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新列国志》故事渊源及流变

发布时间:2017-03-30 22:17

  本文关键词:《新列国志》故事渊源及流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列国志》叙述春秋战国时期五百余年历史,而此段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极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自万历中后期至明朝灭亡,最高统治者日益骄奢淫逸,世风道德日益败坏。《新列国志》正编写于明末之时,于明亡背景下重温先秦历史,有以史为鉴之意。有鉴于此,冯梦龙用文学弘扬道德教化,将新的思想与向往融汇于《新列国志》中,认为《新列国志》是可以作为治世思想与规范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由于《新列国志》故事内容多半在史书上有据可依,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左传》、《史记》、《吴越春秋》、《燕丹子》等,将《新列国志》中与史书相关的故事整理分类,着重研究文学叙事对历史叙事的重写。文中对敷演列国故事的变文、平话、小说等也进行了研究,与《新列国志》进行对比,梳理了列国故事来源与演变。另外对与列国故事相关的戏曲进行了搜集整理。《新列国志》中讲述故事过多,故事内容又过于碎片化,有不够完整之嫌,因此对故事的分类研究较为吃力。在新列国志的故事分类方面研究者也相对较少。文中整理了《新列国志》故事当中的三部分脉络清晰的故事,追溯其本事来源,梳理故事后世流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故事的流变过程。《新列国志》中,叛乱故事涵盖三十九章,共五十个故事,分为三类,第一,争权夺利,第二,君主昏庸,第三,乱臣篡逆。对叛乱故事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教化意义。叛乱故事多源于先秦时期史书记载,自秦汉以后流变较少。一直到元明时期,才重新开始对其进行改编更定。《新列国志》中复仇故事共二十六个,分为三类,第一,血族复仇;第二,士族复仇;第三,君臣复仇。但依据中国古代的特殊伦理道德机制,文中以两个典型复仇故事为例,研究孙膑复仇故事与伍子胥复仇故事的史料渊源与后世流变,分类来观察复仇的这些原动力无疑是最为实用,最为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新列国志》中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先秦神话共七十六个。分为四类,第一,天命神话;第二,幽冥神话;第三,精怪神话;第四,超人神话。由于其时间跨度之大,依据史料之多,所以其选取的神话内容之丰富,也是其他同类型历史小说所不能比及的。最后,研究《新列国志》中人物形象的流变,包括君主形象与女性形象,也可以看出作者依据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而传达出的价值观,并且提供了对于历史兴亡的重要鉴戒。
【关键词】:《新列国志》 文学叙事 复仇故事 叛乱故事 人物形象 文本流变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4
  • 一、选题缘起10-11
  • 二、研究综述11-13
  • 三、研究方法13-14
  • 第一章 《新列国志》创作背景及作者14-20
  • 第一节 晚明社会的政治与经济背景14-16
  • 第二节 冯梦龙生平与文学创作16-20
  • 第二章 文学叙事对历史叙事的重写20-54
  • 第一节 先秦历史叙事的演化20-36
  • 一、《新列国志》对《左传》文本的借鉴与演变20-30
  • 二、《新列国志》对《史记》文本的吸收与演变30-35
  • 三、《新列国志》对其他杂史文本的吸收与演变35-36
  • 第二节 从变文到小说36-41
  • 一、《伍子胥变文》与《孟姜女变文》36-38
  • 二、《七国春秋平话》38
  • 三、《列国志传》38-40
  • 四、《东周列国志》40-41
  • 第三节 列国故事戏曲汇总41-50
  • 一、南戏、杂剧与传奇41-48
  • 二、清代、近代杂剧48-50
  • 第四节 冯梦龙列国故事的不同文本比较50-54
  • 一、《新灌园》与《灌园记》写史之比较51-52
  • 二、《新灌园》与《新列国志》有关情节之比较52-54
  • 第三章 《新列国志》中的叛乱故事54-68
  • 第一节《新列国志》中的叛乱事件54-63
  • 一、叛乱事件分类54-60
  • 二、叛乱事件原因60-61
  • 三、叛乱主体成员作乱下场61-63
  • 第二节 叛变故事的渊源与流变63-68
  • 一、秦汉至唐时期的叛乱故事演变63-65
  • 二、宋元时期叛乱故事演变65-68
  • 第四章 《新列国志》中的复仇故事68-86
  • 第一节 复仇故事类型解析68-76
  • 一、血亲复仇类型70-72
  • 二、士族阶层复仇类型72-74
  • 三、君臣复仇类型74-76
  • 第二节 复仇故事的渊源与流变76-86
  • 一、孙膑复仇故事流变77-80
  • 二、伍子胥复仇故事流变80-86
  • 第五章 《新列国志》中的神话故事86-96
  • 第一节 《新列国志》神话故事类型86-90
  • 第二节 神话故事的渊源与流变90-96
  • 第六章 《新列国志》重要人物形象及其演变96-108
  • 第一节 君王形象96-99
  • 一、胸怀宽广的明君形象96-98
  • 二、知人善用的贤达形象98-99
  • 第二节 女性形象99-108
  • 一、史官政治视角下的祸国形象99-101
  • 二、文人话语下的多面立体形象101-104
  • 三、民间话语视角下的两极化形象104-108
  • 结语108-110
  • 参考文献110-11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116-118
  • 致谢118-11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曾良;冯梦龙辑演《新列国志》的思想艺术成就[J];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02期

2 李文宁;;《古今小说》中的婚恋形式浅探[J];学习月刊;2014年04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习斌;大江东去千秋调多把黄州误润州[N];镇江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舒欣;《新列国志》故事渊源及流变[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本文关键词:《新列国志》故事渊源及流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78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c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