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微小型位标器结构设计与特殊环境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8 22:09

  本文关键词:微小型位标器结构设计与特殊环境适应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红外成像 位标器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摘要】:武器装备小型化已成为现代武器发展趋势之一,微小型导弹技术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微小型导弹适用于多平台、多场合,具有诸多优点,它将成为未来战场上的重要攻击武器。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利用目标与背景之间的热辐射差,形成目标和周围背景的图像,是一种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制导方法,已成为制导技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根据微小型位标器的技术指标,对其红外成像系统和随动平台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位标器系统进行分析并划分,然后对整个系统结构布局。根据选择的光学器件和硬件系统芯片进行了电路的设计和成像系统软件的开发。通过对比稳像方案的特点选定了导弹陀螺稳像方案,并确定了传动形式、选择了电位计和陀螺。在设计了光学成像系统的机械结构和随动平台的传动轴系之后,系统的机械结构基本完成。又根据技术指标并结合加工工艺、装配工艺及动平衡对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完成系统的三维模型。为了验证位标器在特殊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在ANSYS Workbench中对位标器进行了模拟研究:首先对重要零部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然后根据工作温度环境,对结构进行了极限温度下的热力分析;最后根据随机振动和冲击条件,对位标器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随机振动响应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通过分析结果,表明该位标器能满足特殊环境适应性要求。最后,完成了位标器系统各个零部件加工制造、安装和调试,并进行了相关实验。
【关键词】:红外成像 位标器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J760.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绪论7-13
  • 1.1 引言7
  • 1.2 项目来源和研究意义7-8
  • 1.3 微小型导弹研究现状8-10
  • 1.4 红外成像制导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0-12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2-13
  • 2 系统功能构成与分析13-26
  • 2.1 技术指标及系统划分13-14
  • 2.2 光学成像系统14-22
  • 2.2.1 红外镜头的选择14-16
  • 2.2.2 红外探测器的选择16-18
  • 2.2.3 信号处理硬件系统18-21
  • 2.2.4 成像系统软件开发21-22
  • 2.3 随动平台稳像方案及其重要器件的选择22-25
  • 2.3.1 传动形式的选择23-24
  • 2.3.2 电位计的选择24
  • 2.3.3 陀螺的选择24-25
  • 2.4 小结25-26
  • 3 机械结构设计26-47
  • 3.1 导引头的结构形式26-28
  • 3.2 导引头对位标器结构的要求28
  • 3.3 光学成像系统结构设计28-29
  • 3.4 随动平台结构设计29-35
  • 3.4.1 随动平台的结构设计要求30
  • 3.4.2 随动平台传动轴系设计30-33
  • 3.4.3 随动平台具体结构设计33-35
  • 3.5 结合其他并行设计的结构优化35-44
  • 3.5.1 结合加工工艺的结构优化36-38
  • 3.5.2 结合装配工艺的结构优化38-40
  • 3.5.3 结合动平衡的结构优化40-44
  • 3.5.3.1 配平机构的结构设计40-41
  • 3.5.3.2 重心检测仪的设计41-42
  • 3.5.3.3 结构优化42-44
  • 3.6 力矩电机的选择44-46
  • 3.7 小结46-47
  • 4 位标器系统的有限元分析47-69
  • 4.1 结构静力学分析48-51
  • 4.1.1 静力学理论48-49
  • 4.1.2 重要零部件在稳态载荷下的结构静力学分析49-51
  • 4.2 稳态热应力分析51-55
  • 4.2.1 热应力理论51-53
  • 4.2.2 极限温度下的稳态热应力分析53-55
  • 4.3 随机振动响应分析55-65
  • 4.3.1 基本理论及其求解方法56-58
  • 4.3.2 位标器的模态分析58-59
  • 4.3.3 功率谱密度59-61
  • 4.3.4 位标器的随机振动响应分析61-65
  • 4.4 瞬态动力学分析65-68
  • 4.4.1 半正弦冲击响应计算方法65-66
  • 4.4.2 位标器结构的瞬态动力学分析66-68
  • 4.5 小结68-69
  • 5 测试实验69-73
  • 5.1 红外成像实验69-70
  • 5.2 随机振动实验70-72
  • 5.3 小结72-73
  • 6 总结与展望73-75
  • 6.1 论文总结73
  • 6.2 论文创新点73
  • 6.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73-75
  • 致谢75-76
  • 参考文献76-79
  • 附录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邝爱宁;;陀螺轴与位标器轴夹角对脉冲信号影响的研究[J];航空兵器;1993年04期

2 黄浩;位标器随动算法研究及实现[J];航空兵器;1998年03期

3 贺松林;;建立长江口位标系的构想[J];上海水利;1998年02期

4 王恩德;朱枫;肖阳辉;王小春;邹勇;张弛;;回元导引头跟踪收敛性研究(英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年10期

5 鲍永成;赵剡;孙夏川;李烨;;位标器支座漏气阀性能测试系统设计[J];航空兵器;2008年01期

6 赵永亮;申恺;赵善彪;张天孝;;位标器转子光电测角的解析法分析与仿真[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年03期

7 董佳筠;符晓刚;;某位标器抗扰控制技术研究[J];上海航天;2013年05期

8 方斌;中距红外导弹位标器参数优化设计[J];红外技术;2000年03期

9 周琼;闫杰;;大跟踪场图像导引头位标器设计[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邓方艺;邹谊;;相控阵导引头位标器稳定跟踪控制仿真[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富新;续元宝;;任意坐标法进行施工点位标定[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6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6年

2 车驰骋;;红外点源位标器光学系统的设计[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11年海战场电子信息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军;袁博;周立;刘朝阳;;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位标器建模与误差分配[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15卷)[C];2014年

4 田社平;侯丹;盛晓颖;;位标器陀螺转子动平衡测量的数字方法[A];首届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俊;高性能位标器伺服控制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2 刘涛;微小型位标器结构设计与特殊环境适应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赵玉成;位标器线包综合测试系统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杨晓东;雷达导引头位标器的滑模控制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阳;导引头位标器的建模及参数辨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陈越;位标器陀螺动平衡测试仪的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孙玉;位标器章动频率测试系统[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杨樾;位标器章动频率测试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袁伟;电视导引头伺服稳定平台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10 张莉;位标器动平衡测试系统中EMC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86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586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8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