似流水云 发布

5个回答 时间 投票

  • 人生观价值观论文_求关于我的人生观论文。

    字克柔

    人生价值观是建立在世界观和生命观基础上随时调整人生方向的“罗盘”和“指南针”,不同的价值观成就不同的人生,人生的千差万别主要是门类繁多的价值观导致的,耶稣和佛陀的价值观成就了他们神佛的品质,希特勒的价值观成就了他魔鬼的品质,有人从政,有人经商,有人当牧师法师,有人成了大盗窃贼,这主要是他们不同的价值观成就的。
     价值观就是一种意识,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追求,许多人一辈子匆忙奔波最后一事无成,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或者说他们的价值观是混乱的,不确定的,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人生什么是最重要的,所以也不清楚人生的主次先后和轻重缓急,他们在随大流,东风大了跟东风,西风强了随西风,忙了一辈子,也没忙出一个所以然来。
     没有方向的人生是盲目的,没有价值观的人生是迷茫的,人生的苦恼和不幸主要的在于没有人生的方向和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来自对宇宙时空和生命的正确认识,所以,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生命观。
     对大千世界纷呈万象的认识和感悟使我们觉悟到宇宙中有一个超自然灵魂——上帝,也认识到宇宙是有序运行的,控制有序运行的力量就是道,一切的一切都在上帝的灵——道的掌控之中。我们同时知道宇宙中有36维空间,生命是不灭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站,人生只是生命的一次旅行,人生旅行的终点就是又一次生命旅行的起点,这个起点的好坏取决于人生到达终点时生命的品质,品质好的,可以去天国旅行,品质差的,就去生命的下层空间旅行。
    基于以上的世界观和生命观,生命禅院倡导的人生价值观是这样的。
     完善生命的反物质结构是人生的头等大事,生命是无限的,人生是有限的,人生奋斗一辈子所获得的有相的东西最终都是空的,只有获得的无相的东西才是实的。人死的时候能带走什么?金钱、名利、地位、有形财产一样也带不走,父母配偶子女也带不走,带走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修行修炼成就的生命的品质,从基督耶稣的教诲讲,就是积存在天国的财富,从佛陀的教诲讲,就是我们成就的正果。
     不惜一切代价完善生命的反物质结构,死后去生命的高层空间享受生命的永恒最有价值,为此,我们敬畏上帝、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走上帝的道,我们悟道、求道、证道、得道、守道;为此,我们聆听耶稣和佛陀的教诲,积极探索时空和生命的奥妙;为此,我们积德行善,努力偿还亏欠的一切人间债务,尽心了心,入世出世,超凡脱俗,勇敢攀登人生和生命的最高山峰;为此,我们积累功德,勤奋工作,努力积存财宝在天国;为此,我们努力了却尘缘,广结仙缘,越过苍茫,超越时空,将视野聚焦到千年界、万年界、极乐界,将有限的人生投射到无限的生命时空。
     除此之外,我们将人生当作一场游戏,单调也罢,复杂也罢,得到也罢,失去也罢,辉煌也罢,寂寥也罢,短命也罢,长寿也罢,富裕也罢,贫穷也罢,好也罢,赖也罢,反正人生是一次旅行,到站必须下车,活一天,就最大限度地追求自由,追求开心,追求快乐,追求无愧我生。
     对生命的原理明白的越早越好,或许明天就是人生的终点站,所以,活着的一天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不能虚度任何一寸光阴,决不能把宝贵的时光浪费在虚无飘渺的东西上
    关于"当代青年价值观"的调研报告<>
    软件学院:付初良 李经亮 范志都
    一,调查与思考
    根据一项有关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政治价值观,当代中国青年价值取向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其利益价值取向是"高效,公正,互利";其主要价值追求是"敏锐,乐观且理智地把握成才与择";其消费价值观是"求新,求变,求质量";但其价值行为表现是"身心失范以更复杂的方式表现出来".在金钱观上认同"金钱是生存资本,也是生活目标"与"富裕才是美德".在生存观上认为"物质至上与拜金主义不是批判性的词汇,而是实实在在生存哲学";在成就上认为"比尔.盖茨是人生的成功典范";在物质观上"名牌产品是青年一代是为之疯狂的物质清单";在人生处境上"由于感性的主宰, 容易陷入杂乱无章的困境中."
    上述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我国青年价值观的状况.反映了这一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多样化,个性化,体现自我追求,社会责任感比较淡薄,自我意识比较强,他们较多地关注自身发展和自我需要,较少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他们常处于欲望与情绪的边缘状态,但是他们在行为方式上,力求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合理,在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之间求认同,他们选择逃避现实,沉迷于网络空间,追求享乐生活,但这种逃避无法彻底, 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边缘主义"价值观,这种边缘主义价值观既是青年处于"文化场"上非主流地位的反映,由于注重自我感觉,在人生处境上受到感性的主宰, 容易陷入杂乱无章的困境中.
    我们认为,对我国价值观的研究和教育,应认识到青年价值观的多元性,多层次与多维性.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诸如历史与逻辑,抽象与具体相结合, 多学科的方法相统一,以保证了对青年价值观研究的深入性.我们要从多纬度科学审视当代我国青年的价值观,要强调对青年价值观的全面性探究.要以科学价值观为根据,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价值判断,我们应提出"青年价值建构"的追究思路,这对高校进行价值观教育具有先验的指导性意义,使价值观教育更完善更具有主动性与前瞻性.这样就有利于开启了青年价值观研究的新视角,并对于当下中国的"以德治国"提供深厚的理论支撑.
    二,审视与评判
    当代青年,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具有两面性,要正确地给以定位和评价.一方面,青年的青春活力中具有开放,创新,先锋和蓬勃的一面, 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意味着未来的任何一种可能的发展前景,是一个社会生机勃勃的象征和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不竭源泉;当青年带着一颗骚动的青春的心进入社会,如果将这种动力用得恰如其分,那么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将带着"前沿文化",给社会注入活力,对社会主流文化加以"反哺".另一方面,青年的反叛性,又称为青春期的逆反,叛逆,情绪化,反社会性等特性,极易形成一种社会不稳定的潜流,如果任其放纵,那么这种"潜流"可能逐渐发展为"负潮","暗流",这会腐蚀整个社会的理性智慧.所以说,对青年的价值观和文化道德的正负面影响,应充分估计和科学引导,尤其是价值观的科学有效的引导.
    应当承认,对21世纪中国青年的价值取向进行研究是有难度的,这个难度表现在如何动态把握青春思想价值问题,如何掌握预测的基本依据,如何看价值取向本身的多元化问题等.研究青年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观的内涵与关系是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思想价值观的前提与基础.我们试图从以下两个角度审视青年价值取向:
