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冒襄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22:13

  本文关键词:冒襄诗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冒襄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在清初诗坛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其诗歌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关注,人们对其诗歌的艺术价值也缺乏充分挖掘。本文即以冒襄诗歌为研究对象,以《巢民诗集》、《朴巢诗选》、《同人集》为主要文献,并参考《如皋县志》、《冒巢民先生年谱》等资料,从冒襄生活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冒襄与明清之际的诗学思想、冒襄诗歌的主题倾向与艺术特色、冒襄诗风的演变等方面进行细致论述。将冒襄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个案,考察时代变迁对其诗学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影响,探讨其诗风演变的轨迹,进而明确其对清初诗坛的贡献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冒襄 诗学思想 主题倾向 艺术特色 诗风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8
  • 绪论8-14
  • 一、冒襄生平与著作简介8
  • 二、冒襄相关研究现状8-12
  • 三、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12-14
  • 第一章 冒襄生活的历史文化背景14-24
  • 第一节 时代巨变15-17
  • 第二节 启蒙思潮17-18
  • 第三节 实学思潮18-20
  • 第四节 结社风行20-24
  • 第二章 冒襄与明清之际的诗学思想24-34
  • 第一节 诗主性情,情至则工24-27
  • 第二节 推尊唐音,不废宋调27-29
  • 第三节 以诗存史,以杜为宗29-34
  • 第三章 冒襄的诗歌创作34-56
  • 第一节 主题倾向34-45
  • 第二节 艺术特色45-56
  • 第四章 冒襄诗风的演变56-68
  • 第一节 早年:推许竟陵56-59
  • 第二节 青年:转学宋诗59-61
  • 第三节 中年:取法杜甫61-64
  • 第四节 晚年:效慕陶潜64-68
  • 第五章 结论68-70
  • 参考文献70-76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76-78
  • 致谢78-80
  • 个人简历80-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蔚然;《影梅庵忆语》版本源流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02期

2 刘冰;;忆语体文学的诗性风格研究[J];电影文学;2008年02期

3 王秋雁;试论“忆语体”散文的“情性合一”[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张小茜;论《影梅庵忆语》和《浮生六记》[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李亚峰;;试论清代言情散文“忆语”文的内容特征[J];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01期

6 顾启;姜光斗;;谈冒辟疆对孔尚任思想的影响[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7 顾启;姜光斗;;冒襄余怀交游考[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8 顾启;姜光斗;;冒辟疆家乐班的戏剧活动[J];韩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9 顾启;冒襄吴国对交游考[J];明清小说研究;1993年01期

10 王栋林;;才子佳人 佳配何易——兼谈董小宛的结局[J];学理论;2010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晓榴;清初水绘园词人群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栋林;冒襄的遗民生活与诗歌[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小茜;“忆语体”笔记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4 杜平平;清初的冒襄和水绘园世界[D];中南大学;2012年

5 姚萍;水绘园文学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冒襄诗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78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0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