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汉语词意义建构模式及意义演变机制研究——以“红”、“白”等词为例

发布时间:2014-09-27 12:03
 摘要:回顾过去,学界对词义演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颇丰。但该研究 仍存在可改良之处:缺乏对词义建构模式及意义演变机制的探究。该研究于认知 视域下,总结归纳出了汉语词意义建构模式和意义演变机制,并展现出了“红”、 “白”等词意义演变的过程。

关键词:汉语词;意义建构模式;意义演变机制
 
一、引言
人的大脑能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接着在意识中形成相关概念,而概念的生成则依赖语言中的词。赵艳芳指出,词不仅具有多义性,即同一个词拥有多种义 项,还具有一物多词性,即同一事物可用多个 词来表达[1]89。Geeraerts 总结出了 词汇变化的三种形式:一词多义,一物多词和语境变化 [2]45,本文,笔者重点探 究“一词多义”这一现象。
廖光蓉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概念会不断扩展、抽象化致使 意义发展演变,继而形成多义现象。同时他还指出,原型义与由其分裂而来的引 申义之间关系密切程度较高;原型义与由其转换而来的引申义之间的关系密切程 度较低。[3]
陆国强[4]95-110,胡壮麟[5]75-77 指出,词义演变的方式有词义扩展、缩小、升格、 降格,词义的抽象意义和具体意义转换、专有名词转换为普通名词、词性转换。 如,bird 原专指“小鸟”,现指任意一只鸟;girl 原指“年轻人”,现指“女孩”;threat 原指“军队”,后表具体意义“威胁”;rugby 原为英格兰一地名,因本地的 Rugby School 以玩橄榄球出名,故现以 rugby 指“橄榄球”。
词义渗透亦是词义变化的方式之一。即两个词由于有关联而相互影响,各词 的意义向对方词义范围内渗透,使之产生相同意义。如“文”和 “字”,都有“文 字”义,相互关联。 “文”由本义“文身”可引申出“文饰”,“字”的本义为 “生孩子”,不能引申出“文饰”义,但因受“文”的影响,“文”的“饰”义渗 入“字”中,于是 “字”也有了“饰”义。《广雅·  释诂》:“字,饰也。”[6]293 白解红认为,一个词由 A 义演变为 B 义,则须经过一个 AB 两义并存的阶段;
A 义同 B 义间必然存在某种关联。[7]
Taylor 认为词义的演变呈现出“链条状”:A→B→C→D  etc.,并指出词义 演变过程是无止境的,且相邻义之间拥有一个共享的属性。[8]108
学界对词义演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颇丰。但该研究仍存在可改良 之处:缺乏对汉语词意义建构模式及意义演变机制的探究。本研究,拟在前贤基 础上,于认知语言学视域下,以“红”、“白”等词为研究对象,笔者尝试总结归 纳出汉语词意义建构模式及词义演变的机制,并尝试展现出词“红”与“白”等 词意义演变的过程。
 
二、“红”、“白”等词的词义演变探究
传统的隐喻研究者普遍将隐喻同转喻当作是两种修辞手段,认知语言学家则更多地将隐喻和转喻视为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9]143。隐喻思维指的是借用一个较 具体的、相对熟悉的事物去理解另一个较抽象的、相对陌生的事物,且俩事物之 间具有相似性[10]10;转喻思维则是用隶属于同一事物的较突显部分去指代没那么 突显的部分,且二者具有相关性[11]。 赵艳芳认为,基本词义受到隐喻和转喻的 作用,发展到了其他义项[1]119,故本研究选用隐喻、转喻认知模式去研究词义演 变。
(一) “红”的个案研究 “红“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为:红白色的布帛。故此义为其义项发展演
变的起点[12]9。经查阅,“红”在《古今汉语词典》中的义项共 9 个[13],如表 1 所 示:

 

