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基于能力系统演进视角的企业转型成长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16-03-16 08:23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社会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GDP总量连续增长达二十倍,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成为新兴经济体的领导者⑴。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国内经济发展长期过度依赖资源开发粗放模式的制约,加上国内基本建设投资减缓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压力前所未有。

事实上,中国经济转型从更加完整的视野去看,是世界经济发展中技术变化、经济环境变化相互影响的结果。在信息和网络技术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技术、资源、市场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比任何时候都来得快速和充分,自然资源、技术和资本等禀赋占有和发展的不平衡,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这种力量自然带来区域经济转型、增长的机会,带来产业(由企业和企业群构成)升级、转型的机会,当然也带来转型变化的阵痛甚至失败的风险。就像我们上海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重点发展电子通讯、医药和现代装备制造等高科技、高技术现代产业,以及金融、港口、物流等充分发挥知识、资金和地域优势的现代服务业,淘汰或者减少传统纺织和一般工业产业的比重,在此过程中充满了困难和挑战,近几年地区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在国内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但调整结构,重新积聚能力、布局资源,就是为了实现经济新的增长。

宏观经济转型是一个战略性的系统工程,能否成功的基础其中一个决定因素就是微观经济转型能否顺利进行,亦即相关企业的转型和新兴企业和经济组织的兴起。企业,是经济系统中的细胞。从经济环境对于企业的影响来讲,一方面处于成长阶段的经济环境给予企业以更多的成长机会和空间,考验企业面对变化环境捕捉机会追求新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处于转型和变化时期的经济环境,当然也是考验企业能否面对环境的变化(剧烈的或缓慢的)做出适应性变化以求得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1.2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研究方法

在本研究中,综合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象与问题,系统地搜集、梳理、归纳与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宄的文献资料,沿着企业成长理论特别是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逻辑脉络,一方面整合和吸收成果,构建企业能力体系框架和内容,另一方面找到本文的研究机会。本研究运用meta分析方法,查询、蹄选得到41篇与企业能力和成长相关的文献,得到关于企业成长的能力要素,梳理、归类得到一般企业的分层能力,继而构建企业能力体系并进行下一步研究;同时,开展企业能力对于企业成长作用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

2、案例研究法

在实证部分,本文选取案例研究作为主要的论证方法。我们选取了一例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案例,进行了深度研宄,验证本研究的模型和假设,得到的结论有助于加深对同类事件与事物的理解。

本研究中选取高科技企业作为案例,其出发点主要在于该等企业处于近乎完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本文作者有机会在企业历经‘‘创始成长成熟说变”不同发展阶段,时间跨度长达近十年进行相对完整和深入的扎根考察。通过研宄和梳理企业内部能力系统的构成和演变,以及考察环境变化、企业能力变化和企业转型、企业成长的各种要素及行为、演变路径和效果,其结果具有一般的借鉴作用和普适性。对于企业不同转型的类型与作用,本文同样以小案例支撑的方式进行说明和佐证。

3、扎根分析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扎根研究的方式,深入企业发展和运作过程实际,考察在高科技企业成长过程中伴随业务的战略选择开始,经过快速成长期和成熟期,乃至进入到脱变和开始新一轮业务转型期的完整成长阶段和过程,分析和验证“环境一能力一转型一成长”的一般企业成长过程模型,研究能力系统在企业成长不同阶段的特征变化,探究和分析在动态环境中能力系统演进和企业转型对于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过程。

1.2.2技术路线

本研究的思路及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

基于能力系统演进视角的企业转型成长过程研究


第2章文献综述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般企业成长的过程模型,故文献综述将主要回顾企业成长理论,重点回顾企业能力理论、企业转型理论的理论成果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的整合建立一般企业成长模型找到理论支撑及研究空间,为本研究找到理论建立的依据和切入点。


2.1企业成长理论

成长的英文概念为“Growth”,有发展、进化和生长过程的意思,指的是生物有机体由小到大发展的过程。

企业成长也是指企业的系统功能由不成熟趋于成熟、系统结构由低级趋于高级的优化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数量增加的过程,更是质的提升过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企业成长的理论在不断完善,研宄的角度不断拓展,形成了众多关于企业成长问题的研宄学派。关于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一般可以通过如下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视角进行归纳,观察其演进脉络。

2.1.1企业成长理论的经济学视角

企业以及企业成长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杰出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1776年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分工、劳动效率以及市场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分工以及规模报酬递增的原理被认为是分析企业成长的理论渊源。

与亚当斯密和马歇尔不同,乔治斯蒂格勒从“功能分工”视角,根据产业生命周期分析了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重新解释了基于规模经济利益的企业发展过程。市场规模较小,这个阶段的企业成长主要通过企业内部的分工来实现,企业大多是“全能”企业。随着产业和市场的扩大,原有企业通过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实现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产业的社会分工扩大则导致企业数量的增加,因此,这个阶段两个范围的企业成长同时出现。斯蒂格勒是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其最大贡献在于将企业成长同产业成长联系起来,并提出了基于“专业化”获取规模扩大的企业成长逻辑,为迈克尔波特倡导的基于竞争战略的企业市场定位及成长理论奠定了基础。

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中对于企业和成长的经济学研宄,开始定义企业及其成长边界,直接聚焦到主体——企业。科斯的原创性贡献,使经济学从零交易费用的新古典世界走向正交易费用的现实世界,从而获得了对现实世界企业行为较强的解释力。

