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共青团的功能定位:组织动员和资源整合

发布时间:2016-03-16 17:07

第一章导论


在中国己进入转型社会、风险社会和现代社会相互交织的历史时期,不同社团组织的大量涌现并积极参与政治社会生活,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众多的社团组织中,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一支重要力量,对它的研宄,有助于人们观察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实践景象。


第一节研究缘起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表明,组织的功能决定组织的结构及其基本面貌,也对组织的变革产生重要影响。正如哈贝马斯所说,“社团组织之所以具有进步意义,与其说是因为其组织形式,不如说是由于其显著的功能。”从这个角度讲,研究社团组织,其功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取景框”。

作为一个由先进青年组成的社团组织,共青团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有着十分特殊的政治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个无以回避的客观现实开始显露:社会群体开始分化,青年群体结构和青年需求呈多元化发展,青年社团大量涌现,青年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的有效覆盖和在青年中的影响力有所下降。

面对这些复杂的客观情况,如何从复杂的客观情势中探寻共青团的发展规律,正确认知共青团的基本功能,成为共青团理论研究过程中必须面对、也不能绕过去的重大现实问题。换句话说,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如何认识共青团的功能定位,亟需于实践中积极探寻和从理论上进行廓清。这构成本文研宄的主要现实背景。

从共青团的功能体系看,它有政治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等多层面的内容,但是在整个功能体系中,政治功能具有根本性地位和基础性作用。共青团的发展、转型和创新都要受政治功能所制约。很大程度上讲,分析共青团的政治功能构成理解其本质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共青团的政治功能,才能较好的把握共青团的本质,为共青团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正如此,关注和研宄共青团的政治功能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缘起。但是,理解共青团的政治功能,需要从实践中予以辨识。在实践是理论的重要源泉的基本常识下,唯有从实践中窥探共青团的基本功能,才具有现实意义。否则,一切认知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


第二节文献综述

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青年社团的概念或多或少可以包含在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的概念范畴内,而共青团又属于青年社团里的特殊团体,因此,在进行共青团的研宄时,有必要对社团组织的相关理论作综述性的梳理。

一、社团理论

目前在理论界,关于社团组织的研宄较为纷繁复杂,涉及诸多各领域的学科。考虑到本文研宄学科的归属,主要从政治学的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1.从市民社会的角度分析

社团组织的成长发展背景从社团组织的成长发展背景来看,宽松的“社会”是其重要条件。因此,市民社会是一个重要的介入框架。市民社会(这一概念来源于—世纪的西方社会,它的思想理论基础是社会和国家的分离,思想渊源则是西方国家一直存在的重商主义传统和独立自由的精神传统。市民社会理论在使用之初主要是一个政治哲学领域内的理论,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它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

市民社会的理论前提是承认在国家之外有着独立的社会存在、政治以外有着独立的经济,以及在国家公权力以外也存在着私人领域的权力。在国家和社会分离的情况下,国家代表公权力,代表政治权力,它的权力主体一般来说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的目的是保证公民人生财产的安全。社会是独立于国家以外的私人领域,其活动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以及宗教、艺术、科学等文化领域。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己经将国家和市民社会区分开来,从而使得市民社会获得与国家对等的地位。在他看来,市民社会是“外部的国家,即需要和理智的国家”,而市民社会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司法体系、经济体系和志愿者团体。黑格尔给予国家很高的评价,在他看来,与市民社会相比,国家具有等级上的优先性和时间上的先在性,这表现为司法机关在向市民社会提供必要物品时往往带有一系列的局限性,而国家在同一过程中恰好能克服这一局限,因此只有国家才能真正代表市民社会。哈贝马斯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进一步区分为公共领域和公民领域这两个方面,并提出“公共领域一经济一国家”这一三元体系的架构模式。

...............


第二章共青团的组织属性及其生态环境


“组织的功能是由该组织的根本属性和现实任务两个维度决定的,其中根本属性具有一般性意义,因为这是在历史过程中不断生成并获得巩固的”。因此,在认知共青团政治功能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组织属性及其成长发展环境有所了解。只有在认知其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抓住其及基本功能。


第一节共青团的基本属性

共青团的命运是与共产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深入理解共青团的基本属性就必须嵌入党团关系加以剖析。中国共青团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帮扶和领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其有效影响和整合青年资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长期和持续的群众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共青团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因此,从根本上来讲,共青团的生命源泉来自共产党,组织目标从属于共产党,任务的逻辑起点也是共产党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任务决定的。

有学者从权力关系的角度分析党团关系,认为党团关系是分析共青团组织内部权力结构及其关系形态的重要维度。抓住党团关系这一根本性问题,就找到了根本。虽然关于其性质,无论是党章还是团章,都有其明确规定,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共产党面临的时代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对共青团的一些属性和作用的论述也不断丰富和完备,体现着认识的深化。

一、中国共产党对共裔团属性的新阐述

共青团组织的性质对于共青团组织具有内在规定性,直接关系到共青团的组织功能、工作对象以及活动特征。共青团组织性质在团章中的表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广大青年而组建的先进群众组织,也是广大青年学习和认知共产主义的学校,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的基本性质在第一句话中得到充分表述,共青团的职能在第二句话中得以体现,党团关系在第三句话中得到表现。

了解共青团的属性,首先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所谓青年观,是指对青年的社会价值、群体地位以及基本要求上的认知,由此形成的根本观点是青年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主要涉及三大基本内容:即如何看待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如何开展青年工作”。实际上,无论是哪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把青年看作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来都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从来都支持青年在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


