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沂源方言语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15:52
  沂源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冀鲁官话,就山东方言而言,属于山东方言东区方言的东潍片。就方言区划来说,它恰处于东西区的分界线上,因此既有东区方言的特点,也会带有西区方言的特点。目前关于沂源方言的研究,《沂源县志》方言部分对沂源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特点做了概述,但没有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 本文通过选取一个点——沂源县南麻镇,对沂源方言进行全面系统的语音调查,力求真实、准确地呈现出沂源方言语音的基本面貌,并能够为山东方言研究提供一个单点的资料,进而为汉语方言学、汉语历史语音学的深层次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本文以静态描写为主,以纵横两方面的比较为辅,概括古今语音的演变规律。参照项为《切韵》音系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普通话。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一、引言。主要包括沂源的地理历史人文概况,沂源方言区属及主要特点、沂源方言研究现状、本文选题依据及意义,音标符号说明及发音合作人介绍等内容。 二、单字音系及语音特点。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对沂源方言语音特点进行介绍,系统描写沂源方言的语音音系。 三、语流音变。描写沂源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和轻声变调的情况,以及儿化的情况。 四、字音异读。主要介绍了沂源方言中文白异读、新老差异现象。 五、沂源方言和普通话的比较。包括两个音系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比较。 六、沂源方言和中古音的比较。包括两个音系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比较。 七、同音字汇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72.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沂源的地理历史人文概况
    第二节 方言区属及主要特点
    第三节 沂源方言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材料与方法
    第四节 符号说明
    第五节 发音合作人
第二章 单字音系及语音特点
    第一节 单字音系
    第二节 声韵调配合关系及其特点
第三章 语流音变
    第一节 两字组连读变调
    第二节 轻声
    第三节 儿化
第四章 字音异读
    第一节 文白异读
    第二节 新老差异
第五章 沂源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
    第一节 声母的比较
    第二节 韵母的比较
    第三节 声调的比较
第六章 沂源方言与中古音的比较
    第一节 声母的比较
    第二节 韵母的比较
    第三节 声调的比较
第七章 同音字汇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俊勋;从高诱注看东汉北方代词系统的调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2 李慧敏;江淮官话的归属与特征研究概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刘光明;《颜氏家训》的被动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方小中;定中结构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力量;肖应平;;“得”的语法化动因和机制[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6 卜师霞;《史记》中“看”义类单音动词的历史比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高永安,张俊;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汉语阐释[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8 高永安,康全中;“做”“作”两个字的关系[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9 丁崇明;语言演变的过程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冯亚丽;贾岛诗歌用韵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廷玉;赣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谢建猷;广西平话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卢小群;湘南土话代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彭泽润;衡山南岳方言的地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梁晓波;致使词汇与结构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李焱;《醒世姻缘传》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9 孙伯君;宋元史籍中的女真语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敏;《醒世姻缘传》中的趋向动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秀芹;《经典释文》中的舌音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建国;唐洋方言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白静茹;大同方言的入声[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衍军;泗水方言语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于峻嵘;《荀子》句式考察[D];安徽大学;2001年

7 戴红亮;“女”部字语义与文化内涵透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新民;清代“说文学”专著之书目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2年

9 张小英;《切韵声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章文静;江淮方言、汉语普通话和英语标准发音语音体系的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56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56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7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