“红”在《古今汉语词典》中的义项
1 古代指浅红色。后多指像鲜血一样的颜色
2 呈现红色,变红
3 花的代称
4 象征喜庆或用作礼物的红色布帛
5 喜庆的事
6 象征顺利、成功或得势、受宠等
7 象征革命或进步
8 指红利
9 姓氏
表 1  “红”在《古今汉语词典》中的义项表
“红”的词义演变图如图 1 所示。由图可知,“红”的词义演变产生了较多 次原型,其“延续性”较强。所有义项中,义项 9 可能由本义引申而来,但考虑 到其引申路径不明,故在下图中不予标示。

图 1   “红”词义演变图 在《说文解字》中,“红”意为“红白色的布帛”,此乃“红”的始源义项,
又因《古今汉语词典》没有该始源义项,故笔者以为,义项 1 同义项 4 是本义通 过转喻(图中标记为“ME”)直接发展而来。通过体验,不难发现,本义“红白 色的布帛”具备两个突显特征——颜色同料子,接着人们便将二者投射至了“红” 的意义框架之中,获得义项 1 和 4。同理,“红”获得义项 2、3、5。
通过隐喻作用(图中标记为“M”),义项 1 继而分化出义项 6、7。通过体 验“成功”、“革命”二者所赋予的感受,人们便发现其与“像鲜血一样的颜色” 所赋予的感受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接着,人们根据体验检索出相匹配的词 “红”,并赋予其义项 6、7 这俩意义。

(二) “白”的个案研究
通过查阅甲骨文中“白”的意义同《说文解字》对“白”的解释,足以证明 “白”的本义为“白色”[12]16。“白”在《古今汉语词典》中的义项共 17 个,如 表 2 所示,且义项 1 与本义相吻合。
 
 
 

“白”在《古今汉语词典》中的义项
1 像霜雪一样的颜色
2 洁净,纯洁
3 明亮
4 明显
5 清楚,明了
6 以白表示与丧事有关的
7 象征反动
8 禀告,陈述。书信中多用作谦辞
9 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
10 特指白话或白话文
11 表示轻视或不满
12 空无所有的,没有加上其他东西的
13 指葱等的白色根茎及某些白色物
14 (字音或字形)错误
15 副词。①不付代价地,无偿地。②无效果地,徒然
16 通“帛”。纺织品的通称
17 姓氏
表 2  “白”在《古今汉语词典》中的义项
“白”的词义演变图如图 2 所示。由图可知,“白”词义演变模型呈辐射状, 不同于之前“红”词义演变模型所呈现出的细长形,且所有义项皆由本义(义项
1)辐射开来,“延续性”较前者弱。所有义项中,义项 8、9、10、14、17 可能 由本义引申而来,但因引申路径不明,在下图中不予标示。
 
图 2    “白”词义演变图
通过转喻作用,义项 1 继而引申出义项 6、11、13 和 16。如,人在获取“汉 民族出席丧礼时身着白色丧服”这个习俗类信息后,根据相关性,检索出与该信 息相关的词“白”,并将“丧事”经验投射至该词之中,致使其获取义项 6。
通过隐喻作用,义项 1 继而引申出义项 2、3、4、5、7、12 和 15。如,“纯 洁”给人的感觉是不掺任何杂质的,这与“白色”给人的感觉是极其相似的,故 人通过体验“纯洁”进而检索出与之具有相似性的词“白”,并将“纯洁”投射 至“白”,致使其获得义项 2。
在“白”的词义演变动态过程解析中,本义为原型,其他义项都是经过范畴 化得到的次原型。经隐喻作用产生新义项的过程一般是历时性的,如:由“白色” 到“纯洁”这个过程便能反映出历史的进步——人类在通过长期体验和提炼经验 的基础之上致使词义发生了较大的变迁,新义项的诞生同样也是时代进步的标 志。经转喻作用产生新义项的过程一般是共时性的,如由“红”的本义“红白色 的布帛”经转喻作用产生“红色”这一过程。该演变过程仅是一般到具体,不涉 及太多历时的考量,故该过程为共时性。“红”的解析同上。
因篇幅所限,笔者未展现出其它几个词的词义演变过程,现将所研究之词的
词义演变方式的对比展现于下表:
 
