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金仁顺小说意象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6 06:17

  本文关键词:金仁顺小说意象叙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金仁顺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秉持诗化书写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善于运用意象来传达情思,渲染氛围,并巧妙地将意象与叙事相结合,形成意象叙事模式。金仁顺深富创造力的笔触,独具民族特色的审美趣味使得她的小说富有古典气息且兼具现代风味,浓郁的诗意之下暗含深刻的人性反思。意象叙事已成为金仁顺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对氛围的渲染、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主题的升华起主导作用,同时也疏通了小说的叙事脉络,强化了叙事活动,实现了叙事意图。金仁顺在继承具有传统生命诗学价值的意象中,挖掘出意象叙事的审美功能和美学意蕴;在细致入微的观察中,融入了现代创作理念和传统美学精神,传达了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彰显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情怀。论文以金仁顺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以叙事学为理论依据,分析金仁顺小说中出现的意象叙事,探讨意象叙事蕴藏的美学价值。全文主要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70后作家金仁顺及其作品概况,追溯意象在中国的发展渊源,探讨意象叙事的内涵界定及研究现状。论文主体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结合金仁顺的小说作品,分析金仁顺小说中存在的四种意象叙事的类型:自然意象、社会意象、空间意象和民俗意象,并从叙事学角度出发,分别从意象中蕴含叙事要素、叙事中的意象介入、用意象笼罩全篇这三种叙事模式来论证意象叙事在金仁顺小说中的具体表现;第二章,从修辞学角度出发,主要从意象反复、象征意蕴和主题隐喻三个方面来分析金仁顺小说“意象叙事”的生成方式,以及日常生活、朝鲜民族文化、传统诗学文化对金仁顺意象创作的影响,走进更具现实感的金仁顺;第三章,从审美学角度出发,主要以理性的思维总结出金仁顺小说中“意象化”特征,主要表现为语言的诗情化和内涵的多义化,概括出意象叙事的意义指涉,并分别从金仁顺的三类创作题材中探讨其作品所具有的邪恶之美、冷艳之美以及空灵之美,较完整地展现金仁顺小说中所存在的审美效果及艺术特色。论文的结语部分,概括总结出金仁顺在“意象叙事”中所做的努力和成就,不仅是对“意象叙事”书写模式的传承和发扬,更是一种创新与超越。这同样突出了意象叙事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存在价值。
【关键词】:金仁顺 意象叙事 诗意 民族性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3
  • 第一章 金仁顺小说意象叙事的类型与表现形式13-25
  • 第一节 金仁顺小说意象叙事的类型13-20
  • 一、自然意象13-15
  • 二、社会意象15-18
  • 三、空间意象18-19
  • 四、民俗意象19-20
  • 第二节 金仁顺小说意象叙事的表现形式20-25
  • 一、意象中蕴含故事要素21-22
  • 二、叙事中的意象介入22-23
  • 三、用意象笼罩全篇23-25
  • 第二章 金仁顺小说意象叙事的生成方式与原因25-37
  • 第一节 金仁顺小说意象叙事的生成方式25-31
  • 一、意象反复25-28
  • 二、象征意蕴28-29
  • 三、主题隐喻29-31
  • 第二节 金仁顺小说意象叙事的生成原因31-37
  • 一、对日常生活的关注31-33
  • 二、朝鲜民族文化的影响33-35
  • 三、传统诗学文化的熏陶35-37
  • 第三章 金仁顺小说中意象叙事的美学意蕴37-49
  • 第一节 金仁顺小说意象叙事的审美特征37-41
  • 一、语言诗情化37-39
  • 二、内涵多义化39-41
  • 第二节 金仁顺小说意象叙事的审美效果41-49
  • 一、成长主题的邪恶之美42-44
  • 二、女性主题的冷艳之美44-46
  • 三、民族主题的空灵之美46-49
  • 结语49-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群;;一种态度的展开与一种流向的呈现——论金仁顺的小说兼及当代女性写作[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2 修磊;;精神化叙事与时空的历史记忆——由金仁顺古典题材小说引发的一点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3 白杨;;金仁顺小说中的婚恋书写[J];小说评论;2012年06期

4 郑春凤;贾惠淇;;我们生活在自己命名的白天与黑夜之间——金仁顺小说空间意象解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梅兰;;浅析金仁顺小说中的冷处理——以长篇小说《春香》为例[J];名作欣赏;2012年18期

6 刘舒文;郑帅;;试论金仁顺小说的叙述风格[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董芳;;男权在女性世界的消解——读金仁顺长篇小说《春香》[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8 张丽军;刘青;;令人惊艳的“半开之美”——70后作家金仁顺小说研讨[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张学昕;梁海;;“彼此”世界里的化骨绵掌——论金仁顺的短篇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4期

10 初清华;;秋千、蛇与刀——金仁顺《春香》的“知识场”批评[J];当代文坛;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冰冰;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书写[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李晓丽;“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平;新世纪以来70后“美女作家”的创作提升[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杨萍;新世纪70后女作家的叙事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3 王影;新世纪文学中女性生存状态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曹京岚;金仁顺民族题材小说人物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5 夏振影;论金仁顺的古典题材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胡士秀;还原个体写作的“七十年代”作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熊玫;70后现象论[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玲;“70年代”女作家笔下的成长主题[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郑晗琳;“70年代生女作家”及其启示[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金仁顺小说意象叙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88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b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