    (一)审视角度
    第一,中国近现代史以来的影响
    从中国近现代史以来的价值观的角度审视它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是科学考察青年价值观的必然需要,中国青年价值观在近现代史以来演变的总体态势, 构成了青年价值观未来发展的内在的历史的前提.回顾历史,近代史以来,中国青年在救国救亡与民族发展的主题下,无论在"民族意识"的觉醒,"现代文明意识"的形成还是"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选择,都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国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虽然这一主导价值取向在中国青年中有一个矛盾斗争中不断扩展的过程,也有一个受到各种思潮影响而出现偏向的过程,但总体来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青年所追求的理想基本没有改变,青年的价值观的核心与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获得统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逐步体现出一种"高度分化,走向整合"的基本轨迹,这与以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社会主义实绩对青年的影响分不开的,从不同程度上表现出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价值的认同,对邓小理论的认同等,外加上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凝聚作用.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中国青年在求知,求职,婚恋,消费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说价值自身就是一个充分实效性的概念,相对稳定,又绝对多变,时代变化了,价值观念也必然发生变化,呈现出价值观充分展开的历史丰富性和高度分化.
    第二,当代西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
    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可逆性,借互联网之技术快速传递着当代世界各国的价值观,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这是我国青年在未来发展可"资"借鉴的并接受"辐射"的重要外在影响因素.现代化发达国家的价值观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来未来的中国青年的价值观的发展方向.西方国家的青年的价值观的特征有:在社会与个体之间求共识,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合理,在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之间求认同等.似乎可以说,世界各国青年的价值观念在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生存与发展之间,逐渐形成一种更加理性的认识和成熟于上一代人的群体的性格特征.根据笔者对在校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等系列的心理普查中发现,青年的价值观的理性成份与情绪稳定性呈现一种正相关,并且稳定性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即青年的情绪稳定状态一年比一年稳定.这样的结果如果溯源到思想根源的层面的话,应该是当代青年的价值观的日渐求实的理性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上述世界青年的价值观的特征.
    我们研究全球一体化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要建立在中外价值观演变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并且将他们的合理性的东西加以延伸和发展,同时要看到它的相对性与局限性.这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与行为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在研究青年的价值观的取向,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 那就是网络生存.网络生存方式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力很大.我们可以从研究和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年的行为映射出来的西方青年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思潮在价值观念上的反映.如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承诺;不为健康牺牲嗜好;不停止幻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懒得存钱;白天不如晚上好;养宠物不养小孩;把怀疑精神奉为上帝;冲动;冒险;浪漫;性感;悠闲;安逸;无定性;对物质痴迷与"嗜爱"等.我们知道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趋势,网络是参与全球化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但网络化打破了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屏蔽",进入网络意味着进入世界文化道德领域,这对于中国青年而言,价值观的融合和碰撞是自然而然的.
    所以说,网络是一个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思潮的传播通道,我们可以不赞成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但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不能无视它对我国青年的影响.
    第三,青年价值观自身的特性
    青年价值观自身特性与青年的特点息息相关.青年价值观体现出青春活力和朝气,即便开放性,先锋性与批判性,也表现出青春期的不稳定性,非均衡性与不确定性,情绪性等特点.首先,青年在网络时代,以开放的态度在时代前沿阵地"披沙淘金"的精神,网络所带来的变化极大地拓展了青年的视野,对他们的价值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使他们意识到在新世纪中保持生力军的地位的前提就是拥有知识与信息,虽然在我国青年群体分布中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使他们的价值观有不均衡的一面,但青年在社会急剧变化的环境中,必需先学会认识世界和认识现实.虽然全球性的消费主义浪潮会腐蚀青年的先锋意识,全球的风险与威胁就摆在面前, 我们不能忽视与世界接轨所带来的风险,但也不会因受到西方国家的主导价值观的影响,我国青年不会因它温和化而真正丧失它的批判色彩.其次,青春期特有的生理特点,青年血气方刚的一代,常未尝真正搏击,倒是先有了摄人心魄的姿态,易于情绪化和冲动,行为容易偏激出轨;再次,青春年少,多半求新求变,"今日风行一时,或许明日黄花",所以青年的价值观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只能是相对而言.
