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基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宝鸡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6-03-15 08:39

第一章   导   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主要原因有劳动者掌握的技能水平、受教育水平以及素质水平,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了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的合理、有序性。经过农村职业技术的培训,有助于农村劳动力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成为熟练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增加其就业的机会,并增强其职业稳定性,从而提高劳务收益。农村职业技术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水平以及就业技能水平,因而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上述原因,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确定为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要求“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 年)》中提出“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加强西部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机制的发展”;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重申“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 


2.1  基本概念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第一次研究了二元经济结构,1954  年,他发表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文章归纳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来源,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小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种劳动力的转移也会随着差异的消失而逐渐消失。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者拉尼斯以及费景汉就刘易斯提出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补充,他们认为农村劳动力实现合理、有序的转移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耕种;第二,农业耕种由于机械设备、劳作方法的提高效率逐渐升高,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少,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加;第三阶段,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顺利转移到城市,农业生产率和工业的生产率均衡。通过上述理论可以看出,在二元经济结构中,农村农业耕种效率的提升,农业劳动力需求以及劳动力成本的降低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的转移。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的实际情况与这种理论模型相符,所以该理论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2.2  理论依据

人力资本理论的要点如下:(1)在相应的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劳动者所具备的技术、能力和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2)教育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人们应对经济环境变化,促进经济持续性增长的作用;(3)分析了现代化经济增长与教育的内部交互及其联系规律,指出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则,并主张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建立现代经济增长与现代教育理论并付诸实施;教育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是基于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的关系以及教育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4)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这种影响取决于经济增长,不是所有的教育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动态发展的过程实现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章   宝鸡市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及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动作用 .................. 10 

3.1  宝鸡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 .......... 10 
3.2  宝鸡市农村职业教育现状 ..................... 11 
3.3  宝鸡市农村职业教育推动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 12
第四章   宝鸡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 16 
4.1  宝鸡市农村劳动力现状 .............. 16 
4.2  宝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 17
4.3  宝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技能现状 ......................... 19
第五章   宝鸡市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 22 
5.1  农民对职业教育存在歧视态度 .................. 22 
5.2  政府投入少,教学条件落后 ......................... 22 
5.3  专业技能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 22
5.4  实践技能与职业要求差距大 .................. 25
5.5  县域职业教育资源缺少统筹发展 ......................... 25

第七章   基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宝鸡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7.1  更新职业教育观念

找出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中存在问题根源,克服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也是实现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根本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必须长期面临的复杂问题,政府已经通过立法突出和强化义务教育的地位,更要在已有教育资源基础上,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机构,统筹做好职业教育发展工作,有步骤、有侧重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培养学生树立“人人能成才”、“行行出状元”、“尚一技之长、凭能力不唯学历”的成才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要凝聚全社会理解、关注,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培养造就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基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宝鸡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7.2  发挥政府的服务作用

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农村职业教育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建设等各个方面参与经费投入,缓解政府经费压力,对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单位,在财政税收和诚信贷款等方面予以适当照顾。鼓励建立和公办对应的民办农村职业教育基地,提供符合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教学条件。鼓励用人单位购买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成果,探索建立用人单位适度补偿教育成本机制。鼓励社会资源和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地方财政税收应对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和帮扶对接经营收入上进行适当减免。  另外,接受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就其本身而言就是终身受益者,在接受教育的权力时,也要承担起分摊部分教育消费的责任。农村劳动力根据其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实际情况,承担不同额度的部分教育费用。政府在监督和管理这笔经费时,要兼顾教育成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的经济状况,对职业教育学费进行适当优惠,提供“减免”学费的渠道。对已形成教育和就业对接的个人,允许先接受教育,然后付费的办法进行,即先享受教育资源,在就业后获取的劳动报酬中逐月返还;对经济困难的个人,可通过小额贷款、助奖学金、减免收费等形式予以资助。

.....


结   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合理有序转移是发展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提高农村劳动力经济收入必须面对的重大难题。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养、职业技能偏低,增加了其就业的难度,只能从事经济收入较少的简单工作,其自身的权益不能得到强有力的保障,在整个就业体系中属于弱势。通过对宝鸡地区四个乡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研,本文认为最大程度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增加农村劳动力经济收入、决定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 宝鸡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就业率不高、教学设施和条件较落后、广大农村劳动力对职业教育存在歧视、县域职业教育资源缺少统一规划等问题。适应宝鸡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必须确立新的职业教育观念,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服务作用,职业院校建立健全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学模式,建立健全中青年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4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4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e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