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无论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制度经济学,对于企业成长性质的认识也处于不同的状态,都对企业成长进行了系统分析,具体见表2-1所示。

基于能力系统演进视角的企业转型成长过程研究


2.2企业能力理论

2.2.1从资源理论到核心能力理论

研究企业成长中内部要素的作用,首先得到揭示的是企业资源论,而企业资源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彭罗斯的工作。

彭罗斯指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企业资源集合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这正是企业业绩差异的主要来源。她认为企业拥有的资源状况是决定企业能力的基础,由资源所产生的生产性服务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的增长,而知识的增长又会导致管理力量的增长,从而推动企业演化成长。企业内部总存在着未利用资源,这成为企业创造能力的重要来源,因此,创新是企业的内生过程,创新能力对企业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彭罗斯在继承熊彼特传统的基础上,步出了新古典理论的均衡分析框架,把管理功能作为企业成长的解释性变量,把知识的增加定义为基于内部资源的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力,为当代动态核心能力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国内学者王国顺和王毅等在总结国外有关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观点(主要有:整合观、协调观、网络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一构架观、平台观、技术能力观、过程观、资本观等),认为核心能力的本质是企业中一系列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并指出核心能力具有整合性、延展性、独特性、用户价值和难以复制性,能为企业带来超强的市场竞争力。

不可否认并且客观实践也证实了:随着外界环境和企业内部因素变化,一般意义上的核心能力只能对企业形成暂时的竞争优势,原有的核心能力、惯例可能会变成能力刚性而阻碍企业获得新竞争优势的力量,因此企业如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考虑建立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现实中企业固守传统优势而丧失发展机会的例子不胜枚举:诺基亚在智能手机产品竞争中的落后,柯达在数码相机时代遭遇破产。

当考察企业的核心能力从企业内部加入环境因素,从静态走向动态,则动态能力理论的产生也就是必然的了。


第3章企业能力体系的构建与作用研究......27

3.1企业能力及其系统构成研究的回顾........27

3..1关于企业能力研宄的主要观点回顾........27

第4章企业转型的类型与作用研究........47

4.1企业转型的分类研究.......47

第5章企业成长的过程研究......69


第6章案例研究:以S公司为例——一个能力与转型共同作用于企业成长的案例


本章将研究一个科技企业从创业开始,在动态环境中的不同成长阶段能力演进和转型成长的真实案例,分析不同阶段能力构成、特点及其变化,实现企业转型成长的过程,验证本研究所构建的“环境一能力一转型一成长”的企业成长过程模型及其相关研究假设。


6.1案例的选取和研究方法

6.1.1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尤其是单案例研究使用的范围之一就是通过纵向研究来展示现象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过程。一般采取时序分析的技术,即找出特定的指标,划分合适的时间段,提出先后出现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这与教授对于案例研究的意义(相比较其他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突出情景、展示过程和揭示关系)也是一致的。指出与大样本的实证研究相比,案例研究可以更贴近理论构念,通过对对象的细节进行丰富的描述,告诉读者“黑匣子”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并发掘随着时间的演变,现象背后隐含的动态机制是如何起作用的。

案例研究数据收集的一个主要优点就是有机会使用不同来源的证据,Yin确定了案例研究的几个定性证据的来源,包括文献、档案、访谈、直接观察、参与观察、实物证据等六种,他们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多种来源资料有利于研宄者全方位的考察问题,相互印证形成证据三角形,发展融合的线索。因为多种证据来源对同一现象进行多重证明,证据三角形解决了案例研究中的构念效度问题。

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及其实现形式(信度和效度)任何研究都有相应的评价其有效性和相关性的标准,案例研究方法不同于数理统计以及其他数量研究方法,它有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主要有四种测试方法,即构建的有效性(用来检验研究是否已经为要研究的概念建立了正确的可操作的测量标准)、内部有效性测量(即研究者的推导符合逻辑和正确的因果关系)、外部有效性(即研究结论是否能够推广)和可靠性(数据收集过程能够被重复,具有客观性)。


第7章研究结论及展望


7.1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系统研究企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和企业能力体系的构成方式、演变过程,通过小案例研究不同类型企业转型对成长的作用,通过理论推演对企业成长的分段过程和特点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典型案例的扎根分析,实地观察环境、能力和转型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与特点,系统提出企业业务转型、公司治理转型和企业管理转型三种类型构成企业转型,构建企业能力体系,并重点从企业能力系统动态演变和作用的视角分析企业能力系统的构成、动态演化和与转型共同作用于企业成长的过程,建立‘‘环境一能力一转型一成长”的企业成长过程模型。

本文的主要成果是指出了企业可持续成长与企业转型和能力系统之间的关系,即转型是企业成长实现质的变化的关键,能力系统则是实现转型的基础要素,能力和转型共同作用于企业成长,最终实现企业成长的组织目标。最后在能力、转型和成长三者关系和作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成长过程的整合模型,经过典型案例的验证,符合现代企业运作和发展的规律。

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企业不同的能力依据其作用可以分为主导能力层、动态能力层和职能能力层;企业能力体系是一个由分层能力构成的系统;不同能力和能力层相互作用构成企业能力体系并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演进成长;

2、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转型可以归类为业务转型、治理转型和管理转型三种类型;企业转型与企业能力体系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企业的成长;

3、动态环境中企业转型成长的过程,就是企业能力体系的演进和转型发展共同作用的过程。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5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5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2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