    (二)评判角度
    第一,与社会磨合与调适仍是主流
    当代中国青年个人与社会的磨合与调适仍是价值观走向的主流.随着中国青年对"激进个人主义"的反思和对"抽象的集体主义"的放弃,随着整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绩感染而给他们带来心智的成熟,青年与社会的尖锐矛盾逐渐成为历史.青年与社会的冲突与调适表现为"边缘与主流"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体现在个人与社会互动过程中,表现在人生态度上是"现实主义"与"功利主义"地接受现实的驱使又不跟现实"较劲",求生存成为青年的一种理性的选择,他们就在社会与个体之间求一种共识,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一种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一种合理性.但在生活方式上,青年陶醉与迷恋的往往是多样化和"失序"的东西,因此处于欲望与情绪的边缘状态,他们比父辈更早熟,很早就对各种压力(就学,就业,经济等压力)感到担心或恐惧,不想重蹈父辈的覆辙,他们抛弃"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等的价值取向,他们害怕物质匮乏,追求物质享受,他们逃避社会责任,追求自我价值,形成一种"边缘主义"价值观,这使青年处于"文化场"上非主流地位,使他们的总体生活方式写照表现为行为边缘,情感边缘,观念边缘,趣味边缘.
    第二,与社会互动态势主动与外显
    技术与文明的发展给社会与青年之间的价值观念的互动关系呈现良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两者之间剧烈的矛盾得以调和与转换.时值21世纪的青年之叛逆性与激进精神在逐渐收敛,反而在接受反映时代潮流的主导价值观的辐射与调控;同时主导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吸纳青年价值观的积极成分,社会因"文化反哺"而走向年轻化和科学化."文化反哺"重要内容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带着"前喻文化",把青年与社会都带到了互相学习的良性的"互动场",它打破了传统社会" 长者为尊"的固定思维格局,给青年与主流社会重新定位,这一技术优势容易消耗青年过剩的旺盛精力,并使这些剩余精力转化为有益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对抗,并转化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文化反哺"的主阵地还表现在商品文化,商品文化既传达着时代气息又为追求利润进行的理性设计包装的结果,青年最容易成为这一成果下寻找感觉的代言人,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青年的"离经叛道",而使之接受主导价值成为可能和现实.反过来主导价值观要保持引领潮流的地位也越来越注意吸引青年价值的先进成份,比如生活方式的高品位,商品的高质量,多样化.二者的互动的趋势日益呈现"外显"趋势与主动的态势.
    第三,与世界趋近与背离并存的趋势
    信息全球化使当代青年睁眼看世界有了便捷的渠道,即通过互联网来学习多元的世界文化,互联网为人们开辟一个新的学习新文化的界面,世界文化因此相融与碰撞并逐渐趋近.这在价值观上表现为:一是物质观的现实性与理智的相似性;二是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三是生活方式的求新求变与多样;四是身心健康失范的原因之复杂性.然而中国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中国青年价值观在对未来的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与政治观念的影响有别于西方青年.受到西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的中国当代青年有与之趋近的一面,也有相背离的一面.我们可以分析两者的不同社会根源,我们认为,导致世界各国的青年的价值观的变化与发展的最主要的差异和背离的原因,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对发展中国家的青年来说,可能面临的问题在于它夹带着"消费主义"与对贫困的恐惧的复杂心理下步入现代化,而对发达国家的青年而言,他们直接要面临的是后现代主义的种种困惑.面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影射的结果,即多元差异性;主张无中心,强调边缘化;反对整体性和宏大叙事,强调断裂与差异;反对基础模式,强调平面化;反对意义的先验控制.当西方青年的生活方式与后现代的结盟,对大众狂欢,个个欢乐,及时感受与追求多样化之潜流的一种赞许,对他者的神往,对快感的迷恋,对刺激的分享,对自我意志的崇拜,已是一种强势的文化狂潮,在文化商品,文化产业与文化价值方面形成的关联性意义是摧枯拉朽的,使得西方青年更多的是看到新事物,视而不见文明的废墟与传统的训诫,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颓废的一面.
    三,科学的价值观
    由于青年是未来和希望的象征,他们充满青春活力和美好的想象力,他们的价值观事实上直接关系到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关系到国家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和社会的明天,所以价值观是青年成长中的核心的部分,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因此,引导青年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一种价值观的是否科学,正确,先进,归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和需要,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和人类主体利益相一致.在国际国内激烈复杂的价值观冲突面前,注意分清各种不同的价值观,特别分清科学与先进的价值观,正确与错误的价值观和界限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正确的,先进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它所包含的全部信念,信仰,理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去争取实现人类最彻底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应大力加强对青年价值观的研究与引导.
    参考文献
    1,方立天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 《光明日报》1999年10月12日第4版
    2,刘先义 《社会价值体系:青年研究的理论支点》 《青年研究》 1999年第7期
    3,陈 强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中国高教研究》 2001年第1期
    4,曹 群 《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社会化》 《中国高教研究》 2001年第6期
    5,曹劲松 《人格塑造--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点》《思想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6,曹思文 《当代青年人生价值取向》 1991年8月第1版