受隐喻作用比例 受转喻作用比例
25.0% 75.0%
63.6% 36.4%
36.3% 63.7%
25% 75%
28.9% 71.1%
12.5% 87.5%
25% 75%
表 3 词义演变方式对比表
另外,词“囧”本义为“明亮”,但在网络世界中,其被赋予了“郁闷、悲 伤”这么一个义项。很明显,“郁闷、悲伤”并不由本义引申而来。同类的词有 “槑”、“靐”、“燚”等。

综上所述,可得:
① 上述词各义项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② 上述词的词义演变过程受到隐喻和转喻的影响;
③ 上述词各义项并不全由内部义项演化而得,可能由外界赋予,如词“囧”、 “槑”等;
④ 上述词的某些义项已被边缘化,大部分现代人已不再使用,如“红”中的 义项“红白色的布帛”。
 
 
三、汉语词意义建构模式探究
(一)源自哲学的启示 源自生活的疑问:一名在沙漠中跋涉了两天的游客,口干舌燥,当发现前方
有一瓶矿泉水时,此时的水之于他定是无价之宝,反观天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 一瓶矿泉水的价值充其量不到三元钱。同类例证生活中比比皆是。试问,为何“意 义”会呈现出差异性?为何同一事物会拥有不同“意义”?
源自知觉现象学的启示:每当我们再次看到已知的物体,“或以为再次看到 已知的物体”时,回忆中的颜色就被唤起。回忆中的颜色也终将代替物体目前呈 现的颜色。[14]47
源自体验哲学的启示:Lakoff 认为,所谓的客观性只是人类同客观社会相 互作用的结果。青草并不是绿色的,其绿色源自草与人的互动。从某种意义上来 讲,是人类自身构建了世界。[15]xi 王寅也指出,语言的体验性是基于“非客观” 的体验哲学基础之上提出的,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皆源自我们对于世界的体验, 来源于主体同词之间的互动。语言的体验性同样符合众多哲学家的观点,如马克 思的“劳动创造语言”等。[16]
本研究认为,人们对事物的“意义”或“本质”不可能有直接的把握,我们 所谓的事物“意义”或“本质”仅是个体存留于该事物的感知和回忆的集合。故 我们认为,人类的对事物的体验造就了经验,经验进而转化为概念,概念即该事 物的“意义”或“本质”。
对于之前的问题,我们认为,是概念的差异性造就了“意义”的差异性;基 于环境的差异性,不同主体体验同一事物所获之概念区别甚大,故拥有截然不同的“意义”。
 
 
(二)汉语词意义建构模式的建立所涉及的问题
1.  经验源自什么? 我们认为,经验源自体验,体验可分为身体体验和文化体验。身体体验指
的是个体依靠身体的感觉器官对外部世界进行直接体验,是直接经验的来源;文 化体验,即个体通过诸如书籍、电视、教育等“文化”方式对外部世界进行间接 体验,是间接经验的来源。
2.  概念是如何产生的?概念的传递方式是什么、方向是什么? 我们认为,身体体验和文化体验协作产生经验,接着,经验进一步被概念
化为相关的概念; 我们认为,概念传递的方式是基于心理层面的投射; 主体,即有生命有意识、能主动获取外界概念的个体;词,即无生命无意
识、不能主动获取外界概念的客体;我们认为,概念被主体获取,接着,被主体 投射至词。
3.  基于所获之概念,主体如何检索出相应的词? 我们认为,心智中的概念同相应的词具有某种联系,主体基于上述联系便能
检索出与之相似或相关(联系)的词。因该过程表现出即时性,且发生时间极短, 往往被忽略。
4.  词如何获得意义? 我们认为,主体将体验所获之概念投射至词,致使其产生意义。
5.  意义的差异性在模式中如何体现? 我们认为,于模式中,不同的主体隶属于不同的平行空间之中。不同的空间
拥有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环境导致不同的体验,不同的体验造就不同的经验,不 同的经验被概念化为不同的概念,不同的概念致使词产生出不同的意义。