第二节党团关系:共青团功能发挥的生态环境

在共青团的发展历史上,共青团曾经历过建立、改名和改造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不管经历怎样的历程,共青团与共产党始终风雨同舟,二者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从其历程即可见党团之间的特殊关系和深厚渊源。

一、共青团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历史过程

由于历史条件、主要任务及其自身成长的成熟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复杂影响,共青团与中国共产党在关系调处上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道路,这段曲折的进程一直到建国后才逐渐走向好转。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诞生之际,中国共产党就非常重视共青团的组织工作。党的“一大”专门就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有关工作进行了研宄和工作部署。为较为深入地推进共青团工作的有序化开展,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路径鼓励和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共青团的组织和建设工作。再加上党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是处于秘密状态下开展活动的,而并非完全公开的共青团则承担了党的大量工作。这种运作模式虽然有助于党团关系的发展,但是也在无形之中导致产生了“党团不分”的尴尬问题。

这种尴尬问题虽然最开始没有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随着两大组织自身的发展,这些问题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于是,党和共青团商定:除了政治上的主张须与中国共产党商定,其余问题,共青团可以有自主权。随后,共青团的“三大”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党团关系,强调共青团要积极吸纳青年群体参与,但这不是要排除党的指导,而是要严格按照党的规章来开展活动,同时党也要监督并指挥团的一切活动。

由此可见,在面对党团关系不够和谐的问题上,共青团和党都作出过努力予以调适。但是,在实践中,尤其是在基层,党团关系并没有因此完全理顺。比如,有些党组认为,共青团没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因此坚持取消主义”态度,试图取消共青团的活动,而有些共青团组织也存在“先锋主义”倾向,认为当时党的活动是处于秘密状态,而共青团是处于公开状态,党的很多活动是依靠共青团来开展的,因此,共青团是在发挥先锋作用。

................


第三章共团的功能变迁:历史进程、内生逻辑与基本规律.........49

第一节共青团职能变迁的历史进程.........49

第四章组织动员:共青团的常态功能........67

第一节共青团:一种有机的组织结构.........67

第五章资源整合共青团功能发挥的时代诉求........98


第五章资源整合共育团功能发挥的时代诉求


改革开放进程深入推进,带来了经济社会结构的显著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新的就业形式、经济成分、组织形式日渐出现多元化的局面。青年群体的组织结构、思想观念、利益诉求、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共青团组织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共青团组织要有效地发挥其在新时期的政治功能,必须适应社会的转型,加强和政府、企业和等组织的合作,变造其组织形式、依靠力量、运行机制,构筑组织间的资源共享体系,以充分实现资源的整合。


第一节构筑组织间的资源共享体系

一、共青团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资源依教与嵌入的视角

1.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共青团资源依赖与整合提出了挑战

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一种主要机制。在此过程中,传统的单位体制也日趋衰落,广大社会成员权利与利益的实现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单位体制,在单位体制外生活和工作成为一种常态,他们与党团组织之间的联系纽带日益松散。伴随社会的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即便是依旧工作于在单位体制内的社会成员,其生活和工作与单位及其党团组织之间的密切度也有大幅度的下降。诞生于计划经济并适应于单位体制的共青团的组织体系,呈现出明显的单位依附性、条块分割性以及管理的层级性等特征。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单位体制逐渐弱化以后,团组织的活动范围大为收缩,活动经费显得捉襟见肘,团组织及其工作方式无法有效回应市场体制挑战。一些基层团组织亟待健全,作用难以发挥充分,有的甚至处于近乎 疾状态,新兴领域团建工作更是举步维艰。此外,国家对社会和社会成员管控出现了一定的松动,尤其是随着农村刚性户籍制度的逐渐放开,青年群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流动,分部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共青团原有的组织基础严重动摇,对广大青年原有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严重削弱。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在中国共青团十六次代表大会上这样指出:“针对社会组织形式多样、青年流动加快以及部分基层团组织不健全和软弱淡散的现状,如何实现对团员青年的广泛联系和有效覆盖,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共青团需要深入思考、认真解决的重要课题。”`

.............


第六章更好的动员与整合共青团政治功能的拓展空间


如前所述,在共青团的众多功能中,其组织动员和资源整合的功能显露无遗,最为显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契合客观实际。因此,从客观需要出发,理应对其组织动员和资源整合的功能进行拓展和提升。


第一节提升共青团功能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

在党领导的各种组织中,共青团是一个群众组织,但又不是一般的群众组织,而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共青团既具有先进性,又具有群众性,是先进性和群众性的辨证统一,这就是共青团的基本属性。这一基本属性既是共青团存在的根据,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的结晶。

共青团的先进性就是共青团的政治属性从它诞生之时起,共青团就以其鲜明的政治先进性作为自己组织的本质特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革命斗争中,共青团在帮助党建立和发展组织、为党输送新鲜血液、协助党一起发动和领导革命、壮大革命力量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坚持先进性,共青团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先进性,才能通过团员的模范作用,吸引影响青年,成为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看来,如果共青团失去先进性,它就失去了重要意义。

如同任何组织一样,共青团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之所以具备先进性,既源于自身的结构型态,又源于其领导力量的积极引领。共青团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为共青团 成长发展指明方向,规范发展道路。因而,共青团坚决拥护党的纲领,接受党的领导,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充当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此其一。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5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5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6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