    09-07-13 | |

    评论读取中....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 人生观价值观论文_求关于我的人生观论文。

    nk0205

    人与动物的显著区别是在思想,而人的思想的核心便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们作为人们思想的总开关,指导支配人的一切行为活动。
    世界观(亦称“宇宙观”),通常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根本看法。世界观不同,表现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改变是一种根本的改变。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我们党把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最具体、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以及我们认识世界和世界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这一思想路线和科学的世界观,做到在实践的基础上,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尊重客观规律,注重调查研究,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总结经验,使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唯物而辩证地统一起来。正如邓小平所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得的一切胜利,得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不但中央、省委……,就是一个工厂……,也都要实事求是,都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想问题、办事情。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价值的内涵非常丰富,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价值,还有综合性、复杂的价值,如人的价值(或称人生价值);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者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所谓区别就是表现在所指的内涵和范围的不同,世界观面对的是整个世界,人生观面对的是社会人生的领域,价值观则更进一步,指人在个人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同时,三者之间也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一方面,世界观支配和指导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人生观、价值观又反过来制约、影响世界观。
    何谓人生目的?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生主体,对“人为什么活着”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个人在实践关于自身行为的基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记得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记者到我国某贫困地区采访,碰到一个放牛娃,就问他:“你每天放牛是为了什么?”答:“为了讨个媳妇”问:“讨媳妇为了什么?”答:“生娃”问:“生娃干什么?”答:“放牛。”这个典型事例就明显地反映了人生目的问题。下面大家用五分钟时间考虑一下自己的人生目的;用简单的语词写出来。请同学到黑板写出来。分析归纳评讲如下:
    1、光宗耀族型:为家人而做事,这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一种人生活法,考取功名,为家族争光;封妻荫子。缺陷:迷失自我,看不到自己的价值。
    2、为国争光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总理)许多运动健儿、留学回国人员(“海归派”)。最崇高,理想型,人数较少。
    3、为自己活着:为自己将来美好的前程:好房子、车子、妻子、孩子、票子。人数可能最多,也是应当重点教育的对象。这类人倒是没有丧失自我,但过于自私,成就不了大事。
    4、为他人活着:焦裕禄式人物、雷锋。

    09-08-22 | |

    评论读取中....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 人生观价值观论文_求关于我的人生观论文。

    啊啊洒洒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无论是社会生产力,还是代表历史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革命,其主体都是人民群众。正是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正是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民群众的社会革命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为人类社会发展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从社会历史进程来看,人民群众是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社会中进行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存在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里,劳动人民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压抑,创造历史的作用受到限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广大劳动人民发挥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社会前提。人民群众从被剥削、压迫和奴役的地位上解放出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意味着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从而大大激发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历史主动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尽管我们走过的道路并不太平坦,历经曲折和磨难,但正是因为人民相信共产党、相信社会主义、支持党和政府,我们才战胜了一切困难和挫折,克服了我们自身工作的缺点和失误,使我们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5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这充分说明,人民群众一旦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就会焕发出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实基础和力量源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变,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成为我国历史上发展最快,人民生活改善最大的时期,人民群众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党的威望进一步提高。我们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总是满腔热情地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邓小平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在20多年改革发展的历程中,人民群众的支持,使我们经受住了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沿着既定目标胜利前进。历史实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成就,都是全体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也是靠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的,人民群众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
    我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指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社会事务。我国的社会制度决定了人民群众在我国社会中的主人翁地位和根本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不仅为我国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发展所证明,而且由国家根本大法所明确规定。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忠实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实践证明,忠实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有力量的根本原因。在今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必须始终坚持为绝大多数人民谋利益,保证我们的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09-09-12 | |

    评论读取中....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 人生观价值观论文_求关于我的人生观论文。

    nk0204

    深知没有梦想对于每个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如同无头苍蝇似的到处碰壁。很多人现代社会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发展很快,很难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一个长期的规划。佛家有云:“缘自性空”、“空无自性”。的确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更新换代发展非常快。如果如我们柔弱的个体,不加紧自己的脚步,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将很难有一个长足的进步。

     而有一份长期稳定的规划是有必要的。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柔弱个体对抗变幻莫测的世界的一种不变的工具。中国人讲究以“不变应万变”,因此更加就需要有一份稳定的职业生涯规划了。其次,稳定性的追求是符合人性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科学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应该是没有宗教的。但现代社会宗教的不断发展,信众的不断增加导致了马克思思想的直接破产。为什么在科学不断发展人类认识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还是有如此之多的人信仰宗教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宗教提供了人一个稳定性的追求和信仰。