(三)汉语词意义建构模式的建立
 
图 3 汉语词意义建构模式图
由模式可知,主体首先通过文化体验和身体体验建立起相关经验;接着,经 验被概念化为相关概念;此处,笔者以为,概念非自发投射至词,而是由主体将 其获取,继而投射至词的,且概念的投射将导致词产生一个新意义。另外,本模 式还指出,主体间可以进行概念的投射,即主体 2 对于概念的获取方式是间接的。
如,“飞”原义项为“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假使,一个人 在体验过“拥有机翼的航空器在空中的运动”(在当时,暂无表征词)后,基于 相似性,便会将其与“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进行联系,最后, 主体便将这种拥有机翼的航空器在空中运动的相关经验投射至表征概念“鸟类或 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的词“飞”之中,致使“飞”拥有了新的意义。
 
 
四、汉语词意义演变机制探究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后运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等。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 规律。本文,笔者以为,“机制”是一种能协调事物各部分的运作方式。正是得 益于机制的存在,词词义演变才能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才能拥有如此丰富 的词汇系统。本文,基于上一章节对“红”、“白”等词意义演变的总结和整理, 笔者将汉语词意义演变机制划分为:挪用机制、拓展机制、渗透机制和外界赋义 机制,笔者拟在接下来的几部分详细道来。
(一)挪用机制 该机制指的是词会“挪用”其他领域中与其义项具有相似性的某一概念,并

逐渐将其内化,致使其成为该词的义项。如“白”中的义项“纯洁”。首先,建立联系:“白”指的是一种类似于雪霜 一般的颜色,给人的感觉便是无杂质,和“纯洁”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故通过 相似性,二者建立起联系;接着,词“白”直接将“纯洁”占为己有,“挪用” 作为自身的义项。
 
(二)拓展机制 本文中,“拓展”指的是词义在同范畴中的延伸。 “红”的本义为红白色的布帛,即“红”始初所表征的概念为“红白色的布帛”。又因概念“红色”是概念“红白色的布帛”的较突显部分,故将概念“红 白色的布帛”同概念“红色”建立起联系;最后,概念“红色”被投射至表征词 “红”之中,致使其产生一个新的义项。又因义项“红色”与义项“红白色的布 帛”位于同一范畴,故从宏观来看,义项“红白色的布帛”→义项“红色”是一 个“拓展”的过程。
上述两种机制皆隶属于由内部义项引申导致的词义推演,且其图示如下所 示:

图 4 汉语词意义推演图
 
(三)渗透机制 “渗透机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层面或语音层面相互联系的词吸引彼
此的义项,使得义项“渗透”进入另一词之中,成为其义项。其图示如下所示:


图 5 渗透机制图
看这样一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理解为:不要因为别人或自己的 得失而喜而悲。此处,“物”指人。经分析,不难发现,词“人”和“物”表征 出了截然相反的意义,即具有概念上的相关性;接着,义项 “人”“渗透”进入 词“物”之中。
再看以下诗句:
1.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2.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闻”同“见”在古人眼中已然拥有了较强的联系,如李白《蜀道难》中的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现代人也有 “见闻”这么一种表达方式。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闻”指用耳朵收集外界讯 息,“见”指用眼睛收集讯息,可见,在概念上,二者具有相似性,这也就不难 明白为何二者的某些个义项会发生“渗透”。
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此处,“坐”为“因” 义。
“因”的本义为“车垫”,是用以垫座的,又因动词“坐”是一个动作过程, 而它的直接着力点便是车垫,故“因”与“坐”在概念上相关;接着,“因”的 义项“因为”渗透至词“坐” 中,最后,“坐”便有了“因为”义。再看《世说新语·假谲》中的一句话“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 本句中,“减”义为“仅”或“才”。因“裁”音通“才”,二者首先建立起语音层面的联系;接着,“才”的义项

