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绘画艺术对文化类招贴设计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9-25 17:00

  本文关键词:绘画艺术对文化类招贴设计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美术学院》 2008年

绘画艺术对文化类招贴设计的影响

李昕  

【摘要】: 随着国际性招贴大赛中国内设计师作品入围或是得奖的喜讯不断传来,国内研究文化类招贴设计和从事文化类招贴设计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大多是从招贴画面的形式感和招贴图形元素的创意性等角度来作研究的,虽然也有部分研究涉及到绘画作品与招贴的联系,但也是不够全面系统的。本文旨在分门别类地系统阐述各种风格流派的招贴各自受到不同绘画风格的影响和产生影响的原因以及表现形式。 众观各国文化类招贴设计大师的作品,我们会有很多感受,如德国“视觉诗人”流派招贴中的意境与超现实主义绘画有惊人相似;波兰招贴设计大师托马耶夫斯基的作品与野兽派马蒂斯作品有着相似之处;瑞士雷夫的招贴作品与视幻美术作品很相似;法国米雪.布维的招贴作品里有明显的涂鸦风格;日本招贴与浮世绘有着很深的渊源等等。 论文通过分析探索不同招贴风格与绘画的比较,运用正文的九个章节把招贴设计中九个著名的风格流派不同受到九种绘画风格的影响作了一一阐述,并总结出绘画艺术其实在某中程度上影响了招贴设计。这个研究也为我们未来的招贴创作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218
【目录】:

  • 摘要6-7
  • 英文摘要7-9
  • 第一章 绪论9
  • 第二章 超现实主义绘画对德国"视觉诗人"流派招贴风格的影响9-11
  • 2.1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介绍9-10
  • 2.2 德国"视觉诗人"流派招贴风格的介绍10
  • 2.3 "视觉诗人"流派风格受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10-11
  • 第三章 风格派绘画对于瑞士理性主义风格招贴的影响11-13
  • 3.1 风格派绘画的介绍11-12
  • 3.2 瑞士理性主义招贴设计的介绍12-13
  • 3.3 风格派对瑞士理性主义招贴设计的影响表现13
  • 第四章 构成主义绘画对俄国招贴风格的影响13-15
  • 4.1 构成主义绘画的介绍13
  • 4.2 俄国十月革命时期的招贴介绍13-14
  • 4.3 构成主义对俄国十月革命时期招贴的影响14-15
  • 第五章 写实主义绘画对波兰招贴的影响15-16
  • 5.1 写实的学院派绘画的介绍15
  • 5.2 波兰招贴中写实风格的体现15-16
  • 第六章 涂鸦风格对法国招贴的影响16-18
  • 6.1 涂鸦风格的介绍16-17
  • 6.2 受涂鸦风格影响的法国GRAPUS集团17-18
  • 6.3 米雪.布维招贴设计的介绍18
  • 第七章 波普艺术对美国招贴的影响18-20
  • 7.1 波普艺术的介绍18-20
  • 7.2 波普艺术对美国招贴的影响20
  • 第八章 视幻艺术对"怪诞风格"招贴的影响20-22
  • 8.1 视幻艺术的介绍20-21
  • 8.2 视幻艺术对"怪诞风格"招贴的影响21-22
  • 第九章 浮世绘对日本招贴的影响22-24
  • 9.1 浮世绘的介绍22-23
  • 9.2 日本招贴受传统绘画的影响23-24
  • 第十章 中国水墨画对中国招贴的影响24-26
  • 10.1 水墨国画是我国艺术的精华24-25
  • 10.2 中国招贴设计第一人——靳埭强25-26
  • 第十一章 结语26-28
  • 参考文献28-29
  • 致谢29-30
  • 附录30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英;杨颖;;论绘画艺术作为情与景的游戏[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2 杨建宇;;印象杨作霖[J];大理文化;2011年07期

    3 王宜涛;;风韵自天成 翰墨呈逸光——略谈钟华的绘画艺术[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4 郑英;;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照下的绘画艺术[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5 陈萍;;从艺术中升腾的艺术——记中国彩岩绘画艺术始创者常晋[J];中国品牌;2011年09期

    6 何东安;易先根;;陈占魁绘画艺术的雅俗共赏[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年06期

    7 朱兵;;浅析中国绘画的意境美[J];文教资料;2011年24期

    8 王克举;;自然 灵感 创造[J];中国油画;2011年04期

    9 朱德义;;复归与反叛——论后现代主义新绘画艺术[J];艺术.生活;2007年02期

    10 于宁;丁密金;;浅析绘画与装饰画的区别与联系[J];艺术教育;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冬;;浅谈绘画艺术的嬗变与发展[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2 刘翅;;徐渭绘画艺术探索[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3 吴艳丽;;作中国现实主义、现代与后现代主义绘画流变的内在整合逻辑探究[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4 聂涛;;开启人类早期绘画艺术的大门——论对史前绘画起源的认识[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5 汪幼江;;关于LED等点、线光源的应用[A];中国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梁桂元;;福州绘画艺术史话[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7 谢元鲁;;晚唐至宋初蜀中绘画艺术的兴衰[A];唐史论丛(第二辑)[C];1987年

    8 赵卫东;;绘画艺术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中的作用[A];二零零六年度全国第五次护理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赵珺果;;色彩风景的画面基础[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10 徐中;徐生;徐来;;永远的怀念[A];“徐庶之先生艺术成就暨生平”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油画学会主席 许江;[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金维诺;[N];中国艺术报;2011年

    3 晨笛;[N];中国服饰报;2011年

    4 商报记者 丛晓燕;[N];北京商报;2011年

    5 余石;[N];美术报;2011年

    6 记者 唐子韬;[N];上海证券报;2011年

    7 丁垒;[N];中国文化报;2004年

    8 蒋跃;[N];美术报;2010年

    9 天津画院 汪洋;[N];美术报;2011年

    10 逸群;[N];美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斌;丰子恺绘画中的诗意[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2 梁晴;从毛姆的小说创作看画家高更对其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3 袁婷;敦煌藏经洞山土绘画品研究史[D];兰州大学;2012年

    4 过晓;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董虹霞;西方现代艺术批评的起源[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6 韩子仲;视象与图像[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7 布罗夫;从大脑左/右半球不对称现象看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8 蒯连会;对“观念至上”的反思[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9 孔涛;北宋院体、文人和禅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姜美先;朝鲜后期画家赵熙龙绘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昕;绘画艺术对文化类招贴设计的影响[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2 周欣;金农绘画题款艺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蓉;中国传统绘画中符号要素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0年

    4 金禹彤;鲁迅作品绘画艺术特征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5 余勤;论《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绘画艺术[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童武;存在与表现[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杜环;论政和以后宋代宫廷婴戏题材绘画兴盛的原因[D];扬州大学;2010年

    8 韩晓;文艺复兴时期圣餐题材绘画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9 马丛霞;滋长与呈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薛媛;齐白石绘画艺术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绘画艺术对文化类招贴设计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3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23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c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