     那么对于在校大学生该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呢?众所周知,职业生涯包括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对于在校大学生,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晓自己的优点、缺点等等。另外在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完备的认识的时候要明确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目标,通过目标的明确要找准自己日后的社会地位定位,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能力,并对当代社会对自己的职业的要求和职业本身的发展前景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针对我个人而言,在人际关系当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福柯有一著名的“用行动去证实自己”理论,提出的就是一个话语平台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必须懂得找准自己的角色。通过独善其身来达到一个更高的话语平台。未来,是靠自已去打拼的。这句话我相信很多都听说过。如何把职业生涯规划好呢,当然计划虽好,随时可能会遭遇一些问题,我们要随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金融风暴加大了我们的就业压力,缩小了我们的就业面,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企业、公司、厂矿而言,如何体现 “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有了压力,才会有前进的动力。

     我是一个职业学院学习数控技术的专科生,(平时)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成为有用之才,性格外向、开朗、活泼,业余时间爱交友、听音乐、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喜欢看散文,尤其爱看杂志类的书籍,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亲人、朋友、教师关爱,喜欢创新,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但缺乏毅力、恒心,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以致一直不能成为尖子生,有时多愁善感,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但身高上缺乏自信心,且害怕别人在背后评论自己。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恒心不够,但可凭借那份积极向上的热情鞭策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培养起来,充分利用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庞大亲友团的优势,真心向同学、老师、朋友请教,及时指出自存存在的各种不同并制定出相应计划以针对改正。经常锻炼,增强体质,以弥补海拔不够带来的负面影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定位应注意:① 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② 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③ 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④ 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本人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看法:


     1、职业规划肯定要有,但是我觉得职业规划不可能现在就定下来,周围的环境随时在变,而且自己随着不断的成熟和接触不同的东西,也会变。我以前想当官,后来想当外企白领,现在想创业,所以我觉得这个很难就定下来,更何况是在校大学生,没有任何社会阅历,谈这个就似乎有点纸上谈兵。

      2、但是,虽然可能没有成型的职业规划,但是我觉得每个阶段的前进方向和短期目标要有,比如这段时间我要练好英语听力到什么水平,我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没有努力的方向和短期的目标,那容易虚度光阴。

      3、如果我是学生,我可能想听一些别人成功的案例,和为什么别人能取得成功,虽然每个人走的路不同,但是我想有些成功的共同点是相同的,那我作为一个学生,就可以从中学到一辈子受益的美德和优点。


     自我分析小结:

     哲学最大的悲哀是创设了“自我”,而人类最大的悲哀是强化了“自我”。

     “生有涯,而学无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是一个在海滩上拾石子的人,偶尔拾到了一两块石头,但真理的海洋尚未被我们发现。”

     我要加强不断学习,而另外一个主要限制点就是在不断学习的同时加强自己的身体锻炼,我身体很弱,从小就体弱多病。于大一还上了在成都住了一个多月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有必要加强身体锻炼,加强营养。

    09-10-10 | |

    评论读取中....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 人生观价值观论文_求关于我的人生观论文。