“仅”渗透进入词“裁”中;又因“减”与 “裁”所表征的概念相近,二者发生渗透,义项“才”最终得以渗透到“减”中。
 
(四)外界赋义机制 外界赋义机制指沿用旧的形式,载入全新的意义。 词“囧”本义为“明亮”,但在网络世界中,其被赋予了“郁闷、悲伤”这么一个义项。很明显,“郁闷、悲伤”并不由本义引申而来。首先,基于“囧” 的词形同包含郁闷、悲伤情绪的面相之间的强相似性,网友有意识地将二者建立 起联系;接着,网友将情绪概念“郁闷、悲伤”投射至词“囧”之中,随即“囧” 产生“郁闷、悲伤”这一新义项。
 
图 6 外界赋义机制图 渗透机制、外界赋义机制皆隶属于非内部义项引申导致的词义变化,即后入
词义皆不由内部引申所获取,而是由其他词或主体所给予。
 
五、结语
人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往往源自我们对于世界的体验,体验造就了经验,即百科知识;接着,经验再进一步被概念化为相关概念;最后,主体将所获之概念投 射至与之相关联的词之中,致使其产生新义项。该过程便是词义演变的过程。本文,笔者归纳总结出了汉语词意义建构模式和意义演变机制,并对“红” 和“白”等词的意义演变的过程做了较为详细的解析。因笔者能力有限且受篇幅 所限,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
1.  对汉语词意义建构模式和意义演变机制的论证不够充分;
2.  本研究未能给出足够的语料,且缺乏对已有语料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

因该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故笔者还会陆续发表相关论文以进一步深化该研究。
 
致谢 笔者曾在第八届中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小组讨论中、湖南师范大学“麓山语
 
言学沙龙”上宣读过此文,当时得到了湖南师范大学白解红教授、廖光蓉教授、 秦裕祥教授的细心指导;私下,笔者曾通过电子邮件请教过 Ronald Langacker 和 Mark Turner 教授,他们那极富创造力的想法令笔者受益匪浅;另外,湖南师范 大学陈敏哲副教授也对本文也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在此,一并感谢!
 
 
The Study on the Chinese Word Meaning Construction Model and the Mechanism of Word Meaning ChangesCases of “” etc. Yin Bochun
 
(Foreign Studies Colleg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China) Abstract:  Reviewing the past, the domestic educational circle put their research in word meaning changes, and achieve a lot. But it is still of gaps: the lack of the study
 
for the word meaning construction model and mechanism.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cognitive scope,  the author  concludes  the model  and  mechanism, and  shows  the
meaning change processes of “红”、“白” etc.
 
 
Key words: Chinese words ; mechanism of meaning changing ; model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参考文献
 
[1]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89.
 
 
[2]  Geeraerts,  Dirk.  The  Structure  of  Lexical  Variation:  Meaning,  Naming,  and
 
 
Context [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4:45.
 
[3] 廖光蓉.  多义词意义关系模式研究[J].  外语教学,2005,03:56-59.
 
[4] 陆国强.  现代英语词汇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95-110. [5]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5-77.
[6] 向熹.  古代汉语知识辞典[Z].  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293.
 
[7] 白解红.  多义聚合现象的认知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9-10+22.
 
[8] John R. Taylo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  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2001:108.
[9] Ungerer, F. & Sch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143.
 
[10] 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10.
[11] 沈家煊.  转指和转喻[J].  当代语言学,1999,(01):3-15.
 
[12] 赵蕾.  汉语基本颜色词意义发展演变研究[D].河北大学,2009:9+16.
 
[13]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古今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 2007.
 
[14] 莫里斯.  知觉现象学[M].  北京:商务印刷馆, 2012:47.
 
[15] Lakoff, G.  认知语言学十讲[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xi.
 
[16]  王寅.  再论语言的体验性 ——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 [J].  山东外语教 学,2005,02:3-8.

注:本文由笔耕文化传播 www.bigengculture.com 整理,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标注出处。


本文编号:9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9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3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