    储藏室

    人生价值观是建立在世界观和生命观基础上随时调整人生方向的“罗盘”和“指南针”,不同的价值观成就不同的人生,人生的千差万别主要是门类繁多的价值观导致的,耶稣和佛陀的价值观成就了他们神佛的品质,希特勒的价值观成就了他魔鬼的品质,有人从政,有人经商,有人当牧师法师,有人成了大盗窃贼,这主要是他们不同的价值观成就的。
    价值观就是一种意识,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追求,许多人一辈子匆忙奔波最后一事无成,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或者说他们的价值观是混乱的,不确定的,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人生什么是最重要的,所以也不清楚人生的主次先后和轻重缓急,他们在随大流,东风大了跟东风,西风强了随西风,忙了一辈子,也没忙出一个所以然来。
    没有方向的人生是盲目的,没有价值观的人生是迷茫的,人生的苦恼和不幸主要的在于没有人生的方向和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来自对宇宙时空和生命的正确认识,所以,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生命观。
    对大千世界纷呈万象的认识和感悟使我们觉悟到宇宙中有一个超自然灵魂——上帝,也认识到宇宙是有序运行的,控制有序运行的力量就是道,一切的一切都在上帝的灵——道的掌控之中。我们同时知道宇宙中有36维空间,生命是不灭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站,人生只是生命的一次旅行,人生旅行的终点就是又一次生命旅行的起点,这个起点的好坏取决于人生到达终点时生命的品质,品质好的,可以去天国旅行,品质差的,就去生命的下层空间旅行。
    基于以上的世界观和生命观,生命禅院倡导的人生价值观是这样的。
    完善生命的反物质结构是人生的头等大事,生命是无限的,人生是有限的,人生奋斗一辈子所获得的有相的东西最终都是空的,只有获得的无相的东西才是实的。人死的时候能带走什么?金钱、名利、地位、有形财产一样也带不走,父母配偶子女也带不走,带走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修行修炼成就的生命的品质,从基督耶稣的教诲讲,就是积存在天国的财富,从佛陀的教诲讲,就是我们成就的正果。
    不惜一切代价完善生命的反物质结构,死后去生命的高层空间享受生命的永恒最有价值,为此,我们敬畏上帝、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走上帝的道,我们悟道、求道、证道、得道、守道;为此,我们聆听耶稣和佛陀的教诲,积极探索时空和生命的奥妙;为此,我们积德行善,努力偿还亏欠的一切人间债务,尽心了心,入世出世,超凡脱俗,勇敢攀登人生和生命的最高山峰;为此,我们积累功德,勤奋工作,努力积存财宝在天国;为此,我们努力了却尘缘,广结仙缘,越过苍茫,超越时空,将视野聚焦到千年界、万年界、极乐界,将有限的人生投射到无限的生命时空。
    除此之外,我们将人生当作一场游戏,单调也罢,复杂也罢,得到也罢,失去也罢,辉煌也罢,寂寥也罢,短命也罢,长寿也罢,富裕也罢,贫穷也罢,好也罢,赖也罢,反正人生是一次旅行,到站必须下车,活一天,就最大限度地追求自由,追求开心,追求快乐,追求无愧我生。
    对生命的原理明白的越早越好,或许明天就是人生的终点站,所以,活着的一天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不能虚度任何一寸光阴,决不能把宝贵的时光浪费在虚无飘渺的东西上
    关于"当代青年价值观"的调研报告<>
    软件学院:付初良 李经亮 范志都
    一,调查与思考
    根据一项有关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政治价值观,当代中国青年价值取向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其利益价值取向是"高效,公正,互利";其主要价值追求是"敏锐,乐观且理智地把握成才与择";其消费价值观是"求新,求变,求质量";但其价值行为表现是"身心失范以更复杂的方式表现出来".在金钱观上认同"金钱是生存资本,也是生活目标"与"富裕才是美德".在生存观上认为"物质至上与拜金主义不是批判性的词汇,而是实实在在生存哲学";在成就上认为"比尔.盖茨是人生的成功典范";在物质观上"名牌产品是青年一代是为之疯狂的物质清单";在人生处境上"由于感性的主宰, 容易陷入杂乱无章的困境中."
    上述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我国青年价值观的状况.反映了这一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多样化,个性化,体现自我追求,社会责任感比较淡薄,自我意识比较强,他们较多地关注自身发展和自我需要,较少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他们常处于欲望与情绪的边缘状态,但是他们在行为方式上,力求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合理,在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之间求认同,他们选择逃避现实,沉迷于网络空间,追求享乐生活,但这种逃避无法彻底, 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边缘主义"价值观,这种边缘主义价值观既是青年处于"文化场"上非主流地位的反映,由于注重自我感觉,在人生处境上受到感性的主宰, 容易陷入杂乱无章的困境中.
    我们认为,对我国价值观的研究和教育,应认识到青年价值观的多元性,多层次与多维性.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诸如历史与逻辑,抽象与具体相结合, 多学科的方法相统一,以保证了对青年价值观研究的深入性.我们要从多纬度科学审视当代我国青年的价值观,要强调对青年价值观的全面性探究.要以科学价值观为根据,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价值判断,我们应提出"青年价值建构"的追究思路,这对高校进行价值观教育具有先验的指导性意义,使价值观教育更完善更具有主动性与前瞻性.这样就有利于开启了青年价值观研究的新视角,并对于当下中国的"以德治国"提供深厚的理论支撑.
    二,审视与评判
    当代青年,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具有两面性,要正确地给以定位和评价.一方面,青年的青春活力中具有开放,创新,先锋和蓬勃的一面, 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意味着未来的任何一种可能的发展前景,是一个社会生机勃勃的象征和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不竭源泉;当青年带着一颗骚动的青春的心进入社会,如果将这种动力用得恰如其分,那么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将带着"前沿文化",给社会注入活力,对社会主流文化加以"反哺".另一方面,青年的反叛性,又称为青春期的逆反,叛逆,情绪化,反社会性等特性,极易形成一种社会不稳定的潜流,如果任其放纵,那么这种"潜流"可能逐渐发展为"负潮","暗流",这会腐蚀整个社会的理性智慧.所以说,对青年的价值观和文化道德的正负面影响,应充分估计和科学引导,尤其是价值观的科学有效的引导.
    应当承认,对21世纪中国青年的价值取向进行研究是有难度的,这个难度表现在如何动态把握青春思想价值问题,如何掌握预测的基本依据,如何看价值取向本身的多元化问题等.研究青年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观的内涵与关系是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思想价值观的前提与基础.我们试图从以下两个角度审视青年价值取向:
    (一)审视角度
    第一,中国近现代史以来的影响
    从中国近现代史以来的价值观的角度审视它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是科学考察青年价值观的必然需要,中国青年价值观在近现代史以来演变的总体态势, 构成了青年价值观未来发展的内在的历史的前提.回顾历史,近代史以来,中国青年在救国救亡与民族发展的主题下,无论在"民族意识"的觉醒,"现代文明意识"的形成还是"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选择,都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国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虽然这一主导价值取向在中国青年中有一个矛盾斗争中不断扩展的过程,也有一个受到各种思潮影响而出现偏向的过程,但总体来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青年所追求的理想基本没有改变,青年的价值观的核心与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获得统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逐步体现出一种"高度分化,走向整合"的基本轨迹,这与以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社会主义实绩对青年的影响分不开的,从不同程度上表现出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价值的认同,对邓小理论的认同等,外加上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凝聚作用.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中国青年在求知,求职,婚恋,消费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说价值自身就是一个充分实效性的概念,相对稳定,又绝对多变,时代变化了,价值观念也必然发生变化,呈现出价值观充分展开的历史丰富性和高度分化.
    第二,当代西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
    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可逆性,借互联网之技术快速传递着当代世界各国的价值观,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这是我国青年在未来发展可"资"借鉴的并接受"辐射"的重要外在影响因素.现代化发达国家的价值观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来未来的中国青年的价值观的发展方向.西方国家的青年的价值观的特征有:在社会与个体之间求共识,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合理,在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之间求认同等.似乎可以说,世界各国青年的价值观念在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生存与发展之间,逐渐形成一种更加理性的认识和成熟于上一代人的群体的性格特征.根据笔者对在校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等系列的心理普查中发现,青年的价值观的理性成份与情绪稳定性呈现一种正相关,并且稳定性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即青年的情绪稳定状态一年比一年稳定.这样的结果如果溯源到思想根源的层面的话,应该是当代青年的价值观的日渐求实的理性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上述世界青年的价值观的特征.
    我们研究全球一体化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要建立在中外价值观演变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并且将他们的合理性的东西加以延伸和发展,同时要看到它的相对性与局限性.这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与行为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在研究青年的价值观的取向,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 那就是网络生存.网络生存方式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力很大.我们可以从研究和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年的行为映射出来的西方青年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思潮在价值观念上的反映.如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承诺;不为健康牺牲嗜好;不停止幻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懒得存钱;白天不如晚上好;养宠物不养小孩;把怀疑精神奉为上帝;冲动;冒险;浪漫;性感;悠闲;安逸;无定性;对物质痴迷与"嗜爱"等.我们知道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趋势,网络是参与全球化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但网络化打破了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屏蔽",进入网络意味着进入世界文化道德领域,这对于中国青年而言,价值观的融合和碰撞是自然而然的.
    所以说,网络是一个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思潮的传播通道,我们可以不赞成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但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不能无视它对我国青年的影响.
    第三,青年价值观自身的特性
    青年价值观自身特性与青年的特点息息相关.青年价值观体现出青春活力和朝气,即便开放性,先锋性与批判性,也表现出青春期的不稳定性,非均衡性与不确定性,情绪性等特点.首先,青年在网络时代,以开放的态度在时代前沿阵地"披沙淘金"的精神,网络所带来的变化极大地拓展了青年的视野,对他们的价值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使他们意识到在新世纪中保持生力军的地位的前提就是拥有知识与信息,虽然在我国青年群体分布中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使他们的价值观有不均衡的一面,但青年在社会急剧变化的环境中,必需先学会认识世界和认识现实.虽然全球性的消费主义浪潮会腐蚀青年的先锋意识,全球的风险与威胁就摆在面前, 我们不能忽视与世界接轨所带来的风险,但也不会因受到西方国家的主导价值观的影响,我国青年不会因它温和化而真正丧失它的批判色彩.其次,青春期特有的生理特点,青年血气方刚的一代,常未尝真正搏击,倒是先有了摄人心魄的姿态,易于情绪化和冲动,行为容易偏激出轨;再次,青春年少,多半求新求变,"今日风行一时,或许明日黄花",所以青年的价值观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只能是相对而言.
    (二)评判角度
    第一,与社会磨合与调适仍是主流
    当代中国青年个人与社会的磨合与调适仍是价值观走向的主流.随着中国青年对"激进个人主义"的反思和对"抽象的集体主义"的放弃,随着整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绩感染而给他们带来心智的成熟,青年与社会的尖锐矛盾逐渐成为历史.青年与社会的冲突与调适表现为"边缘与主流"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体现在个人与社会互动过程中,表现在人生态度上是"现实主义"与"功利主义"地接受现实的驱使又不跟现实"较劲",求生存成为青年的一种理性的选择,他们就在社会与个体之间求一种共识,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一种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一种合理性.但在生活方式上,青年陶醉与迷恋的往往是多样化和"失序"的东西,因此处于欲望与情绪的边缘状态,他们比父辈更早熟,很早就对各种压力(就学,就业,经济等压力)感到担心或恐惧,不想重蹈父辈的覆辙,他们抛弃"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等的价值取向,他们害怕物质匮乏,追求物质享受,他们逃避社会责任,追求自我价值,形成一种"边缘主义"价值观,这使青年处于"文化场"上非主流地位,使他们的总体生活方式写照表现为行为边缘,情感边缘,观念边缘,趣味边缘.
    第二,与社会互动态势主动与外显
    技术与文明的发展给社会与青年之间的价值观念的互动关系呈现良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两者之间剧烈的矛盾得以调和与转换.时值21世纪的青年之叛逆性与激进精神在逐渐收敛,反而在接受反映时代潮流的主导价值观的辐射与调控;同时主导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吸纳青年价值观的积极成分,社会因"文化反哺"而走向年轻化和科学化."文化反哺"重要内容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带着"前喻文化",把青年与社会都带到了互相学习的良性的"互动场",它打破了传统社会" 长者为尊"的固定思维格局,给青年与主流社会重新定位,这一技术优势容易消耗青年过剩的旺盛精力,并使这些剩余精力转化为有益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对抗,并转化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文化反哺"的主阵地还表现在商品文化,商品文化既传达着时代气息又为追求利润进行的理性设计包装的结果,青年最容易成为这一成果下寻找感觉的代言人,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青年的"离经叛道",而使之接受主导价值成为可能和现实.反过来主导价值观要保持引领潮流的地位也越来越注意吸引青年价值的先进成份,比如生活方式的高品位,商品的高质量,多样化.二者的互动的趋势日益呈现"外显"趋势与主动的态势.
    第三,与世界趋近与背离并存的趋势
    信息全球化使当代青年睁眼看世界有了便捷的渠道,即通过互联网来学习多元的世界文化,互联网为人们开辟一个新的学习新文化的界面,世界文化因此相融与碰撞并逐渐趋近.这在价值观上表现为:一是物质观的现实性与理智的相似性;二是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三是生活方式的求新求变与多样;四是身心健康失范的原因之复杂性.然而中国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中国青年价值观在对未来的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与政治观念的影响有别于西方青年.受到西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的中国当代青年有与之趋近的一面,也有相背离的一面.我们可以分析两者的不同社会根源,我们认为,导致世界各国的青年的价值观的变化与发展的最主要的差异和背离的原因,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对发展中国家的青年来说,可能面临的问题在于它夹带着"消费主义"与对贫困的恐惧的复杂心理下步入现代化,而对发达国家的青年而言,他们直接要面临的是后现代主义的种种困惑.面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影射的结果,即多元差异性;主张无中心,强调边缘化;反对整体性和宏大叙事,强调断裂与差异;反对基础模式,强调平面化;反对意义的先验控制.当西方青年的生活方式与后现代的结盟,对大众狂欢,个个欢乐,及时感受与追求多样化之潜流的一种赞许,对他者的神往,对快感的迷恋,对刺激的分享,对自我意志的崇拜,已是一种强势的文化狂潮,在文化商品,文化产业与文化价值方面形成的关联性意义是摧枯拉朽的,使得西方青年更多的是看到新事物,视而不见文明的废墟与传统的训诫,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颓废的一面.
    三,科学的价值观
    由于青年是未来和希望的象征,他们充满青春活力和美好的想象力,他们的价值观事实上直接关系到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关系到国家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和社会的明天,所以价值观是青年成长中的核心的部分,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因此,引导青年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一种价值观的是否科学,正确,先进,归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和需要,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和人类主体利益相一致.在国际国内激烈复杂的价值观冲突面前,注意分清各种不同的价值观,特别分清科学与先进的价值观,正确与错误的价值观和界限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正确的,先进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它所包含的全部信念,信仰,理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去争取实现人类最彻底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应大力加强对青年价值观的研究与引导.
    参考文献
    1,方立天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 《光明日报》1999年10月12日第4版
    2,刘先义 《社会价值体系:青年研究的理论支点》 《青年研究》 1999年第7期
    3,陈 强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中国高教研究》 2001年第1期
    4,曹 群 《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社会化》 《中国高教研究》 2001年第6期
    5,曹劲松 《人格塑造--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点》《思想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6,曹思文 《当代青年人生价值取向》 1991年8月第1版

    10-03-26 | |

    评论读取中....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人生观价值观论文_求关于我的人生观论文。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 相似问题

  • 求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论文.1
  • 论文《我的人生观或价值观》该怎么写?7
  •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论文怎么写 ?10
  • 日语介绍我的人生观3
  • 求关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心态的人生3
  • 更多 相关问题

  • 请客观公正的人生观谈谈哈弗H6怎么样1
  • 你的人生观如何?2
  • 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分别是什么?3
  • 论文《我的人生观或价值观》该怎么写?7
  • 有没有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文章!2
  • 精华知识

  • 【屠龙有术:为什么你穷?为什么你不受欢迎?】29
  • 王宝强,名利双收,为何还是留不住马蓉的心?16
  • 男女之间有纯友谊吗?11
  • 最好的回报,便是投资你自己27
  • 今日中元节,你可知它的核心含义?10
  • 更多  

  • 赚钱就是爱国!真假爱国的经济学分析38
  • 真正决定人生高度的,是你做事的速度24
  • 怎么五年从员工升迁成老总?3
  • 王宝强被劈腿非偶然,这些苗头不能有8
  • 我好不好看,关你啥事22

  •   本文关键词:人生观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5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115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a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